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加密貨幣市場中,交易所的競爭日趨激烈。從全球范圍看,頭部交易所的形成以及地位的日漸鞏固,無時不刻在壓縮中小型交易所的生存空
在目前的加密貨幣市場中,交易所的競爭日趨激烈。從全球范圍看,頭部交易所的形成以及地位的日漸鞏固,無時不刻在壓縮中小型交易所的生存空間。但2018年才創立的幣核交易所(Bluehelix Exchange)提出了一種“聚合”的概念,成功的開拓出了云交易所系統,為交易所行業開辟出了新的賽道。
目前,幣核集團在已有的幣核交易所(Bluehelix Exchange)與幣核云(Bluehelix Cloud)的業務基礎上即將推出幣核鏈(Bluehelix Chain),為區塊鏈行業跨鏈托管與清算技術的進步做了自己的貢獻。
10月30日,在全球金融科技DeFi峰會上,幣核集團創始人兼CEO巨建華先生出席并做了主題為《從金融科技到DEFI》的演講。會后,巨建華先生接受了多家區塊鏈行業重要媒體的聯合采訪,與各位記者暢談關于幣核(Bluehelix)的理念、產品以及整個加密市場的發展趨勢。
以下為各家媒體對巨總采訪問答的綜合整理:
一、關于區塊鏈與炒幣
1.國家對于區塊鏈行業釋放了非常積極的信號,但又堅決將區塊鏈與炒幣區分,您是如何看待數字資產交易這個問題?
對于代幣的應用還需要看后續政策如何落地。如果政策支持,比如在傳統金融交易所直接上線類似于比特幣或以太坊的數字貨幣現貨,這肯定會對這個行業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直接的結果就是幾乎所有的僅在中國國內開展業務的交易所很難經營下去。
因為用戶有更簡單、更合規的渠道去購買。這是一種可能。如果最終央行只發行自己的穩定幣,并不參與加密貨幣的交易,并且表達了一種不是特別支持,也不是完全打壓的態度。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反倒對現在的行業有幫助。因為這相當于重新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資金入口,與發行比特幣ETF沒有什么區別。
對于目前的主流交易所,包括我們幣核(Bluehelix),從建立伊始就是全球化的公司。即便傳統交易所真的進入市場,對大交易所的影響都相對有限。主要因為整個幣圈的用戶,不管國內國外都還屬于早期,完全沒有到存量市場競爭的階段。而且就用戶體驗而言,相比于證券公司的APP,幣圈交易所APP的操作更加便利,用戶體驗更好。因此“正規軍”入場短期作用還是會比較有限,反倒是開了法定穩定幣的話,應該是一個正面影響,而不見得是負面。
二、關于交易所的行業發展方向
1.像期權、合約這樣的衍生品并不是特別適合于散戶的產品,但目前主要的交易所都紛紛開始計劃推出衍生品交易,您對此想象有何看法?
首先,隨著這兩年交易業務的發展和市場的成熟,各交易所在現貨交易業務上的用戶具有很高的重疊度,用戶很少說只在某一個交易所交易,甚至也不會只在一線交易所交易。哪個交易所有了新的資產或新的玩法,用戶可能就會發生遷移。從這個角度來說,行業內已經談不上分析“誰的用戶”。即便是新的交易所手中也會掌握很多新增用戶。因為對新進市場的用戶而言,頭部交易所和其他交易所并沒有太大的區別。用戶只在乎app好用,價格合理,服務滿意就可以了。
因此,在目前現貨業務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對于每一家交易所來說去拓展一些新的業務以及商業模式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平臺的流量是現成的,交易所開放一個合約,就能帶來新的收入,這也不需要太多的經營層面的獨立的成本。對交易所而言,這是一個流量變現的手段。
從另一個層面講,這與用戶和產品有關。如果去做交割期貨的話,確實需要更加專業的用戶,因為交易需要綜合復雜的信息。但是對于永續合約,本質上就是加了杠桿的現貨。它沒有任何需要額外去學習的地方,投資者可以完全把它當現貨炒炒就可以了,但問題在于高杠桿造成的爆倉風險加劇,需要投資者控制好風險。
2.資產安全和用戶隱私是交易所建設的重要方面。幣核云交易所系統作為幣核集團的重要業務線之一,已經為上百家交易所提供系統服務,必然會涉及到資產保管和運營。但目前很多大交易所都會在這些方面出現一些問題,幣核會采取哪些措施避免類似問題?
