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指出,占比較大的小型企業對市場變化的適應性較強。其靈活的機制,能發揮“小而專”“小而活”的優勢,更適合以專補缺、以小補大,專精致勝的經營之路,但這也對企業的創新能力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與重慶市仙桃數據谷本周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軟件中小企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中小企業收入增長7%,產出占行業七成以上。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產業研究部主任宋賀鵬介紹,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屬于知識密集型行業,企業發展對設備、場地等要求不高,所以行業80%以上是中小微型企業。它們發展狀況直接制約和影響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50%科技型中小企業從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其中,中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占10%,小型企業占60%,微型企業占30%。
從分布上看,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占比57%,中部地區占23%,西部地區占14%,東北地區占6%。東北地區中小企業數量少,但增速較大,同比增長32%。
白皮書指出,占比較大的小型企業對市場變化的適應性較強。其靈活的機制,能發揮“小而專”“小而活”的優勢,更適合以專補缺、以小補大,專精致勝的經營之路,但這也對企業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國內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中小企業以初創公司居多,公司憑借創新的科技、創新的產品很容易在短期內獲得盈利。但中小企業不知如何長線運營,以及以戰略高度發展企業,導致企業發展后勁不足,且存在人才市場缺乏競爭力,軟件缺乏國際影響力等問題。
白皮書建議,政府構建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中小企業應用市場和產業服務的生態體系;降低中小企業創新成本和擴大中小企業的市場空間;促進行業協會建設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全產業鏈為中心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創新和成長服務;創新產學研聯合創新機制,推進成熟技術市場化進程;加強知識產權受理,推進基于知識產權的、面向中小企業的信用小貸工作;加強建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中小企業創新成果管理體系和軟件價值評估工作;加強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標準化管理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