續費只是小錢,交易者的交易損失才是最大的損失,交易者會非常不劃算。在目前的加密貨幣市場中,交易所的競爭日趨激烈。從全球范圍看,頭部交易所的形成以及地位的日漸鞏固,無時不刻在壓縮中小型交易所的生存空
5.現在很多人都說交易所進入公鏈時代,您對此有什么看法?
我認為交易所做公鏈會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從盈利的角度來說,目前交易所公鏈體現的是交易所在資產發行層面占到了絕對的話語權。對于交易所來說,一個項目在以太坊上發資產或在自身的鏈上發資產沒有本質的區別,但如果發的多了,無論是從鏈上帶的平臺幣以及gas消耗都會給交易所帶來額外的收入。
從這個角度看,交易所公鏈體現的是自身影響力以及實力的變現,本質上并不是創新。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是出于做DEX或是對交易所自身的資產安全及交易公平層面,去做相關的公鏈,我覺得這是交易所應該去做的,或者是整個行業應該去做的。
6.公鏈會不會成為交易所的必需品?小型交易所有沒有必要做公鏈?
首先,公鏈不是交易所必須做的,小型交易所根本就燒不起公鏈的。我們研發公鏈前后接近兩年時間了,十多個人團隊,全部來自這個世界最好的學校。我們經常會被投資人挑戰,花這么多時間去做一個看不到收益的項目,甚至最終可能會賠錢,可最后能帶來什么?
其實我們也不能直接說我們能帶來什么,因為即便公鏈做出來之后,也并不屬于我們。從某種意義來說,做公鏈其實是做行業雷鋒,這是一個非常燒錢的項目。所以我認為大多數主流交易所,如果做不出什么真的有用的功能,或是能夠真的改善交易體驗以及對資產流通有作用的功能,其實沒有意義做的。
7.對于公鏈可以實現的功能,您有比較看好的方向嗎?
這個問題可以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面對傳統領域的公鏈。比如說像社會治理。孩子的準生證就是最好的例子。一個準生證可能需要十幾個公章,繁瑣而無效率。但區塊鏈的存證功能就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面向加密貨幣行業,資金的托管和清算的公鏈是我最看好的方向。
如果交易端的資金托管和清算可以通過區塊鏈來解決,這能夠極大程度的改善現在整個區塊鏈的資產投資和流通行業的現狀,而且能夠讓全球的投資者能夠真正的在一起參與投資,而不像現在一樣被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監管和不同的信用級別分割成了很多獨立的市場。所以我個人比較看好這種做資產托管清算的公鏈,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有價值的事情。
這也是我們當時創業的時候的一個重要方向。我自己做交易所、參與交易所業務幾年之后,就深刻地感受到,一個沒有獨立、可靠的托管和清算功能,交易所會面臨非常大的風險和瓶頸。因為一旦你的交易所被入侵了,或者內部的原因,把資產弄丟了,在現在的這種模式下,你都是沒法去證明你的清白。這是一個很讓人擔心的問題。
8.目前加密市場有很多資金盤、傳銷盤,很多項目最終會以跑路終局。幣核(Bluehelix)是如何鑒別這種行業惡行的?或者說整個行業需要做些什么能推動行業進步?
說真的,這些項目其實很難識別,如果有識別他們的辦法,這些項目也就不會上主流交易所了。區塊鏈項目的首要是要建立共識,而建立共識的過程中,最基本的就是需要宣傳,才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向別人介紹,這個叫形成共識。
但這個過程還無法界定是傳銷還是單純的推一個好產品。所以目前唯一的鑒定方式就是更細致的盡職調查。比如,商業盡調團隊要在項目社區里看他有沒有什么負面新聞,有沒有忽悠別人高收益,項目方有沒有前科等等。另外,也需要對投資者進行更多的教育,至少要明確風險與回報是成比例的。不要總想著百倍幣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
三、關于DeFi
1.目前DeFi生態中還有哪些痛點和不足?
