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融資中,豆瓣FM將會成立新的公司,DNV音樂為大股東,隨后是騰訊音樂與摯信資本。騰訊音樂在這塊,更多是承擔一個跟財務投資人的權利。
本次融資中,豆瓣FM將會成立新的公司,DNV音樂為大股東,隨后是騰訊音樂與摯信資本。“騰訊音樂在這塊,更多是承擔一個跟財務投資人的權利。”
騰訊投資戰略繼續,音樂領域寡頭化加速。
2月20日,DNV音樂集團(DNV音樂)旗下音樂流媒體產品豆瓣FM宣布,獲得騰訊音樂(NYSE:TME)和摯信資本的戰略投資。此次融資后,豆瓣FM將與騰訊音樂開展版權及產品等方面的戰略合作,完成品牌升級,再次回歸到大眾視野中,并即將完成6.0大版本的改版上線,稱“將重
新回到國內音樂流媒體的第一梯隊中”。
DNV音樂是2018年4月由V.Fine Music與豆瓣音樂重組合并后建立的,其中豆瓣音樂核心產品豆瓣FM隨重組一起并入DNV音樂,并單獨成立流媒體事業部。此次豆瓣FM在獲得TME和摯信資本的戰略投資后,DNV音樂將繼續加大力度發展和扶植豆瓣FM,由DNV音樂集團CEO唐子御帶領豆瓣FM團隊并負責流媒體事業部。
豆瓣FM最大優勢,是基于豆瓣數據優勢的核心算法。其于2009年上線,為國內最早的音樂流媒體之一,通過智能算法為用戶推薦音樂的電臺式流媒體,在當時,獲得不錯口碑。DNV音樂方面表示,重新改版上線后的豆瓣FM將以“為用戶推薦喜歡的音樂”為核心目標,通過記錄聽眾音樂喜好,分析推薦出符合每位用戶個人音樂偏好的音樂,同時,將加入相對豐富的歌單。此外,豆瓣FM也將對UI界面進行更新調整,在界面功能上盡量“做減法”,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事實上,本次騰訊音樂入股早有規劃,且圍繞豆瓣FM本身,也發生著種種資本變化。1月7日,唐子御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詳述豆瓣FM資本路,及DNV音樂未來規劃。
豆瓣FM與騰訊音樂的接觸,在2017年就已開始,甚至早于DNV音樂入主。唐子御透露,當年雙方開始接觸,初步達成意向,但因為騰訊音樂當時重點在于上市準備,所以并未有實質性進展。2018年下半年,在摯信資本撮合下,兩家再次談判,且推進神速。“這個交易是互利共盈的,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問題,三次就談下來了。”唐子御說。
豆瓣FMFM以平臺和算法吸引騰訊音樂,背后是相對注重個性的用戶群體,這一細分市場,正是“商業化”騰訊音樂所稀缺的。DNV音樂,則是看重騰訊全產業鏈布局下的流量、版權優勢等。“從業務邏輯上來講,雙方相對比較互補,我們比較擅長去cover音樂人整體生態部分,而他們其實更擅長是做流量。”唐子御道。
另一頭,搭線的摯信資本,對于DNV音樂意義重大。唐子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起初,他只是準備與摯信資本投資人張津劍聊V.Fine Music新一輪融資,最終結果是,不僅順利融資,還拿下了豆瓣音樂,兩家合并成立DNV音樂。2011年,摯信資本投資了豆瓣。
“相當于是他們把這塊子公司(豆瓣音樂)從豆瓣整個集團里面剝離出來,做了一個重組,重組完成后,我們(DNV音樂)現在是公司(豆瓣音樂)的實際控制人,豆瓣是我們大股東。”唐子御如此介紹DNV音樂與豆瓣音樂、豆瓣的關系。
騰訊音樂入股后,股權關系產生著新變化。據DNV音樂方面介紹,在本次融資中,豆瓣FM將會成立新的公司,DNV音樂為大股東,隨后是騰訊音樂與摯信資本。“騰訊音樂在這塊,更多是承擔一個跟財務投資人的權利。”唐子御稱。
當然,DNV音樂也有著自己藍圖。唐子御的計劃是,將音樂流媒體事業、音樂人事業、音樂版權事業打通,形成產業鏈閉環,前者是渠道,后者為目前盈利來源。“我們的定位是音樂版奈飛(Netflix),靠內容去支撐整個全套產業鏈,包括票務等,都是可能的變現模式,但核心控制在這塊(內容)的話,就有足夠多話語權去干很多事情。目前,渠道更多是潤滑劑作用,內容是燃料,但最終兩者會反過來的。阿里、騰訊也好,他們做什么事情,最終這兩個事情會反過來,我們面對的敵人并不是彼此,是傳統上游。”他說。
客觀上,DNV音樂盈利模式,更像音樂人集團,以音樂人事業、音樂版權事業、音樂流媒體事業為三大核心業務,“捆綁”音樂人之后,再向版權、線下拓展,獲得收益。唐子御透露,2018年,DNV旗下V.Fine Music音樂版權收入比2017年翻了十倍。
“我們跟音樂人去進行簽約及合作的方式,跟傳統(唱片公司)有很多的變化。對30多位藝人我們提出了三種簽約方式。對于已經成熟的運營團隊,我們選擇投資;對于一些我們想去孵化的藝人,我們選擇控股,給他一部分的股份,包括期權等,一起去運作一個新的公司;還有一部分音樂人,我們選擇常規化的簽約。”此前,DNV音樂集團總裁李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