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日前發布人口展望,預計到2030年,中國人口將上升至14.412億,但2050年將跌至13.645億,相比目前減少3.2%;本世紀末跌至近10億。聯合國日前發布人口展望,預計到2030年,中國人口將上升至14 412億,但2050年將跌至13 645億,相比目前減少3 2%;本世紀末跌至近10億。上
上述預期基于聯合國的“中方案”人口預測。在更為悲觀的“低方案”中,聯合國預計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加速下滑跌破10億至6.13億。
在“低方案”的預期下,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73億,而“高方案”的預期則有165億,“中方案”是112億。
對此,衛計委直屬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對南方都市報稱,低方案是人口預測中的小概率情景,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景。即使不幸遵循了低方案路徑,中國人口也不會雪崩;說中國人口雪崩簡直是笑話。
統計局1月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相比2016年的1786萬人有小幅下降,原因是一孩出生數量下降較多。2017年二孩數量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同比增加162萬人,占全部出生人口的51.2%,提高了11個百分點。
對于聯合國人口預測中,中國人口將在2030年后開始下滑的預測,黃匡時稱,中國經濟前正在邁向高質量的發展階段,而一個國家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生育文化和生育意愿發生改變,生育水平下降,乃至人口出現負增長并不奇怪。
盡管我國存在人口穩定發展的壓力很大,但是,通過取消生育限制,將限制型計劃生育轉向鼓勵型計劃生育轉變,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構建鼓勵按政策生育的制度體系和社會環境,我國生育水平提升并非不可能。
我國人口已經進入14億的新時代,人口多的基本國情將伴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過程。隨著人口素質提升,科技進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人口承載力和撫養能力會不斷提升,相對目前1700萬出生人口規模,年度出生人口波動或減少50萬、60萬乃至100萬,都是正常的,都不會影響我國的人口總體安全。
對于鼓勵型計劃生育的進一步政策正在探討中。北京青年報周日報道稱,有政協委員提議減免二孩家庭個人所得稅,可以按照先征后退的方式,年底由二孩家庭提出申請,之后由稅務部門按照規定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