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1月21日收市,格力電器2375億元的市值較52周高點蒸發比例計32 74%近日,遲到230天的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及董事長選舉結果終于出爐
截至2019年1月21日收市,格力電器2375億元的市值較52周高點蒸發比例計32.74%
近日,遲到230天的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及董事長選舉結果終于出爐:沒有懸念,還有7個月年滿65歲的董小姐繼續連任董事長兼總裁。而與之前同樣打破國企“服役期”界限實現連任的62歲綠地控股(600606.SH)董事長張玉良,終于不再寂寞。
同時,自2016年10月被珠海國資委免去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以來,長達27個月關于董氏去向的猜測戛然而止。
再干幾年?現在沒人關心這個問題了。
多元化短板仍是焦點
盡管得益于部分到場股民手中全部6張選票支持以134%現場得票率高票當選非獨立董事,但董明珠被外界老生常談的“錯誤”問題,依舊是投資者聚焦所在。
除了“未來恢復分紅”和“接班人仍然未知”外,為了連任持續近一年的“一人一套房”、“全員漲薪”等多重大禮包,目前來看仍是雷聲大雨點小。至于“承包員工的通訊費”的小彩蛋,恐怕要先購買自家的手機產品才能實現。
作為格力電器四大產業板塊之一,且一直飽受外界質疑的手機業務,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大家說格力手機沒成功,你怎么知道沒成功呀?我的業績在增長,我就是成功的。”
格力電器官網上,格力2代手機的銷量已接近10萬臺,但有些數據似乎并未站在董小姐一邊。記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1月21日,上市逾兩年半的格力2代手機在手機版京東商城顯示的評論數僅為45條。至于在手機版淘寶上,并無該款產品的正品出售。
對比一下吧,雖說“10億賭局”大概率落敗,但雷軍的小米8在京東商場的評價數接近百萬,當然,毀譽參半。
既然得償所愿,那么一些堵心的話題也自然可以強勢回擊。對于昔日站臺者王健林和劉強東早已無暇顧及的那個深陷負面麻煩的銀隆,董明珠當場表示,2016年格力電器收購銀隆的議案被否,“我們懷疑背后有人操作,實際情況是小股東投了贊成票”。
實際情況呢?據了解,當年股東大會審議未通過的第一項議案,即《關于公司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議案》結果顯示,全體股東投出同意、反對和棄權票的比例分別為49.38%、29.5%和21.12%。其中,中小投資者上述三類票的比例分別為32.07%、39.59%和28.33%。
中小股東投了贊成票固然不假,但反對票的數量略勝一籌卻也板上釘釘。
成為董事長的最大好處,就是總會有下屬出面解圍。對于銀隆給董個人以及上市公司帶來的“多元化負面效應”,格力電器董秘望靖東解釋稱,“說到銀隆,大家認為是負面,我覺得不是,這體現了董總內在的強大、思想、理念和信念,在困難面前她沒有退縮,銀隆做成了是一種情懷。”
當然,結論性的判斷還得來自一把手。關于銀隆折戟后格力電器多元化戰略核心——芯片,董明珠表示,“芯片是一定要做的。我們不是要分一杯羹,而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穩定更可靠的產品。”
繼宣布“即使斥資500億也要造芯片”后,2018年12月,格力電器計劃投資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600745.SH)總交易對價201.49億元收購安世集團的項目,而后者將間接持有安世半導體100%的股份。
一位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安世半導體的收購或許可以滿足格力電器的芯片需求,問題是,前者的半導體業務體系并無太大優勢,同時盈利水平也存在短板。更重要的,與當初收購銀隆時存在同樣問題,估值明顯偏高。”
截至2019年1月21日收市,聞泰科技19.79元/股收盤價較去年12月3日創出的52周高點已下挫超過四成。格力電器2375億元的市值較52周高點亦蒸發32.74%。
業績或現分水嶺
與以往不同,前述問題其實在會后并未掀起太大波瀾,倒是“2000億元營收、260億元稅后凈利潤”的提前“信披”,讓董明珠又遭監管部門“關照”。
股東大會當晚,格力電器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予以補救,但在第二天,該公司依舊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根據規定,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在指定媒體上公告之前不得以新聞發布或答記者問等任何其他方式透露、泄漏未公開重大信息。公司董事長發表前述言論的時間,早于在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公告的時間。要求公司嚴格遵守《股票上市規則》和本所其他相關規定。
圓話也是一種技巧。格力電器董秘望靖東對外的解釋是,“董明珠公布業績的時候,股市已休市,所以不構成信披違規。”
不過,投資者沒有興趣糾結于此,他們更關心的是:“260億元”是否會成為格力電器“董明珠時代”業績的分水嶺。
業績預告顯示,格力電器2018年全年預計實現營收2000億元—201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60億元—270億元,同比增長16%—21%。
而該公司2018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速則分別達31.5%35.48%。其中該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11.18億元。也就是說,2018年第四季度格力電器在繼續保持高速營收增長的同時,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接近三成至49億元—59億元。
言多必失,誠不欺也。
據記者調查發現,之于260億元目前外界存在三種研判:一是基于董明珠指定的目標,即“格力電器將形成四大產業板塊,包括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未來五年,格力電器將成為國際化、科技型企業”。由于缺乏多元化基因,一部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格力電器未來只能通過加大新業務投入以及并購來實現業績持續增長。
二是行業整體低迷。家用電器多元化樣板的美的集團日前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母凈利潤為198億元—208億元,同比增長15%—20%。其中預計四季度凈利潤為19億元—29億元,同比變動-17%到-27%,不過其下滑程度低于格力電器。
三是為了實現2000億元營收目標,也為了贏得與雷軍的“10億賭約”,有說法稱“永遠沒有失誤過的”董明珠采取了向渠道商大量壓貨的方式。據悉,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中國空調市場全渠道庫存超過4500萬臺,并創歷史庫存高點。其中,某龍頭空調企業庫存占比已超過半數。
無論上述哪種觀點,對于過度依賴空調單一主營產品的格力電器來說,2019年確實可能是其業績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