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多家量化私募已推出MSCI相關指數產品,擅長主動選股的私募則積極從MSCI股票池中尋找優質企業蘊藏的長期價值。6月1日,A股正式
記者了解到,多家量化私募已推出MSCI相關指數產品,擅長主動選股的私募則積極從“MSCI股票池”中尋找優質企業蘊藏的長期價值。
6月1日,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記者了解到,多家量化私募已推出MSCI相關指數產品,擅長主動選股的私募則積極從“MSCI股票池”中尋找優質企業蘊藏的長期價值。
量化私募布局MSCI指數產品
記者了解到,部分私募基金積極推出MSCI相關的指數產品。申毅投資董事長申毅介紹,近期和指數公司合作開發了一款“大盤多因子量化增強策略指數”,其成分股與MSCI、滬深300具有很高的重疊度。他還透露,不久還將推出對標中證500的中盤、小盤指數和產品,“預計未來一兩年市場會盛行對標MSCI指數做投資的風氣,在跟MSCI指數有類似特性的情況下,希望通過精選個股跑贏指數。”
雙隆投資總經理馬俊透露,過去兩年雙隆已在MSCI指數方面儲備了一批策略及產品的設計方案,相關產品正在籌備之中,主推MSCI指數增強類產品,“MSCI相關指數缺乏對沖標的,限制了對沖類產品的運行,而MSCI指數較低的波動率也對指數增強類產品有利。”馬俊說。
易善資產董事總經理林嘉華表示,MSCI相關指數基金可分為被動管理型和主動管理型,被動型和滬深300指數會擁有極高的相關性,基本可以認為是簡單地復制指數;而主動型則偏向于選擇優勢標的,獲取超過基準組合的超額收益。“在股票策略方面,可以設計一些與MSCI指數掛鉤的結構化產品,有利于風險組合分散;而就傳統的Alpha或指數增強策略產品而言,并不會拘泥于滬深300或MSCI成分股,因為其風格偏離過于嚴重,不是最理想的分散化投資選擇。”
林嘉華告訴記者,未來隨著標的組合分散度的逐步提高,Smart Beta類策略將會成為MSCI指數類基金中較有價值的發展方向。
富國大通總裁助理沙泉認為,多家機構發布MSCI相關的指數基金,實際上都類似一種中國機會的價值型基金,這些基金的投資回報會和中國經濟的增長正相關,也就是通過長期價值投資獲得上市公司和行業業績成長的收益。
私募基金關注MSCI成分股
A股核心資產價值大
記者了解到,一些擅長主動選股的私募基金非常關注MSCI相關的投資機會。格上財富分析師郭嬌嬌介紹,被納入MSCI指數的多為大盤藍籌股,有私募認為這將推動市場對藍籌白馬股的風險偏好提升,加之今年藍籌股經過一輪調整后估值更具有吸引力,有私募可能提前布局。
盈陽資產表示,MSCI概念股是前段時間布局的主題性機會,非金融、彈性好、位置低是我們的基本方向。
瑞天投資基金經理付誠成告訴記者,A股納入MSCI的名單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股票池,值得參考。“長期的投資機會正在于MSCI中的優質企業,這些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過程帶來更多機會。目前國內機構布局還是以主題基金為主,我們也不排除會有增強型的類似基金布局,但現階段還是要把其中的公司研究清楚。”
萬利富達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胡偉濤稱,A股納入MSCI的成分股本身和價值投資的自選股有很高的重合度。“我們挑選的很多股票都被納入成分股,這些股票應該算是A股比較核心的資產,非常稀缺,值得重視和參考。除了外資,國內保險、社保、公募、私募等也會越來越多地配置這些標的。”
沙泉表示,富國大通的主要投資思路就是在成分股中跟蹤、買入并持有低估的上市公司。“當然低估并不意味著破凈或者簡單的低PE,而是結合行業的變化和企業內在創新能力和效率提升等多方面考慮。”
智誠海威董事長冷國邦表示,MSCI是近期的市場熱點,但投資決策需要考慮更多的綜合因素,希望利好因素能夠持續頻繁地涌現,6月份,銀行、保險、房地產和家電等行業大概率會有更好的表現機會。
冷國邦也認為,目前大部分投資人更愿意跟蹤MSCI的相關個股,因為畢竟初期的資金規模有限,引導能力也有限,單純討論MSCI對投資機會的拉動為時過早。未來隨著整體規模的擴大、納入標的不斷增多,相信細分行業指數會豐富起來,相應的MSCI行業基金也會面市,對應的指數期貨等衍生品也會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