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火幣網聯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實驗室、新浪科技發布的《2014—2016全球比特幣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火幣網聯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實驗室、新浪科技發布的《2014—2016全球比特幣發展研究報告》提到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文章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者:張小壞
我是一名新媒體運營,沒寫過10W+,沒混過大廠,沒做過刷屏活動,混跡在創業公司;唯一的欣慰就是不用繳納個稅,因為月薪還沒到起征點,干了3年,工資還不如體重長得快。
農歷春節之前,我從原來的行業跳槽到區塊鏈行業,在一個區塊鏈社區里做新媒體運營。
同樣的運營套路,同樣的創業公司,同樣不用繳納個稅的工資,同樣不到5位數的閱讀量。
要說區塊鏈行業和其他行業有什么不同?工作上說是熱點很多,以前按天算,現在得按秒刷;生活上說是飯局變多了,以前下班吃拉面,現在下班吃大餐——別人請客的那種。
一、邀約的三次飯局
運營這個區塊鏈賬號不到2個月,在朋友圈里發一發文章,就總會有陌生的朋友問我是不是做區塊鏈了,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就開始約飯。
約飯的有創業者,也有職業經理人,有傳統行業大老板,也有小投資公司的投資人。
我把飯局的人群分為3類,場合不同,人群不同,但是關于區塊鏈的焦慮是相同的。
飯局一:廣東老板請我吃扇貝
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銷售型企業做新媒體運營,算是傳統行業里生存的比較舒服的那種吧;業務和管理都已經走上正軌,想發展比較難,想倒閉也不太容易。
在那家企業工作了2年,每年只有年會上才會和總經理見個面,敬杯酒,拿紅包,表忠心,千恩萬謝,感激不盡。
我在朋友圈里發第一篇區塊鏈文章的時候,前老板突然私聊我,問我是不是在做區塊鏈,然后就約我有時間一起坐坐。
之后沒幾天就是周末,早上9點,前老板約我喝茶。
一時間受寵若驚,但無奈的是當天的文章還沒有發,再加上面對老板總有一種迷之尷尬,就想個理由拒絕了。
上午11點半又接到了前老板的微信,說在我家附近的一家餐廳等我;驚慌之下急忙趕到,除了前老板還有2個人,介紹過才知道是他的廣東老鄉,基本都財務自由了,也投資了一些小公司。
在主位坐下后我開口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您怎么知道我家住在哪的?”老板說,我讓人事查了你的檔案,覺得你應該不會搬家就過來了。
吃過扇貝之后開始進入了正題,老板問我:“區塊鏈是什么?還有哪些機會?和實體行業怎么結合?”他的投資人朋友問我:“區塊鏈能用在什么領域,帶來什么價值?”一邊吃一邊和我講他們對區塊鏈的認識,苦口婆心的說:“你是很早接觸這個行業的人,要用自己的知識發現一些機會,我們一起發財。”
富人對區塊鏈的焦距:
在這個飯局中的幾個人,除了我之外都可以稱之為富人,已經實現財務自由,具有投資能力。
對于他們來說,本身不了解區塊鏈,也不關心技術本身,關心的是比特幣為什么能價值10萬人民幣,達到千倍收益率;更擔心錯過區塊鏈是否會讓自己的資產貶值。
區塊鏈技術在10年前就已經出現,而真正讓大家認識和重視區塊鏈的是因為比特幣和各種數字貨幣的暴漲。
有這樣一組數據:如果2017年年初,對于當時市值排行前5的加密貨幣都持有1000美元,也就是投資五千美元,而到2018年1月,就價值65萬美元,翻了130倍。
對于富人來說,這是天載難逢的機會,可能會讓你終身財務自由,也可能會讓你再一次白手起家。
無論是投資區塊鏈項目還是投資數字貨幣,富人對于區塊鏈的期許是“投機”,并未從技術本質來看待區塊鏈。
飯局二:創業者朋友請我吃日本料理
新媒體小編經常會出去參加一些分享活動,我也不例外。“干貨”各有不同,但少不了的是加一加分享嘉賓的微信。
有一天,不知道什么時候添加的一位“講師”私聊我,說想見面聊聊;地點約在了一家日本料理,有“和牛”的那種。
結束了尬聊之后,這位“講師”說現在是自己創業,看區塊鏈項目很好融資,想把自己的業務和區塊鏈掛上勾,請我吃飯也是為了了解一下區塊鏈。
創業者對區塊鏈的焦距:
對于創業者來說,區塊鏈是新的風口,投資人對其他項目看的越來越清晰,投資也愈加慎重。但是投資人本身對區塊鏈懷有焦慮,對區塊鏈的了解也有限,再加上有一批“成功”的區塊鏈投資人在搖旗吶喊,區塊鏈項目融資確實會相對容易。
創業者想要融到錢,投資人想要占個坑,兩者之間不謀而合。
區塊鏈創業就像2011年想做一個APP一樣,是風口和趨勢,但一切要靠摸索。
《2018中國區塊鏈行業分析報告》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
2017年區塊鏈行業融資總計12.7元,而2018年1月區塊鏈行業融資額就達到了6.8億元。
