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進行1500億逆回購操作,單日凈投放1500億)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周一(2月26日),央行周一進行1000億7天、300億28天、200億
(原標題:央行進行1500億逆回購操作,單日凈投放1500億)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周一(2月26日),央行周一進行1000億7天、300億28天、200億63天逆回購操作,當日無逆回購到期,凈投放1500億。
周六央行不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適中水平,2月24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無逆回購到期。春節假期后,央行連續兩日進行大額逆回購操作,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2月22日和23日分別進行3500億和2300億逆回購操作。此外,央行就7、14、28和63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詢量。
Wind數據顯示,本周(2月25日-3月2日)央行公開市場有2700億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三無逆回購到期,周四、周五分別到期1600億、1100億。
中證報發文稱,春節假期過后,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連續兩日凈投放數千億元流動性,資金面整體延續節前寬松狀態,一些市場人士由此重燃對貨幣政策適度放松期待。不過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及央行在去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態來看,2018年貨幣政策仍將維持穩健中性,宏觀流動性更可能是緊平衡狀態。
據證券時報,回顧歷年春節前后的流動性情況,多數機構表示,今年春節后流動性大概率仍將平穩過渡。研究人士稱,央行繼續強調“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基本延續了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傳達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為去杠桿防風險營造適宜的環境,2018年難有顯著的寬松空間。
證券日報援引分析人士稱,央行會不會繼續在美聯儲加息前后“隨行就市”上調公開市場利率仍是今年流動性調控的一大看點。央行近日表示,在完善貨幣數量統計的同時,可更多關注利率等價格型指標,逐步推動從數量型調控為主向價格型調控為主轉型。從央行的這一表態來看,公開市場利率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間。
上周六資金面維持寬松,貨幣市場利率漲跌互現。銀行間同業拆借1天期品種跌3.28bp報2.5660%,;7天期漲10.89bp報2.9694%,14天期跌1.67bp報3.8259%,1個月期報4.2000%,上一交易日無成交。銀行間質押式回購1天期品種跌4.62bp報2.5095%,7天期漲1.31bp報2.8719%,14天期跌47.37bp報3.3686%,1個月期漲16.88bp報3.8000%。
<iframe border="0" frameborder="0" height="250" marginheight="0"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style="display: block;" width="300"></iframe>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
央行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綜合運用價、量工具加強預調微調,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海通姜超稱,上周央行稱短期內繳稅、繳準等在短期內影響流動性,因而重啟逆回購操作;綜合來看2月份凈投放貨幣有望超5000億,金融機構超儲率有望重回1.2%左右的中性水平;與貨幣增速相比,國債利率太高;而需求端,去年末企業貸款利率下滑反映資金需求大幅萎縮,利率也將步入下行拐點期,當前債市具有巨大的配置價值。
華創債券發布2018年流動性的七大猜想報告稱,2018年超儲率有望回升至1.5%以上;公開市場利率大概率跟隨美聯儲加息,基準利率上調風險值得警惕;同業存單利率有望先升后降;M2增速易降難升;流動性分層將進一步加劇;資金利率中樞易升難降;中小銀行可能出現流動性風險。
中信建投稱,春節資金面平穩過渡,仍不宜過度樂觀。一方面,2月14日央行發布《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提“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態度不變;另一方面,仍需關注3月美聯儲加息可能引發國內逆回購利率調整。
美聯儲新任主席鮑威爾本周二將發表半年一度的國會證詞,將面臨來自參眾兩院議員的質問。機構認為,鮑威爾治下的美聯儲將是20年來較偏鷹派的聯儲之一,貨幣政策制定者在遏制通脹上更為激進。

關鍵詞:
中信
資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