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發展到今天,猶如過去的二維碼,大家充滿了瞳景大夢,可惜現實應用中都得不到實現。唯一不一樣的就是,以前的條碼爛大街沒人理會,等
區塊鏈發展到今天,猶如過去的二維碼,大家充滿了瞳景大夢,可惜現實應用中都得不到實現。唯一不一樣的就是,以前的條碼爛大街沒人理會,等到條件成熟了,微信與支付寶搶占了最大范圍的使用應用的時候,很多物聯網應用的公司后悔了。因此,區塊鏈的技術因這個幣圈大躍進大折騰后,人人發現是商機,于是世界性全民開始搶奪應用市場的開發專利。打個比喻,蘋果樹種出來還沒熟,一群人已經將蘋果醋、蘋果餅、蘋果膠、切蘋果、蘋果排名榜、蘋果派、蘋果各類商標、蘋果+健康學、蘋果+金融等等一系列的專利通通注冊掉,并概念性地開始考慮哪種情景吃蘋果,躺著吃還是站著吃的應用情景。總之,未來你要站著吃蘋果也得支付專利費。目前,區塊鏈市場已經步入如此肥皂滑稽之境,但可以肯定的就是任何共贏共享都是王道。目前,區塊鏈的各項應用專利在全球的注冊數量可以說突飛猛進,如手里沒有一兩個應用性發明專利,都不好意思說在區塊鏈行業混的了。
那到底區塊鏈什么時候能夠大規模應用呢?這個時候不妨說說這個EOS。之前兩篇短文評論從《到底誰需要區塊鏈1.0(比特幣)》到《誰在用區塊鏈2.0(以太坊)濫發ICO》,為何說只認可比特幣Bitcoin、宇宙鏈PAC(PeakAssetCoin)、以太坊Ethereum,而忽略了EOS呢?因為這個由丹尼爾·拉里默(Dan Larimer)發起的區塊鏈項目,目前產品處于概念階段。概念性階段的ICO虛擬貨幣,與正在應用中的上述三款虛擬貨幣不一樣,其中,比特幣Bitcoin已經被視為全球黑匯市公認的一般等價物。宇宙主鏈PAC是以富士康宇宙互聯公司首席科學家許立威發起的項目,預計在2018年可以直接投入應用的主鏈。以太坊Ethereum則是成熟的區塊鏈2.0的主要代表,由俄羅斯人Vitalik Buterin創建的開源區塊鏈平臺,用戶可以使用它來創建和發布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Ethereum可以用來編程,分散,擔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眾籌、公司管理、合同和大部分協議、知識產權等。眾多虛擬貨幣的發行就是基于應用了以太坊Ethereum這個主鏈,以及一些大型平臺如:加密貓(CryptoKitties)、Crypto Countries(加密國家)、Crypto-All Stars(加密全明星)、Crypto Celebrities(加密名人)等等。就是說,就算沒有人炒作以太坊Ethereum與宇宙主鏈PAC,大量項目如需要發幣、提升功能及其他應用開發技術的公司總需要付款買賣這兩款虛擬貨幣,可以說以太坊Ethereum與宇宙鏈PAC是會自動賺錢的技術性主鏈。于是才有上述所說的堅挺。
而EOS的概念,正好說中了目前區塊鏈的痛楚,1、每秒交易次數太少,目前比特幣是每秒7筆,以太坊是70-80筆,一旦類似加密貓(CryptoKitties)平臺一上線,全世界擁堵。2、無法開放兼容,無法包容各種鏈條。但是,EOS的概念性發布未來可以達每秒百萬級交易速度,有嚴重脫離了現實太遙遠,被美國很多大牛們覺得不切實際。因為目前VISA才每秒7萬多次交易速度,支付寶也是近8萬次交易速度,銀行同業結算的每秒交易速度也不到7萬次。可能丹尼爾·拉里默(Dan Larimer)有先見之名,知道這個概念絕對是99.99%不可能達到,于是在EOS的白皮書里面,與ICO隱瞞投資風險而不同的是,他非常個性另類地在白皮書上面寫上了風險提示:“EOS.IO軟件的開發可能會由于一些原因被終止(包括資金鏈斷裂, 關鍵人員離職, 公眾喪失興趣等等)。對一個還是概念中的項目來說,這個風險隨時都有。”同時將風險寫得清清楚楚:“當EOS.IO軟件開發完成后, 后續EOS平臺的部分或全部的開發和維護工作都將由第三方實施。即便第三方無法勝任這個工作,Block.one也不會承擔任何義務和責任”。聰明人募集資金ICO就是不一樣。EOS預計在2018年年底完成節點布置,之后是否達到預期還得看2019年的實際開發應用情況。
