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銀行2018年一季報集中披露。截至4月28日,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一季報均已發布;股份行中,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等先后披露一季
近期,上市銀行2018年一季報集中披露。截至4月28日,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一季報均已發布;股份行中,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等先后披露一季報;城商行如北京銀行也在2017年業績發布會上一并披露了一季度業績。
從上市銀行今年一季度業績看,多家銀行資產質量進一步好轉。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與北京銀行今年一季度不良率與上年度末相比進一步下降。農業銀行雖然不良率最高,為2.08%,但在披露一季報的上市銀行中不良率降幅最大,下降0.09個百分點。此外,建行、交行、民生、光大四家上市銀行不良率均與去年末持平。
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則呈現顯著提升態勢。第一財經記者梳理8家上市銀行一季報發現,8家銀行一季度撥備覆蓋率均比上年末提高。其中,農行升幅最為強勁,上升26.75個百分點。工行、建行、交行、民生、光大銀行撥備覆蓋率也有10個百分點以上的提升。
4月9日,銀保監會掛牌首度披露全行業走勢,一季度開局向好。銀保監會稱,銀行業資產規模穩步增長,流動性進一步增強,貸款質量保持穩定,資本和撥備穩中有升,風險抵御能力進一步提升。
五大行日賺31億,息差小幅改善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去年五大行凈利潤總和達9668億元,平均日賺26.48億。截至2018年3月末,五大行第一季度凈利潤總和已經達到2810億元,平均日賺31億。
其中,工行繼續保持領頭羊地位,截至一季度末凈利潤790.69億,但4%的凈利潤增速在四大行中墊底;農行、中行、建行一季度均保持了5%以上的凈利潤增速,其中農行凈利潤增速5.85%,發力最猛;而交行一季度實現凈利潤200.91億,凈利潤增速僅為3.97%。
兩家股份行民生銀行與光大銀行一季度分別實現凈利潤149.42億元、90.71億元,凈利潤增速均在5%以上,分別為5.23%、5.49%;城商行中,北京銀行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更是達到6.24%。
盡管各家上市銀行一季度凈利潤增速保持高速增長,但反應盈利能力指標的ROA與ROE卻參差不齊。例如,民生銀行一季度ROA 1.02%,同比上升了0.04個百分點,但ROE一季末為16.28%,同比則下降了0.43個百分點;中國銀行ROA為1.05%,同比下降了0.04個百分點,但ROE為13.92,同比上升了0.18分百分點。
不過,大部分上市銀行盈利能力指標呈進一步下降態勢。其中,農業銀行ROA為1.11%,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ROE為17.22%,下降0.27個百分點;交通銀行一季度末ROA為0.88%,下降了0.03個百分點,ROE為13.23%,下降了0.1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2017年商業銀行ROA、ROE分別為0.92%和12.56%,較2016年分別下降了0.06個和0.82個百分點。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布的《2018年二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稱,二季度中國銀行業凈利潤增速將有所回升,但盈利能力持續下滑。
根據奧緯銀行業研究報告,隨著利率市場化逐步推進,2014年至2017年,中國銀行業凈利差持續收窄,從2014年的2.42%收窄至1.89%,下降了0.53個百分點。
不過,第一財經記者發現,近年來困擾銀行的息差收窄問題,今年一季度有所好轉。例如,中行一季末息差為1.85%,提升0.05個百分點;建行息差2.35%,息差提升了0.22個百分點;北京銀行一季末息差為1.59%,上升了0.06個百分點。
|
凈利潤 |
凈利潤增速 |
不良率 |
不良率增幅 |
一級核心資本充足率 |
一級資本充足率 |
資本充足率 |
工行 |
790.69億 |
4% |
1.54% |
降0.01 |
12.64% |
13.13% |
15.09% |
農行 |
590.40 億 |
5.85% |
2.08% |
降 0.09 |
10.47% |
11.08% |
13.77% |
中行 |
490.01億 |
5.04% |
1.43% |
降 0.09 |
10.94% |
11.78% |
13.87% |
建行 |
738.15 億 |
5.43% |
1.49% |
持平 |
13.12% |
13.71% |
15.63% |
交行 |
200.91億元 |
5.23% |
1.5% |
持平 |
10.74% |
11.81% |
14% |
民生 |
149.42億元 |
5.23% |
1.71% |
持平 |
8.61% |
8.86% |
11.98% |
光大
|
90.71億元 |
5.49% |
1.59% |
持平 |
9.24% |
10.25% |
13.32% |
北京 |
57.85億 |
6.24% |
1.23% |
降0.01 |
8.93% |
9.91% |
12.28% |
8家上市銀行2018年一季度部分指標數據
資本充足率達標但“吃緊”
盡管資本充足率均滿足監管要求,但多家上市銀行一季度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吃緊”。
工行截至一季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與資本充足率分別下降了0.13個、0.14個與0.05個百分點;中國銀行三個資本充足率指標則分別下降了0.21個、0.24個與0.32個百分點。
農行一季報顯示,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47%,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08%,資本充足率為13.77%,其中一級核心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下降了0.16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下降了0.18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微升0.03個百分點。
不過,建行一季度資本充足率則呈現出上升態勢,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與資本充足率分別提升了0.03個與0.13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與去年年底持平。
隨著去年銀監會對銀行業市場進行重點整治,銀行同業、理財、表外等影子銀行亂象收斂,但資本壓力凸顯。此外,G20提出銀行關于總損失吸收能力(即系統重要性銀行吸收損失的總體能力)的要求,系統性重要銀行都在抓緊補充資本。
4月17日晚間,農行發布公告稱,該行非公開發行A股方案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核準,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用于補充資本金。
中小銀行中,北京銀行一季末資本充足率12.41%,2017年北京銀行已經完成206億元非公開發行,提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36個百分點。
奧緯咨詢大中華區金融業務董事合伙人翁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些風險沒有被適當的價格覆蓋,未來定價方面銀行需要做更多工作,使定價能夠覆蓋風險。以前銀行盈利更多通過“吃利差”放貸款,這個傳統模式占用了很大的資本,最后還要算到風險資產里面。現在銀行轉型,更多需要做一些“輕資本”的中間業務。
3月12日,銀監會、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和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意見》,支持銀行補充資本工具創新。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影子銀行回表,新資本管理辦法過渡期結束以及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追加要求都使得銀行資本“吃緊”,國內合格資本工具匱乏,需要豐富資本工具種類,給予商業銀行更靈活的資本補充機制,此外,擴大投資主體范圍,降低風險集中度,最后優化資本創新工具發行流程,提高資本補充效率。
關鍵詞: 上市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