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發布是招商銀行對于未來銀行核心價值以及零售銀行3 0時代的探索與回答。近日,招商銀行副行長劉建軍在招商銀行App7 0、掌上生活App7 0
“這次發布是招商銀行對于未來銀行核心價值以及零售銀行3.0時代的探索與回答。”近日,招商銀行副行長劉建軍在招商銀行App7.0、掌上生活App7.0迭代上線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與產品功能的迭代升級相比,蘊藏在兩大App背后運營理念的轉變更能彰顯招商銀行在App時代變革的決心。
如果說銀行業從存折時代進入銀行卡時代可以被稱作零售金融的1.0時代,以AUM代替儲蓄存款為核心指標搭建財富管理經營體系可以被稱作零售金融的2.0時代,那么,近期多家銀行在中期業績報中提出的“移動優先”策略則標志著零售金融開始邁向3.0時代。
《金融時報》記者在上述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招商銀行App7.0與掌上生活App7.0合計累計用戶數已近1.3億戶,月活躍用戶數已逾6757萬戶,去重后月活躍用戶數達5700萬戶。
據介紹,兩大App均是招行打造數字化服務平臺的重心所在,也是招行落實“移動優先”策略的主要載體。招行之所以持續加大對兩個App的投入力度,原因在于,App不僅能給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功能,還能推動整個零售經營方式的變革,依托App平臺,招行更加關注的是零售業務非線性增長的可能。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招行便提出把月活躍用戶數當成牽引該行零售金融轉型的“北極星”指標。在今年中期業績報中,該行進一步提出,“經營模式從卡片經營向App經營轉變”,即通過加強App運營,圍繞客戶體驗,聚焦核心場景,從而提升客戶活躍度。
招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招行將以App優先策略進軍零售金融3.0時代,以MAU為指向性指標,通過內建平臺、外拓場景、流量經營,全面推進零售數字化轉型,構建全產品、全渠道、全客群服務體系,打造最佳用戶體驗銀行。
“銀行卡只是一個靜態的產品,而App是一個生態。”劉建軍認為,App擁有豐富、智能、便捷的產品體驗,模式更輕、覆蓋面更廣,能有效加強與用戶的互動,更好滿足用戶的需求升級。
目前,招行經營的“主戰潮已經從網點轉向了App,經營思維也將相應從“經營卡片”轉向“經營App”。下一步,該行將加速“進化”,實現從“卡時代”向“App時代”的躍遷,進而邁向零售3.0時代:一是加快推動App取代卡片,實現服務生態對交易產品的替代;二是推動零售各業務線經營向數字化平臺遷移,通過強化數字化平臺職能,向零售各業務線賦能,讓各業務線在數字化平臺上更好地生長;三是加強線上經營的力量,以組織文化的進化來適應服務生態的進化。
實際上,招行兩大App在提供金融服務方面各有側重:招商銀行App側重金融自場景,提供包括賬戶收支管理、支付結算、投資理財、貸款、城市便民生活等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而掌上生活App則側重以“金融為內核,生活為外延”布局生活場景,如飯票、影票、商城、旅游等消費場景。
分別來看,截至今年8月底,招商銀行App累計用戶數已近6913萬戶,月活躍用戶數近3542萬戶,人均月登錄次數12次;掌上生活App累計用戶數6047萬戶,月活躍用戶數突破3200萬戶,日活躍用戶數達到582萬戶。
據介紹,招行兩大App的迭代升級是該行在其金融科技轉型之路上交出的答卷。招行相關負責人強調,要想實現從交易工具到數字化經營平臺的躍遷,背后其實是對客戶服務、經營模式、組織架構的轉型和進化。升級后的招商銀行App和掌上生活App在理念上實現的轉變值得關注。
一是從客戶思維向用戶思維轉變。目前,兩大App均已支持用戶手機號注冊、支持多家銀行卡綁定,打破了封閉賬戶體系,轉向開放用戶體系。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招商銀行的兩大App非招行卡綁定用戶數達到1000多萬戶。二是從交易思維向用戶旅程思維轉變。三是從資產分層經營向場景細分客群經營轉變。通過資產分層經營為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無疑是零售2.0時代的制勝法寶,然而,進入App時代后,差異化金融服務已然不能滿足用戶需求,招行將致力于嘗試按用戶年齡、行為、渠道偏好、場景等其他維度來細分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