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讓人頗為糾結,一邊是國內投資者悲觀情緒蔓延,一邊是外資對A股興趣濃厚。作為具備國際視野的外資投資經理,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
A股市場讓人頗為“糾結”,一邊是國內投資者悲觀情緒蔓延,一邊是外資對A股興趣濃厚。作為具備國際視野的外資投資經理,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管施斌認為,外資更看重長期布局,而國內投資者更注重短期絕對收益。當前A股市場很多標的具備吸引力,長期看好消費、醫療和互聯網。不過,他也提醒,要理性看待海外資金進入A股的作用。
市場情緒過度悲觀
A股悲觀情緒蔓延,施斌則相當淡定,他認為,太多人以短期狀況去判斷長期趨勢,是較為線性的思維。從長期看,現階段A股已有很多標的具備吸引力,前期下跌之后,估值風險小了很多。
A股盈利增速下降令很多人擔憂,施斌認為,關鍵還是看預期和現實的差距,對上市公司盈利壓力的擔心已反映在股價里,如果實際情況不像想象的那么差,即使盈利下降,市場也不一定下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向下的預期已經得到調整,最終還是要看上市公司是不是能達到市場預期。
相比港股,施斌更看好A股。 施斌認為,港股和A股估值的差距已經縮小。今年港股的表現比A股好,但不像去年差距那么大,隨著估值水平越來越接近,長遠看,A股可能更有吸引力。
“隨著市場的下跌,一些優質個股已經具備估值吸引力,我們增加了對部分優質個股的配置,聚焦能夠為投資者帶來長期回報的優秀企業。”施斌說。
今年騰訊一度大跌,施斌選擇逆市加倉。他解釋,加倉騰訊主要是看重騰訊的核心競爭力,雖然短期公司外部內部都出現了一些問題,但都不是根本性的,只要核心競爭力、公司文化沒有太大變化,還是值得長期持有。
行業方面,施斌長期看好消費、醫療和互聯網,這些行業在經歷最大的變化,只有變化才能帶來大的投資機會。雖然一些政策變化帶來不確定性,但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優勢更會向高質量公司集中,真正優秀的公司將更有競爭力。
外資看好A股切入時機
相比國內投資者的悲觀,海外投資者對A股則更為積極。9月末,全球第二大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宣布正式將A股納入“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MSCI也宣布未來兩年里提高A股權重。施斌介紹,海外資金更愿意借助主動管理產品布局A股。相比國內投資者,外資對A股的興趣似乎更高,主要因為他們考慮的時間維度不同,外資更看重長期發展趨勢和估值,所以覺得現在是比較好的切入點。
外資的進入也讓部分市場參與者對A股未來的表現充滿想象力。施斌對此則更為理性。他直言,期望外資托底的思路并不現實,市場并非有資金進去就好,而是要看公司能否為投資者創造價值。外資投資A股要獲取回報,無論是從估值還是凈資產收益率的角度,指望資金把市場托起來是非常短期的想法。
施斌表示,外資在A股的資金比例仍然很小,還不足以改變市場的結構和性質,而觀察外資的選擇更為重要。“大家有個誤區,覺得有足夠的錢,市場就一定會漲。其實,股價的上漲和買賣的人沒有太大關系,主要還是和公司本身的業績相關。”施斌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