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匯豐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其仍然普遍看好中國房地產板塊。最首要和明顯的原因是地產銷售的快速恢復將支撐堅實及更明顯的全年銷售增長的預期。其次,在岸和離岸市場的融資環境寬
快速回升的銷售數據以及謹慎的拿地態度,融創正在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應對上半年市場出現的巨大變化。
依托充足且高質量的土地儲備,融創上半年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952.7億元,尤其是最近兩個月,公司接連實現銷售業績環比兩位數增長。而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消退,加之下半年融創新增可售資源接近5000億元,多重因素確保公司大概率完成全年6000億元的銷售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在銷售穩固提升的同時,融創卻在拿地方面保持著謹慎的態度,拿地金額、新增土地建筑面積均出現了下降,拿地銷售比遠低于行業平均值,在火熱的市場環境中顯得格外謹慎。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融創超3萬億元的土地儲備,讓其在投資端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始終占據著戰略主動。
資本市場對于融創上半年的表現也體現出肯定的態度。進入7月份以來,融創股價僅3個交易日便上漲超20%。
此外,匯豐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其仍然普遍看好中國房地產板塊。最首要和明顯的原因是地產銷售的快速恢復將支撐堅實及更明顯的全年銷售增長的預期。其次,在岸和離岸市場的融資環境寬松,減輕了對房企融資的憂慮,且更好地支持土地投資。第三,抵押貸款利率繼續下降支撐居民購房能力。匯豐認為,中國地產股相對強勁的盈利前景提供了強大的投資吸引力。
銷售數據持續增長
下半年有望迎來新高峰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受控,各地復工、復產、復學有序推進,房地產市場也在持續復蘇。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統計顯示,2020年6月份TOP100房企單月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14517.2億元,單月業績同比逐月回升,自4月份轉正后進一步提升至13.8%。
龍頭房企的表現尤其突出。2020年6月份,融創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45.7億元,同比增長7.44%,環比增長20.78%。據統計,融創5月份的銷售已按月增長33.2%,連續兩個月實現雙位數的環比增長,在頭部房企中表現相當突出。
根據融創中國以往的銷售周期來看,下半年才是集團的銷售旺季。第二季度的銷售業績回暖足以顯示融創已逐步擺脫年初外部環境的影響,重回正軌,下半年的銷售將迎來新高峰。
香港智遠首席分析師肖文認為,在減息周期下,房企資金來源相對充裕,居民6月份首套、二套房貸款利率同步環比下降,對內地房股版塊利好,重點布局一、二線城市的融創中國優勢逐步凸顯。
同時,天風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房地產行業融資成本下行或為趨勢,融資成本下行疊加經營質量的提升或有望助推企業利潤率階段性觸底。
拿地銷售比僅18%
土儲豐厚掌控拿地主動權
土地市場方面,在市場回暖的背景下,長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的土地吸引了多家開發商激烈競拍,平均溢價率實現五連漲,房企投資力度在不斷加碼。
克而瑞最新的數據也顯示,截至5月末新增貨值百強門檻提升至65.9億元,環比提升26%,年內新增貨值百強總貨值已接近3.3萬億元。其中,百強房企拿地銷售比達37%,高于去年平均水平,房企拿地節奏明顯提升。在這種“報復性搶地”局面下,融創依舊保持冷靜,拿地銷售比僅為18%。這除了與其一貫的審慎拿地策略有關之外,與其自身土儲量充足也不無關系。截至2020年3月27日,融創的土儲貨值達到3.07萬億元,其中超過82%的土儲位于一二線城市,平均土地成本僅4306元/平方米。
得益于持續提升銷售業績保障,以及對于政策走向和市場運行規律的研判,融創以此確定拿地戰略和節奏,有嚴格的經營邏輯,不受短期市場波動所影響。2020年前5個月,融創新增貨值642.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8.15%,排名第16。數據折射出的是,融創前5個月土地投資策略并未因為市場局部回暖而有所改變,依舊秉持著謹慎的態度。不完全統計顯示,融創前5個月在公開招拍掛市場上獲取的地塊僅約18個,且無高溢價拍地行為。
實際上,對于2020年的土地及項目市場,孫宏斌在此前3月份的業績發布會上便表示,“今年是地產洗牌年,并購機會超過以往任何一次,但是好的標的可能不會太多,所以公司拿地會謹慎,不賺錢的活不干”。
此外,據相關行業人士分析,在當前流動性寬松的背景下市場需求漸進式修復。但是建立在流動性寬松下需求的修復能否持續,能夠持續多久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融創通過將投資重心放到市場需求較快、未來市場確定性較強的二線城市上,并且在銷售業績持續提升的趨勢下保持冷靜的思維,控制溢價水平,避免土地市場趨熱的情況下搶地,這些都將助力融創在未來更加激烈更加多變的市場中占據先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