DeFi行業內最主要的痛點還是如何解決合規和信任的問題。比如說,一個交易所合規了,是不是就值得信任?其實這是一個值得去探討的問題。加密資產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可以通過技術和代碼來確保信任問題。投資者相信的并不是誰制定的這種監管政策或者規則,而是比特幣網絡自身的代碼所帶來的規則。
但是在目前的中心化加密貨幣的商業模式下,處處因為監管和各方面規則的不完善,以及整個行業處于早期,造成行業留給投資者的陷阱特別多。這就造成了這個行業真正的痛點--信任問題。
在解決信任的問題之后才可能出現好業務。比如趙東的人人比特,他解決信任問題方法就是每天公布基于百分百準備金證明的透明數據。但這種方式所付出的成本和效率是非常不對等的。對于很多技術性的名詞,大部分投資者其實是很難理解的。
例如百分百準備金證明,即便在查過之后,可能大部分人仍然很難理解,為什么這個數據透露出來,就是一個值得可信的,那不是每一家交易所都可以自己隨便公布這個數據?所以說如何解決信任與合規的問題是目前市場最大的痛點。
四、關于幣核(Bluehelix)
1.目前各交易所的競爭非常激烈,幣核(Bluehelix)作為一家后起的交易所,在發展中有何獨特的優勢?
幣核目前的交易深度,不管是現貨主流的交易還是合約,與一線平臺都是一樣的。如果仔細去比較,我們平臺現貨BTCUSDT的深度、價差甚至是比目前幾大主流平臺都還好。這是因為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考慮過怎么冷啟動。所謂冷啟動就是如果新開的交易所,沒有用戶來交易,如何產生深度?
因此,我們在構建我們系統的時候,就建成了一個云交易所系統。換句話說,我們通過提供技術服務的方式,將盡可能多的具備開交易所能力的公司以及他們的流量與用戶聚合到一起。幣核目前有130多家客戶,這樣我們的深度就是130家客戶聚合起來的深度。另外,我們也會與外部做市商合作,將幾大交易所的深度映射過來。這樣內部與外部的聚合完全可以形成一個很好的交易深度,用戶在交易時,可以用非常小的價差和滑點就能夠完成交易過程。
總結來看,我們是通過技術和產品層面的方法來解決的冷啟動問題。對這種方式,我覺得它的難點在于如何獲得這種上百家的B端合作伙伴。因為在市場這個層面,真正能夠把交易所系統做好的團隊是非常少的。這可能需要30個人的頂級團隊,完整的一年時間才能做到,對于時間和成本都是非常大的要求。
既然我們已經提出了現成的優化解決方案,而且還帶了深度輸出的功能,對于我們的客戶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當時在做交易業務的冷啟動時會考慮做成Saas云交易系統。
而且我們還將源碼直接開放給合作伙伴,讓他們去開發出完全區別于我們用戶體驗的產品。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讓這些新開的交易所擁有跟一線交易平臺完全相同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降低了他們的運營成本,換句話說,客戶幾乎可以只需要一個專業的運營團隊,在沒有任何技術的情況下面,就能夠獲得運營的盈利持平,甚至開始賺錢。
2.目前頭部交易所有一點很被散戶詬病就是大客戶的權益非常好,而散戶在交易費上的耗損非常大。將來如果有大機構入場,散戶可以將錢交給機構,針對這個大方向,幣核(Bluehelix)有沒有什么規劃?
幣核在這個方向也在做探索。手續費大戰,目前是各家交易所都不愿意看到的。在17年之前,所有的交易所都被免手續費的競爭拖累,基本上都不賺錢。而在央行對各交易所做完審計之后才結束了這種零手續費的時代,交易所這才開始盈利。
現在如果再因為手續費的原因競爭,未來對這個行業會有比較大的負面影響。因為交易所的安全來自于它有大量的錢,能夠請大量的工程師、安全公司去做這種相關的事情。一個頂級的交易所,在安全層面,從團隊到資源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至于說讓一些專業用戶去交易的時候減少手續費,其實我覺得這里面可能還需要時間。交易者樂于參與交易,是因為這種體驗類似于玩游戲,這與把錢交給別人去交易的感受完全不同。用戶更喜歡前者的參與感。也就是說他寧愿這個錢是自己虧掉的,而不是說交給別人去幫虧了,這個感覺不一樣。但是未來機構入場一定是個趨勢,當市場中的交易者成熟之后,市場會教育他們,然后他們也會知道怎樣才是正確的選擇。
另外,對于普通交易者而言,千分之二的手續費也許并不是一個很敏感的因素。因為他們的交易頻率不會特別高,反而是需要用到API的高頻交易者,手續費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普通用戶其實更關注的是價差以及深度。比如說比特幣的賣出價格,在火幣是1萬美元的時候,在其他平臺可能賣的是11000美元。這種差價相比于手續費更重要,普通用戶也會選擇價差、深度好的平臺,而不是說去選擇一個價差很糟糕,但免手續費的平臺。
3.未來幣核集團有考慮去做暗池嗎?暗池考驗交易所的系統嗎?
