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日,韓國區塊鏈協會在首爾汝矣島中小企業中央會召開記者發布會,發布了加密貨幣交易所自律監管方案和方案執行審核的具體計劃。自律監管
17 日,韓國區塊鏈協會在首爾汝矣島中小企業中央會召開記者發布會,發布了加密貨幣交易所自律監管方案和方案執行審核的具體計劃。自律監管委員會委員長 Jeon Ha Jin 表示,“為了使混亂的國內市場秩序化,為了保護加密貨幣交易所用戶制定了自律監管方案”,“同時,為了確保虛擬貨幣交易所的資產安全性、交易穩定性、資金流動透明性,將實施自律規制審查。”
韓國區塊鏈協會在首爾汝矣島
中小企業中央會召開記者發布會
自律監管方案規定,虛擬貨幣所持有的 70% 以上的加密貨幣必須存放在和網絡分離的 cold wallet 中。方案還包括為防止通過虛擬貨幣進行洗錢行為的條款。此外,方案還規定交易所必須清晰具體地標出本人認證程序,并將用戶的交易記錄保存 5 年。
方案里還包含了交易所在暴漲暴跌異常的交易的情況下的應對義務。交易所應具備感知系統感知到與韓元結算、虛擬貨幣交易等相關的交易異常,并構建相應的對應程序。另外,要求交易所公告措施后的明細。還要求交易所在新虛擬貨幣上市時,提供海外交易所的價格、虛擬貨幣發行公司的信息等基本信息。除此之外,還新設了持有 20 億韓元以上自身資金等財務健全性的條款,以及內部人員交易管制等倫理條款。
會上,韓國區塊鏈協會表示也將施行審查以確認會員公司是否遵守自律監管方案。審查主要從一般審查和安保性審查倆個方面進行。一般審查是由交易所的財務穩定性、交易所對用戶的信息提供體系及投資信息提供系統、上訪管理系統、交易所倫理、用戶的資產保護、防止洗錢等構成的。審查將依據資料研討和與交易所負責人的深層會面及現場檢查的方式進行。
安保審查由網絡服務器、網絡、電子錢包管理、復原、個人信息保護等技術層面的審查構成。 協會信息保護委員長,韓國互聯網振興院教授 Kim Seungjoo 解釋說,在“最低限度的積極規定和最大限度的消極管制”的原則下進行倆個階段的審查。第一階段是最低限度的保安性要求標準的自律限制檢查清單審查,第二階段的消極管制是根據韓國網絡振興委員會(KISA)的 ISMS(信息保護管理體系認證)要求的水平來判定各交易所的安保檢查結果。預計下個月 8 日~ 31 日將開啟第一次審查。
但也有聲音認為,交易所用戶的資金已經違法被轉移等惡性事件出現后再制定相關的監管是馬后炮。
韓國前五位的虛擬貨幣交易所 Coinnest 的代表金某和公司另外 4 位職員上個月被檢方拘留。這些人涉嫌把在交易所賬戶中用戶的數百億韓元資金轉移到代表或管理人員名下的個人賬戶。 據悉,尤其是即使虛擬貨幣買賣雙方沒有交易也收取了手續費。解釋說是“賬簿交易”的一種。
此前,金融委員會金融情報分析院(FIU)和金融監督院以商業銀行為對象,對虛擬貨幣交易的時態進行了檢查,并向當局通報了調查發現的違法情況。有人指出,在這樣不法新聞傳出的 3 個月中,區塊鏈協會一直沒有自律監管或者是管理上的動向。
基于助長了投機問題上的考慮,協會雖然勸告禁止虛擬貨幣的上市,但是像 Upbit、Bithumb 等大型的交易所直接無視了這樣的勸告。 上個月 12 日,Bithumb 上市了新數字貨幣“Mithril ”,上市后 10 分鐘后,價格從 250 韓元暴漲到 28000 韓元左右,僅僅維持一天后又暴跌到 500 韓元左右,再現了年初的“投機暴風”。
此前,多個中小型加密貨幣交易所紛紛表示退出協會,因而審查的效果也是未知數。 中小交易所對區塊鏈協會在銀行設立虛擬賬戶的討論上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只強調禁止新數字貨幣上市、要求履行自律監管等做法表示不滿。
某交易所相關人員表示,“區塊鏈協會沒有很好的傳達業界的呼聲,事實上也沒有很好的管理這個團體。審查和認證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協會來主導的話,不知以后連退出業界這樣的權限是否還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