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7月日韓半導體之爭伊始,我國電子級氫氟酸龍頭企業就逐步敲開了通往新市場的大門。進軍12寸高端半導體企業2019年6月底,日本突然宣
自2019年7月日韓半導體之爭伊始,我國電子級氫氟酸龍頭企業就逐步敲開了通往新市場的大門。
進軍12寸高端半導體企業
2019年6月底,日本突然宣布對韓國暫停3種半導體核心原材料的供應,此舉對于經濟處于衰退邊緣的韓國來說,無疑是一記重大的打擊。
眾所周知,韓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和顯示面板產業集散地,擁有三星、SK海力士、LG、SDC等半導體和面板廠商,這些廠商掌握了全球大部分的閃存顆粒、面板市場。生產半導體所必須要使用到的氫氟酸供應不足,將嚴重影響三星和SK海力士這樣的半導體公司生產。
而此前作為韓國OLED材料重要供應方,日本占全球氟聚酰亞胺總產量90%的產能,高純度氟化氫氣體占全球70%產能,韓國三星電子、LG和SK等廠商所需的大多數氟聚酰亞胺和高純度氟化氫都是從日本進口。
雖然在2019年末,日本部分放寬了三種半導體材料對韓出口管制,但這一事件卻讓韓國深刻意識到,雖然本國半導體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雖然非常大,但日本隨隨便便的一次斷供,就能扼住半導體行業、甚至是整個韓國經濟的咽喉。韓國工業部長宋允模近期曾表示,盡管日本已經放松了對光刻膠的出口限制,但這并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案。
如何解決對日本半導體材料的絕對依賴?韓國企業近半年來的舉措已經顯現其對策。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此前就曾采訪多家國內電子級氫氟酸龍頭企業獲悉,韓國半導體企業已加快推進中國相關原材料的測試及使用速度,國產電子級氫氟酸順利打開了韓國市場大門。
“多氟多半導體級氫氟酸在2018年正式供應8寸芯片廠后,由于行業的周期性導致銷量增長速度較慢,且8寸工藝技術的局限,公司產品在業界沒有獲得廣泛認可。要使多氟多產品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成為行業強者,就必須實現持續、穩定、大批量地供應業內有影響力的大型客戶。”
談及近年來公司電子級氫氟酸產品市場開拓的歷程,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2019年下半年,多氟多抓住日韓貿易戰機會,電子級氫氟酸穩定批量出口韓國高端半導體制造企業,使電子級氫氟酸產品打開國門走向世界。半導體級氫氟酸出口到韓國12寸高端半導體企業標志著多氟多打開國門進入了全世界最頂尖的制造行業,為公司的轉型升級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讓產品走上了高端化、精細化、電子化的“三化”企業道路。
發貨量同比增長520%
當然,在抓住日韓半導體之爭這一機遇之前,多氟多早已具備了充足的技術生產實力。
據了解,由于電子級氫氟酸市場化應用門檻極高,2017年之前,國內芯片行業所用的電子級氫氟酸幾乎全靠從日本、美國、歐洲、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進口。
而多氟多于2008年就已開始進行大量實驗,依托30年氟化工生產經驗優勢,研制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級純化和兩級膜過濾技術制備超凈高純電子級氫氟酸。同時在精餾提純、環境控制、設備優化等關鍵技術上實現了突破。
多氟多以工業無水氫氟酸為原料,開發了電子級氫氟酸新工藝,2013年建立了萬級清洗、千級灌裝、百級分析室、電子級自動灌裝線,制程設計為全球最高端純化工藝UPSS級,產品純度達到PPT級。全球具備最高品質電子級氫氟酸生產線的企業屈指可數,多氟多是國內第一家。
目前,多氟多電子級氫氟酸的產品性能已經優于行業內SEMI-C12之標準,陰離子(各種酸根離子)含量<5ppb,陽離子含量<10ppt,顆粒(粒徑≥0.2μm)≤10個/ml,完全可以滿足國內主流8”,12”集成電路生產的工藝要求。
據悉,從2018年10月開始,多氟多電子級氫氟酸成功打開了國際市場,實現批量出口,進入韓國兩大半導體公司的供應鏈中,被最終應用3D-NAND和 DRAM的工藝制程中,證明產品性能完全達到業界先進水平。而在2019年的歷史機遇下,公司電子級氫氟酸更成為業績亮點。
“2019年半導體級氫氟酸發貨量達到2627T,同比2018年增長率520%,出現大幅提升。”上述多氟多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由于公司準備充分,牢牢抓住了日韓貿易戰機會,穩定批量出口到韓國市場,進一步加強了產品的競爭力,并積累了ISO Tank的運作經驗。
另一方面,在國內由于整個半導體市場進入衰退期,對于大硅片產業的影響非常明顯,國內前期投資相關項目都放緩了進度。但公司在客戶開拓方面還是獲得了一些進展,相繼開發上海華力、北京燕東科技、西安奕斯偉、黃河水電、啟鑰國際等客戶。
據悉,目前多氟多光伏級氫氟酸產品銷量也已達到3000噸/月以上,位居國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