暗池比較符合自身就有非常大的交易量的團隊去構建的業務。對于交易所來說,自己發展暗池可能并沒有太大的優勢。暗池的主要作用是在一些大的交易團隊和交易機構之間,雙方想以一種不影響盤面價格的方式進行大宗交易。目前這個行業里面有一些團隊正在嘗試。
對于目前市場內一線交易所,系統都不是問題。因為像現在我們做的交易系統本身都是內存撮合,然后以一種分布式的方式清算。所以以目前行業的用戶量,對我們的系統基本上沒有造成任何壓力。而且我們幣核的系統大概是市面上唯一可以開放的,對做市商不限數API的系統。
什么意思呢?交易者可以每秒鐘申請3000單,相對于那些每秒鐘限速可能就十幾個的系統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一個暗池的交易業務,很少能跑到每秒鐘700單。總體來說,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個深度比一線交易所更好的暗池。
4.幣核交易所的公鏈是在什么方向上布局呢?
我們看到一個趨勢,未來的項目方其實是更希望去有獨立的托管清算功能的交易所上幣,以避免被造出假幣來,影響項目的整個經濟系統。從我們的角度來說,通過托管的公鏈形式,我們未來可以給項目方提供一個真正的公正可信的交易環境,這具有很大的價值。
5.幣核交易所后期還會去申請更多的牌照嗎?
我們最早是在馬耳他拿了一個試驗性的交易牌照,同時我們也和Prime Trust有過美國的MSB的牌照的合作。目前我們的韓國同事正在努力拿到韓國那邊的合規的牌照。所以我們確實是在對那些我們認為有市場且有業務需求的地區去拿牌照,而且也有計劃在開展加密市場的國家去獲取牌照。
因為這對我們來說是必須的選擇!隨著監管越來越完善,牌照是一個完全就沒有辦法繞開的事情。所以從這方面講DEX的好處就是你可以不用關注牌照的問題,但隱患就是關于他的未來以及法律要求目前誰也沒法說清楚。對于未來,公鏈不太會要求去做合規,但鏈上的超級節點很有可能會被要求去參與合規或者拿牌照。因為超級節點對應的是明確的公司團隊及創始人,所以下一步對于公鏈超級節點的合規可能會成為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
6.幣核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偏向國內還是海外?
幣核自創辦開始就是組建的全球化的團隊,公司的商務和運營的員工幾乎全是海外背景,所以對我們來說國際化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幣核在韓國、日本、東南亞及歐洲等地區都有我們的B端合作伙伴。我們實際上是通過技術的方式,真正意義上的以Fintech模式,實現了在不同市場的業務落地。
只是我們的收益相對那些自己去開交易所的要小一些,我們大約只能拿到合作交易所的25%的手續費收入。但我們覺得其實這個對我們來說已經足夠了。所以我們在交易業務板塊的模式就是通過比較好的技術和交易深度的輸出,然后來實現全球化的業務布局。
幣核集團是全球領先的DeFi科技服務平臺,由巨建華先生于2018年創立,致力于提供世界一流的專業金融交易和資產托管服務。先后獲得全球頭部加密資產交易平臺火幣網、OKCoin的共同投資,以及銀泰資本、城市地產、梅花創投、節點資本、創世資本等56家知名機構聯合投資。(作者: 幣核集團)
關鍵詞: 幣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