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日從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北京市餐飲業就餐區和后廚環境衛生規范》正式發布,將作為首都餐飲企業品質
記者12日從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北京市餐飲業就餐區和后廚環境衛生規范》正式發布,將作為首都餐飲企業品質提升的標準依據。
據介紹,規范對餐飲場所的環境衛生及操作規范作出明確要求。例如,餐具要光潔澀干,無口紋、指紋。在當次就餐前一小時內進行餐具擺臺,餐具擺臺超過當次就餐時間尚未使用的必須回收,經再次消毒后保潔貯存。
在后廚方面,規范提出,采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分別用于餐具和工具的洗滌劑清洗、清水沖洗、浸泡消毒,各類水池上方應明顯標明其用途。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唐云華說:“規范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原則,首先在中國烹飪協會北京會員單位和北京餐飲協會、北京烹飪協會、北京西餐協會的會員單位,以及北京已完成‘陽光餐飲’工程的約5000家餐飲企業實施,希望能激發行業企業自我規范提升的內生動力,以此帶動首都餐飲業品質的整體提升。”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等業內人士表示,在此之前,從行業角度沒有如此詳盡的規范。餐飲行業競爭激烈,對餐廳的就餐環境、服務水平、食品安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規范對企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等具有指導意義。(記者林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