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于降低藥品進口關稅的公告,為減輕廣大患者特別是癌癥患者藥費負擔并有更多用藥選擇,自2018年5月1日起,以暫定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于降低藥品進口關稅的公告,為減輕廣大患者特別是癌癥患者藥費負擔并有更多用藥選擇,自2018年5月1日起,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
將抗癌藥等藥品進口關稅降為零,這些措施的最終目的是在研發/生產端、流通端和支付端多個環節共同發力,降低藥品價格,提高藥品的可及性。同時,監管部門也希望通過降低準入門檻,把“狼”引進國內,加劇國內醫藥市場的競爭,去偽存真,淘汰劣質藥品,對醫藥市場正本清源,實現行業良性發展。
進口藥品在中國長期享受“原研藥”待遇,價格基本上是仿制藥的幾倍到十幾倍,關稅降為零并不會改變和國產仿制藥之間的價格對比。而如果這些產品要納入醫保,未來通過談判的方式大幅降價才會明顯影響藥品價格,比如36種談判目錄里面的抗癌藥赫賽汀,進入談判目錄價格需要下降近70%。
按照目前進口藥2%的關稅,一般到關價為中標價50%,零關稅可降低進口藥品的最終價格1%左右,目前同品規藥品,國產和進口價差30%-70%,進口抗癌藥零關稅對國內藥品沖擊較小。國家或將有進一步措施降低進口藥品價格,或倒逼國內企業升級。目前中國抗腫瘤藥中進口藥占比約1/3,約400億元,零關稅后可以減輕中國腫瘤患者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