決定區塊鏈3.0的代表,絕對是速度說明一切。交易速度與安全的同時落地,才是區分2.0與3.0的重大風水嶺。目前比特幣是每秒7筆,以太坊是70-80筆,假如按照這個速度投入應用到銀行金融業務里面去,可能你拿著一張電子匯票進行交割,等了7天7夜還沒輪到你這筆業務完成交割,估計你會罵爹罵娘。而金融領域來說,VISA每秒7萬多次交易速度,支付寶近8萬次交易速度,銀行同業結算的每秒交易速度也近7萬次,你說,會應用每秒70-80筆的區塊鏈嗎?答案簡而易知,肯定應用不了。因此從各種應用場景來說,目前的區塊鏈最適合的,也的確是做發行虛擬貨幣這個應用最佳。由許立威發起的宇宙鏈PAC剛剛好解決了這個速度問題,超大吞吐量的交易頻率,每秒超過15萬次的交易次數,兼容開放,一旦在2018年投入使用,盤活了最近10年來全世界所有人搶著注冊的專利技術得到了重大的應用解放,可以全部投入到實際應用中。
Power-All Networks
許立威先生于1977年獲得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專業學士學位,1977年和1979年分別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機械工程碩士,和計算機科學與電氣工程專業碩士。1987年創建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Everex,2003年創建的Power-All Networks (Ltd.),2005年合作創建另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FuHu(Inc.),2012年四月獲中國國務院科技部中國經濟出版社世界500強中國科技企業家,2014年合作創建的NxEra,2015年創建的SVELT and Neus Mobile和2016年的LIPS。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的子公司總裁,合伙創始人。許立威先生曾為全球第一代大型電腦的六位架構師之一,曾發明新算法顛覆改變了大型電腦的運算速度,也是全球三家中子對撞機組織之一的史坦福大學中子撞擊機核心主件的設計者。他榮獲科技領軍者-全球50位杰出華人科技企業家榮譽 (中國科學技術部主管的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被美國成立的亞太區云應用聯盟選為2017年度領軍人物 (區塊鏈) 及其區塊鏈創新應用硏究院首任院長。
3月23號上午在香港數碼港由世界業界著名企業微軟等大型機構贊助舉辦的亞太區塊鏈與人工智能應用與技術研討會上,許立威先生獲邀進行了重大技術創新演說,同時也發布了區塊鏈3.0的標準以及面向在場媒體發布了《宇宙互聯超級區塊鏈平臺白皮書》。該PAC安全兼容開放,省時簡易利用(能類似云服務方式簡易二次開發利用),超大吞吐量(每秒交易速度達15萬次或以上),宇宙主鏈PAC的出現完全顛覆了區塊鏈過去十幾年的進程。
宇宙主鏈PAC在現有區塊鏈基礎上發展成3.0的主鏈,重大突破在于:1、能保全及增強其優勢,去其弱點;2、能將其速度、擴容、吞吐量、安全性改進到(甚至超越)中央化系統的水平;3、在3.0/4.0版本的智能合約讓虛擬資產持有人可有權自主選擇通過宇宙主鏈確權為該虛擬資產是匿名還是記名;4、能提供超級方便易用,容他及通用化的應用集成平臺及其管理操作與生態系統;5、軟硬件結合安全防毒。這些突破都是區塊鏈與“共識信任經濟”最需要的,重中之重的改進。若改革成功,區塊鏈與“共識信任經濟”模式將會成為“兩存其美”中提到的那兩類“主流系統”之一。而任何組織應用宇宙主鏈PAC即可實現組織自身的生態系統建設與鋪設,成本低、安全防毒、便捷、打破技術壁壘、無需高級工程師參與、開放包容、各種生態組件齊備拿來即用等要素大大便利了任何組織的投入應用的熱情。
區塊鏈在這個2018年,值得期待的顛覆性突破一年。到底EOS還是PAC能顛覆傳統實現超級速度+安全而成為區塊鏈3.0的代表,還看今朝!
關鍵詞: 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