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特斯拉轎車正在駛入上海港。本文圖片均由 澎湃新聞記者 楊帆 攝最新款特斯拉Model 3抵滬。2月22日凌晨,一艘載有大批量特斯拉純電動
2月22日,特斯拉轎車正在駛入上海港。本文圖片均由 澎湃新聞記者 楊帆 攝
最新款特斯拉Model 3抵滬。
2月22日凌晨,一艘載有大批量特斯拉純電動車的滾裝船“晨蝶號(Morning Cindy)”靠泊上海外高橋海通汽車碼頭,其中包括最新款的特斯拉Model 3,這是用于客戶交付的特斯拉Model 3車輛首次大規模到港。
該批車輛的卸船開工時間為22日凌晨三點左右,計劃完工時間大概為當天下午五點。此次到港的Model 3車型有千余輛,在完成車輛進口以后,將正式交付給中國車主。
而在當日, Model 3中國市場交付儀式已在特斯拉北京金港體驗中心正式舉行。Model 3內飾簡潔,車內物理按鍵及功能全部整合到了15寸中央觸控屏上。同時空間利用最大化,該車可輕松容納五名成年人及其隨身物品。據此前特斯拉公司介紹,Model 3高性能版車型0至96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僅需3.3秒。
港內停放的特斯拉轎車。
根據進口車輛的海關監管要求,進口汽車“落地”以后都要通過第三方車輛檢測流水線,對車輛的安全環保等我國強制性標準要求進行檢測,每一輛進口車在進入市場前都會有海關出具的證書。大批車輛的到港使得口岸監管工作量壓力激增。作為全國最大的汽車滾裝碼頭,海通碼頭有足夠的接納能力在一天時間內完成車輛從下船到等待驗放的全部環節。
這樣的能力既來自于口岸先進的硬件設施設備,也來自于口岸監管部門為優化營商環境所放出的“實招”。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外港海關進一步推出“雙并聯”舉措,即環節并聯、崗位并聯。環節并聯包含申報、點檢、檢測、交稅、擬證等環節同步執行;崗位并聯是分析全流程中的堵點,通過在排放檢測和打印證書這幾個耗時較長的節點增加設備和人員,提速增效。
針對此次進口活動,外高橋港區海關向進口商建議采用分批申報的報關模式,同時協調檢測機構集中檢測以及內部加班、同步出證等“雙并聯”措施,確保車輛在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順利交付進口商。據初步估算,此次進口汽車的通關效率實現了原有基礎上的再提速30%。
海關工作人員在核對VIN碼信息。
外高橋港區海關調研員黃衛東對澎湃新聞記者介紹,本次特斯拉停靠的外高橋港區外6、7碼頭是全國最大的進口汽車口岸,該碼頭的年汽車吞吐量達到140萬輛,去年經此入境的汽車達到40萬輛,出口車輛為26萬輛,此外該碼頭還有內貿到港、內貿出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