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兩天后,5月1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援引《福布斯》報道,面對來自美國的新一輪經濟封鎖
在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兩天后,5月1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援引《福布斯》報道,面對來自美國的新一輪經濟封鎖,伊朗人民意圖通過加密貨幣作為應對策略,目前已有25億美元資金借此轉移出境。
雖然在今年4月,伊朗央行發布過加密貨幣禁令,明確禁止該國銀行處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業務,并且不得以任何方式推廣加密貨幣。但據伊朗經濟委員會主席Mohammad Reza Pourebrahimi表示,截止目前伊朗公民已花費25億美元購買加密貨幣,并將這25億美元巨款轉移處境,雖然該舉動會造成資金外流,進一步加重伊朗國內經濟危機,但伊朗人可能仍會繼續使用加密貨幣轉移資金,但他們需要更隱蔽的交易,像門羅幣、萊特幣這些匿名性加密貨幣,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可見,伊朗政府并不希望公民通過加密貨幣來轉移財產,但依靠禁令顯然難以徹底杜絕。類似的情況在其他深陷經濟危機泥潭的國家也有發生,比如在津巴布韋比特幣一直奇貨可居,價格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成為當地最可靠的資產保值與轉移途徑。但也有國家政府意圖通過加密貨幣來解除危機,其中最為激進的是委內瑞拉,總統馬杜威舉全國之力推行石油幣Petro,目前已經籌集到超過30億美元的外資。此外,部分俄羅斯政府官員也曾表示過,加密貨幣或可用于打破來自美國的經濟封鎖。
有消息稱,伊朗郵政銀行正在開展一項國家數字貨幣的研究工作,發行國有加密貨幣或成為打破制裁的可行方案。
關鍵詞: 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