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銀行資產負債的一個紐帶,同業存單發行量也是銀行流動性的一面鏡子。據上海清算所截至7月26日最新統計數據,7月同業存單發行1710只,總
作為銀行資產負債的一個紐帶,同業存單發行量也是銀行流動性的一面鏡子。據上海清算所截至7月26日最新統計數據,7月同業存單發行1710只,總額10242.9億元,比6月的2377只、21991.1億元均有明顯減少,其中發行量環比減半,收益率也有所回落。分析認為,近期流動性相對寬松,銀行負債端壓力得到緩解,是同業存單量價齊跌的一個主要原因,不過貨幣政策基調并未改變,非標轉標的“重擔”一定程度上仍需靠發行同業存單承接。
據上海清算所公布的數據,截至7月26日,當月同業存單發行量為10242.9億元,僅是6月的46.6%。記者翻閱“登記托管與清算結算業務每日統計信息”看到,6月中有3天單日發行量突破2000億元,其中最高的是6月7日,達2743.1億元,單日發行量約為7月全月的1/4。
截至7月26日10242.9億元這一發行量創下今年月度最低。數據顯示,今年1-5月,同業存單發行量分別為14325億元、14828.5億元、23269.9億元、13731.7億元和20446億元。
不僅是發行量減少,同業存單的收益率也較一個月前明顯回落,意味著銀行負債成本降低。根據中國貨幣網的最新統計,目前對應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的同業存單(AAA+)到期收盤收益率曲線,以及對應股份制銀行的同業存單(AAA)到期收盤收益率曲線,一個月期收益率由6月下旬的4.2%左右分別降至2.32%、2.41%;對應城商行和農商行的同業存單(AA+)到期收盤收益率曲線,一個月期收益率由6月下旬的4.8%降至2.9%。
同業存單量價齊跌,側面反映出銀行流動性處于相對充裕狀態。銀行業人士表示,同業存單是銀行資產負債的一個紐帶,銀行可依靠發行同業存單獲取流動性。7月初央行實施年內第三次定向降準,加上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投放不同期限資金,銀行間流動性緊張現象明顯緩解,銀行負債端的壓力也得到緩解。另一個體現銀行間流動性的指標是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Shibor)利率,除隔夜期限外,其他期限利率在7月也整體呈下降趨勢。
這種寬松的狀態此前已有鋪墊。恒豐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蔡浩分析稱,央行于4月中旬采取的降準置換操作,已表明決策層釋放出“貨幣政策短期轉向邊際略偏寬松”的信號。而在后續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情形下,央行加強了對貨幣政策的預調微調,對流動性的表述由“維護流動性合理穩定”修改成“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并先后通過兩次降準(降準置換和定向降準)和三次MLF增量操作,向市場新增投放了2萬億元左右長期資金。
除了資金面對同業存單發行量有影響外,業內人士還指出,由于今年同業存單在備案方面受到更嚴格的限制,部分同業存單也被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銀行已不得不克制發行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