現在區塊鏈項目創業項目大多服務于B端,專注于區塊鏈項目投資的分布式資本,在國內投資了9家區塊鏈企業,無一例外都是B端服務;包括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技術產品、區塊鏈底層協議、電子合同等服務。
區塊鏈對于創業者來說,可以快速融資圈錢,但想要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飯局三:前同事請我吃自助火鍋
B哥是一名產品經理——懂增長黑客的那種,是我在之前工作中認識的同事,后來跳槽到某大廠專門做用戶增長。
B哥請我到一家自助火鍋吃飯,聊完了以前的公司,也吐槽了之前的老板,手搟面都下鍋了他問我:“區塊鏈行業有什么工作機會?聽說工資挺高的?怎么快速了解區塊鏈技術,懂幾個名詞的那種就行。”
我給他推薦了幾本區塊鏈入門的書,也聊到了加密算法、哈希值、DAO、以太坊、公鏈私鏈、賬本、挖礦等等名詞,他對于名詞解釋的功底要比我深,但也僅此而已。
互聯網從業者對區塊鏈的焦慮:
產品、運營、技術我們姑且統稱為互聯網從業者。
就我自己來說:2011年畢業后莫名其妙的就開始做互聯網,2012年也是很偶然的開始做微信公眾號和APP運營,算是沾到了一絲絲的互聯網紅利,起碼在之前幾年找工作是順風順水,沒有被時代拋棄。
但是,區塊鏈來了,互聯網上對區塊鏈有2種言論:一種顛覆論,區塊鏈又是一種足以改變世界的技術;一種滅亡論,區塊鏈過不了多久就會滅亡。
每天關注互聯網信息的互聯網從業者們不可避免的產生焦慮,當年我們站在風口上俯視“傳統行業”,而現在我們卻成了“古典互聯網人”。
古典互聯網人的焦慮:
2018年區塊鏈行業熱度不減,投資人青睞,創業者追捧,而區塊鏈人才成了稀缺性物種。
拉勾網發布的“2018年區塊鏈高薪清單”中,騰訊、阿里等大廠將區塊鏈崗位的月薪最高開到了100K。
有相關數據統計,2月份北京區塊鏈崗位增加了3萬多個,技術類28420個,社群運營類3217個,編輯類1259個,商務類1000個。
區塊鏈行業的快速爆發產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就像2016年的大數據和2017年的人工智能,順應風口入局,高薪高福利;但對于大多數創業公司來說,可能只是一時的風光。
互聯網人對于區塊鏈的焦慮在于區塊鏈的“顛覆論”,轉型到區塊鏈行業有機會也有風險。
二、如何正確看待區塊鏈
我現在所任職的團隊在運營一個區塊鏈技術社區,組織各種培訓課程。
有一位3年前開始從事區塊鏈開發的老師這么介紹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種互聯網分布式的數據存儲和計算系統,區塊鏈的本質是解決了互聯網分布式計算的難題,解決了資源和可信問題。
無論是區塊鏈的“顛覆論”還是“滅亡論”,從技術本身來看區塊鏈,這是一種軟件研發技術的升級,沒有必要過分夸大或者直接摒棄。
底層技術想要改變世界,需要與上層建筑相結合。
就好像微信改變了我們的社交方式,支付寶改變了我們的支付方式,淘寶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改變并不單純是技術的能力,技術是實現的工具,但并不是全部。
區塊鏈與投融資相結合,就有了各種各樣的I-C-O和各種各樣的數字貨幣,而目前,區塊鏈在其他領域還沒有很好的落地。
三、如何減輕區塊鏈焦慮
通過3場飯局中的3組不同人群,可以看到區塊鏈的焦慮在不斷蔓延;究其原因,還是想要從這個風口中獲利。換句話說,就是“投機”。
區塊鏈技術已經發展10年,而真正讓大眾關注到區塊鏈的,是投資機會和一夜暴富的故事。
我
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區塊鏈所能帶來的暴富可能,甚至大多數人認為:區塊鏈=股市。
但實際上,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只是一種投融資方式,就如同互聯網創業的目標在于IPO,只不過IPO需要在上市后才可以兌換投資價值,而區塊鏈項目I-C-O所發行的數字貨幣將你的投資占股虛擬數字化了。
正確認識區塊鏈。
區塊鏈的最大特點在于去中心化,其分布式特點讓信息變得真實可信。
冷靜認識區塊鏈,區塊鏈是一種技術方式,而不是一個理財工具。
四、思考區塊鏈機會
無論投資、創業還是求職,首先需要對區塊鏈有一個基本認識;搞懂區塊鏈的概念,從技術角度看待區塊鏈的特征,再來思考區塊鏈如何“改變世界”。
我是一名區塊鏈行業的新媒體運營,每天會接觸到大量的關于區塊鏈的信息,各種新聞、觀點、分析、數據、趨勢預測……
當一個新事物出現的時候,謀利者總是不遺余力的進行鼓吹。
都在講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結構,卻很少有人提到現有區塊鏈技術處理數據的速度與主流技術差距甚大。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我運營的平臺很少推送各種熱點內容,包括春節期間的“3點鐘區塊鏈”內容也幾乎沒有涉及,我更喜歡推送一些區塊鏈技術干貨,邀請技術人來做分享嘉賓。
區塊鏈是一種軟件技術,了解區塊鏈還要從技術本身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