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氣污染防治讓這十家環保產業上市公司最受益)就在百姓們享受越來越多藍天的同時,也有這么一些環保上市公司正忙著數錢。中國國際
(原標題:大氣污染防治讓這十家環保產業上市公司最受益)
就在百姓們享受越來越多藍天的同時,也有這么一些環保上市公司正忙著數錢。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中國環境報社環保產業研究院最新研究結果顯示,2017年是我國環保行業高速發展的一年,對于眾多環保產業上市公司而言尤其如此,收入規模再創新高,不僅延續了之前幾年的高成長性,并且各細分板塊表現呈現鮮明的分化。
蘇伊士在上海化工區的污水處理廠。攝影/章軻
兩家機構對環保產業上市公司的103家公司收入進行匯總對比分析后發現,環保產業上市公司近兩個半年度的營業收入總額為3254.58億元,同比上漲37%。比較來看,環保產業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6年,營業收入增速年化增長率為21%。2015年以來,環保產業增速有上漲趨勢,這主要得益于PPP項目的放量以及環保督察(查)帶來的全國性需求增加。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含A股、H股及新加坡股市)已超過百家,總市值超過1.1萬億人民幣,并且繼續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據上述兩家機構1月27日發布的《2017年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年度報告》顯示,分板塊而言,表現最好的是環境修復板塊,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環比增加79.8%,其次是節能減排板塊,環比增加74.8%。固體廢物處理、環保監測、水務處理和大氣治理增量分別為50.0%、21.1%、19.0%和3.4%。
研究還發現,2017年環保板塊上市公司整體盈利狀況持續好轉。2013年,環保板塊公司實現總凈利潤211.8億元;2016年,環保板塊公司實現總凈利潤380.1億元,相比2013年增長79%。2017年,環保板塊各公司盈利能力增速加快,近兩個半年度,行業上市公司總凈利潤同比增長34%。環保板塊盈利能力的增強也體現了環保行業上市公司受益于國家對于環保板塊的重視。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副總裁劉俊介紹,目前大氣治理板塊盈利情況穩定,毛利率和凈利率保持在23%和8%左右。2017年盈利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主要是因為之前大批電廠超凈排放項目在2017年開始進入結算期,凈資產收益率緩慢上漲,2013年和2014年,凈資產收益率大約為8.5%左右,2015年和2016年大約為9.5%左右。
當日發布的《環保產業上市公司排行榜》顯示,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環保上市公司細分領域利潤排行榜中,大氣治理前十強企業分別為清新環境、龍凈環保、水清環保、遠達環保、中環裝備、菲達環保、三維絲、德創環保、科融環境和國電科環。其中,清新環境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為3.24億元,排名第一。
中國環境報社環保產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翟濱介紹,該榜單涵蓋了百余家以環保產業為主營業務的海內外上市公司,雖涉及環保產業業務,但不以此為主業的未列入其中。在環保產業兩個及以上業務領域布局的企業,以其規模第一的業務領域為歸類依據,不在不同的歸類中分別體現。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萬軍在發布會上表示,未來,我國環保產業市場巨大。如果以2017年、2016年的環保投入占GDP1.7%的比例,未來3年生態環保總投資是4.5萬億;“十二五”投資增長速度是快于GDP增速的,約9.9%的增速,按照這個增速計算,未來3年生態環保總投資可能是5萬億元左右;按照打贏藍天保衛戰,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目標,需要更進一步的加大投入,未來三年的生態環保總投資約為6.5萬億元左右。
環保上市公司細分領域利潤排行榜。資料來源:《環保產業上市公司排行榜(2015.7-2017.6)》
環保板塊各板塊收入情況。資料來源:《2017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年度報告》
環保板塊近兩個半年度分板塊收入同比。資料來源:《2017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年度報告》
近年來環保板塊營收增長表現。資料來源:《2017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年度報告》
環保板塊近年來盈利情況。資料來源:《2017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年度報告》
環保板塊近年來盈利增速情況。資料來源:《2017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年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