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早間,小米集團再度披露回購信息,公司于1月18日再次在公開市場回購9,849,600股B類股份,占已發行股份0 041%,回購總額接近一億港幣
1月21日早間,小米集團再度披露回購信息,公司于1月18日再次在公開市場回購9,849,600股B類股份,占已發行股份0.041%,回購總額接近一億港幣,平均價為每股B類股份10.1527港元。這是小米在本月17日首次回購后,連續兩日出手回購。目前總計回購15,989,600股,兩次回購總數占已發行股份數的0.071%,接近1.6億港幣。
1月9日,小米限售股解禁當日,公司股東承諾自公告日期365天內,不自行出售小米股票。由于雷軍及承諾不減持的其他控股股東都不在本次解禁的范圍之內,對小米股價的支撐十分有限,當日,小米收盤報10.34港元/股,跌6.85%。
短短數日內進行兩次股份回購,也被視為小米護盤心切并向外界傳遞對自身業務的信心的舉措。首日回購當天,小米集團股價最高漲 6% 。
資本市場,對于有長期價值的公司,股價短期承壓期間,投資人更替實屬正常。業內觀點認為,新舊機構股東在股價低位換手更替,將有助于小米股價“降壓”,對中小投資者而言,新的機構投資者進入在低位長期持有,將有助于從公司真實的長期價值體現中獲益。
過去一年尤其是2018下半年,國際市場普遍不景氣,投資氛圍不佳。恒生指數下跌了7%,全球資本市場平均下跌了8.6%。TMT行業同樣如此,國內TMT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里整體均表現不佳,過去一年平均跌幅32.1%。
其中從2018年7月9日至2019年1月11日,百度下滑36.6%,京東股價下滑41.9%。同樣于今年登陸港股的美團,從上市至今,不到4個月,下滑37.4%。
大環境之下,上市剛滿半年的小米股價也難以避免的被裹挾其中,一起承壓。小米的機構投資者約瑟投資董事長陳九霖認為,小米股價的下跌并不能只看小米個股因素,更主要要結合2018年整個大的市場環境,并表示將繼續持有小米的股票。
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新戰略,互聯網業務勢頭良好
“手機+AIoT”是小米增長信心重要依據。截至2018年11月,小米IoT平臺現已連接了1.32億臺智能設備(不含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支持超2000款設備。同時,據小米官方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內置小米旗下人工智能助理“小愛同學”的激活設備數超過1億臺。
1月11日,雷軍在年會上宣布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并將此作為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未來5年中,在AIoT領域持續投入超過100億元。小米的近期動作,也顯示出AIoT的核心戰略地位。
在創新、品質、交付三方面夯實基礎
1.。目前,全球手機行業市場份額下滑,在5G換機潮來臨之前,進入階段性的行業“冬天”。小米此前將其應對措施描述為“持久戰”,即在5G正式規模商用前,維持全球手機第一陣營位置。
正式啟動多品牌策略,形成“小米+紅米”的兩大獨立品牌策略
2.。其中紅米將專注極致性價比和電商渠道,保持足夠的競爭力。而黑鯊、美圖、POCO三個垂直市場品牌,將分別在游戲用戶、女性用戶、海外極客人群用戶的垂直賽道上發力。
此外,小米1月6日宣布戰略入股TCL,雙方達成深度合作,這將使得小米的大家電業務在供應鏈、代工產能等方面都得到強援,會持續為小米空調、洗衣機等大家電加足馬力,雙方產業鏈的協同勢能,有助于小米在大家電領域的進一步拓展。
據財報信息,2018年1至9月,小米互聯網收入同比增長70.3%。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互聯網收入同比大漲85.5%。截至2018年9月,作為小米互聯網業務的核心,MIUI月活躍人數已達2.24億。
此外,小米也開始了其他互聯網收入的嘗試。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海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占互聯網服務總收入的4.4%,證明小米在海外互聯網服務業務的變現初見成效。最新消息顯示,2018年12月21日,小米支付已在印度獲得批準,將在2019年為印度用戶提供服務。
同時,小米在非移動端互聯網服務的收入也開始發力。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電視互聯網收入占互聯網服務總收入達5.4%。這是因為小米電視和小米盒子月活用戶數強勁增長,2018年9月,已達159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