資產安全與用戶隱私是目前交易所行業最重要的問題,看起來是兩個問題,實質上都是安全問題。因為如果說出現系統的安全問題的話,比如用戶數據可能被拖庫,之后就會導致資金損失。所以這種問題一般分成內部和外部兩方面來看。
對于外部入侵,一般應對的方式就是設計足夠安全的系統。我們采用的是在完成自己這部分的安全工作之外,還跟慢霧降維還有知道創宇進行合作,對我們的系統每年進行三次入侵檢測,確保在現有已知的問題下,沒有辦法入侵到我們的系統。
對內部而言,我們在系統設計的時候,分為五種不同的隔離級別,每一層隔離級別都是有不同的權限并進行完全隔離。這些系統之間相互有制約和審計機制,如果某些系統遇到外部或內部的入侵,除非入侵者能拿到所有的權限,才能夠篡改數據或者入侵。
實踐而言,這種方式其實難度非常高,只有整個公司的人聯手做惡才有可能。這基本上從系統層面杜絕了公司內部的問題,而且我們的系統還設計了防篡改和驗證的機制,這些相應的機制已經確保不會因為賬戶修改,或者賬戶數據造假,或者區塊鏈或者錢包數據造假導致的安全問題。所以這是一個從內到外的持續性的工作:包括日常維護,對員工的社工培訓,辦公室網絡安全的各種防護,整個公司的監控,異常情況的監控,這都需要做比較全面的設計。
對于加密貨幣交易所而言,其實時時刻刻都處于安全攻擊之下。因為任何一個黑客只要能攻破一個交易所,獲得的收益就非常可觀。對他們來說,這幾乎是只需要通過技術就能獲得的收入,而且自身沒有任何風險。因此如果我們看一個交易所在托管資金足夠多的情況下,還能一直提供服務,這說明交易所的安全性能還沒有出現問題。
但其實這是一個很有挑戰的事情。安全在我們看來,不是說一個百分之百的概念,只能說通過更完善的系統來降低安全問題發生的可能性。因此行業的做法更多的是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同時,通過風險控制機制,比如識別一些比較異常的交易或用戶的行為以及區塊鏈自身的數據行為來切斷風險。這其實是真正保障安全的重點。
舉個例子,比如現在有一些交易所的數據庫是被人家已經拖走了,可能用戶的賬號密碼都知道,或者說起碼知道用戶的郵箱和他的郵箱密碼。這時候你再用用戶的郵箱去找回密碼,然后變成登錄系統。這樣的一個系統就不安全,雖然看起來是合理的。
所以在安全的這種風控措施里面,就要把這些問題考慮到,然后從各方面去完善這些風控規則。總體來說,用系統級的安全來保證不被入侵的可能,用風控級別的規則來保證不可控的意外事件發生之后將損失比例降到最低。通過這兩種方式來確保整個系統的安全和用戶隱私。
3.您如何看待目前行業內的合約挖礦?
幣核(bluehelix)有很多客戶做挖礦,我們云交易所的合作伙伴也是自己挖礦。但我們從來沒有做過這種挖礦的業務。我認為這種交易模式在價值上是有一些問題的。平臺將交易者的手續費通過平臺幣的形式返還給交易者,這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左手倒右手。可能直接返傭金或者打折的方式會更好。
另外,交易挖礦還會存在另一個問題。如果大家通過挖礦換來了平臺幣,但又不賣出,這個時候幣價會因為流通減少以及大量的鎖倉造成虛假繁榮。而一旦到了解鎖的時候,又能拿什么去支撐已經上去的幣價呢?當然最終會有一種可能來擺脫崩盤的終局:平臺可以用這個活動,吸引更多人來交易,然后早期的交易者帶來了更多的交易用戶,最終用戶留在那里以后不再挖礦了,而且還把手續費留下來。這會是一種帶用戶的冷啟動方案,但要知道挖礦這種方式要讓用戶去產生口碑來交易難度是很大的。因此每一個玩這個模式的人都要清楚里面的風險。
4.目前有些平臺,它返還的是USDT,并承諾的是負手續費。所以他當他進行宣傳的時候,是有一定的號召力。您覺得他這個模式在短期內是可行的嗎?
如果一個合約產品是用戶和用戶的交易,這是沒有問題的。這種情況下負手續費一般需要平臺補貼。但是還有一種是做市商合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交易者所有的訂單都是跟平臺成交的。看起來平臺返了你手續費,但最終你的本金是會被做市商賺走的。這個時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