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梳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發現,有24只券商股今年來股價跌幅超過三成,其中有3只股票股價跌幅超過一半,另有5只券商股的區間跌幅不足20%
記者梳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發現,有24只券商股今年來股價跌幅超過三成,其中有3只股票股價跌幅超過一半,另有5只券商股的區間跌幅不足20%,均為頭部券商。
作為綜合實力最強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今年初至10月10日股價跌幅也達到8.53%。
二級市場的價格下跌直接影響到了一些券商的資本補充計劃。9日,東吳證券籌劃一年多的配股計劃宣告終止,國泰君安的可轉債轉股結果也較為慘淡,反映出投資者轉股意愿不強。另一家大型券商的定增計劃由于股價破凈遲遲未發,面臨尷尬境地。
有大型券商非銀分析師告訴記者,以前券商普遍以輕資產業務為主,近幾年來,券商從事兩融以及股票質押等重資產經營活動比較多,券商的資產質量比以前低。再考慮到天風證券IPO直接以破凈的價格來發行,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券商股破發破凈是正常的,也說明券商股的風險是大于收益的。
資本補充計劃受挫
10月9日,東吳證券披露了收到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終止審查通知書》,宣告籌備一年多的配股計劃終止。
在當前以凈資本為核心的行業監管體系下,凈資本實力決定了證券公司的發展潛力、業務規模和競爭能力。
2017年8月28日,東吳證券啟動配股相關工作,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5億元,募集資金擬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等。
今年3月和8月,東吳證券曾兩次修訂配股計劃。最新的一次修訂是在今年的8月11日。
然而,8月30日,東吳證券發布了終止公司配股事宜的公告。終止原因為市場環境已經發生較大變化,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決定撤回配股相關申請文件。
同樣在10月9日,國泰君安披露的《關于A股可轉債轉股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表示,自2018年1月8日至2018年9月30日,該公司A股可轉債累計有人民幣13.6萬元轉換為公司A股股份,累計轉股數量為6728股,占可轉債轉股前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0.000077%。
截至9月30日,該公司尚未換股的A股可轉債金額為人民幣69.999億元,占可轉債發行總量的99.9981%。
2017年7月7日,國泰君安公開發行了總額為70億元的可轉債。自今年1月8日起,國君轉債可轉換為公司A股股份,初始轉股價格為20.2元/股,后因股東權益分派,轉股價格調整為19.8元/股。
股價表現不如人意
券商股的表現也不如人意。據Choice數據,有區間股價數據的35只券商股今年來股價(前復權)全部下跌。
有24只券商股今年來股價(前復權)跌幅超過三成,其中股價跌幅超過一半的有3只股票,分別為浙商證券、財通證券以及哈投股份,區間跌幅分別為58.01%、53.26%、51.69%。另外,錦龍股份和第一創業的股價跌幅接近一半。
有5只券商股的區間跌幅(前復權)不足20%,分別為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宏源以及國泰君安證券,均為頭部券商。
其中,中信證券是綜合實力最強的證券公司,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實現兩位數的增長,是各大券商分析師普遍首要推薦的券商股,但今年初至10月10日股價跌幅仍有8.53%。
隨著券商股持續走低,破發破凈漸漸成為“常態”。天風證券打新的價格直接以低于凈資產的價格來發行,也說明整體來看,券商股的風險是大于收益的。
記者梳理發現,以10日的收盤價(后復權)來看,已有12只券商股跌破發行價,其中不乏龍頭券商,包括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等。
另外,已有9只券商股跌破凈資產。這9只券商股分別為哈投股份、興業證券、東北證券、東吳證券、國元證券、華創陽安、國投資本、海通證券以及光大證券。
有大型券商非銀分析師告訴記者,以前券商普遍以輕資產業務為主,近年來,券商從事兩融以及股票質押等重資產經營活動比較多,尤其股票質押的情況被市場所普遍擔心,擔心市場若繼續大面積下跌,可能會造成很多風險,所以,現在券商的資產質量確實比以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