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8年工業互聯網支持項目清單,鼓勵國家隊組織一批創新發展工程,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以落實國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8年工業互聯網支持項目清單,鼓勵“國家隊”組織一批創新發展工程,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以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全球范圍內,數字經濟與制造業升級的歷史性交匯,正掀起重塑生產方式的澎湃浪潮。據工信部等權威機構估計,未來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至少可帶來3萬億美元GDP增量,為制造業升級和經濟持續增長注入強大動力。工業互聯網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支撐,對于中國轉型升級和國際地位提升意義重大。為承接這場戰略機遇,技術創新是一條必由之路。
區塊鏈技術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是工信部要求的重點工作,目標是實現安全、信任基礎上的大規模生產協同。根據規劃,中國將在2020年建成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共服務體系,推動30萬家以上工業企業上云,培育超過30萬個工業APP。 “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共支撐體系建設”項目的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交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項目組承擔。北航項目負責人指出,要對區塊鏈技術進行根本創新,以兼顧安全、效率和規模,滿足工業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的要求。
基于這個思路,北航項目組選擇了適合實現產業需求的創新性區塊鏈技術進行合作。北航項目負責人介紹:“我們考慮使用Seele元一提供的技術框架,他們的技術選型在共識協議與網絡結構上更加滿足需求,解決了工業互聯網數據節點的異構與規模龐大,以及數據調用的實時性要求高的痛點。”即將聯手工業互聯網“國家隊”的這家區塊鏈科技公司,其首席科學家畢偉博士回應:“Seele元一提供的技術框架,將結合工業互聯網的特性進行升級改造,并會將通用性成果回饋社區。”
在政府與產業的共同支持下,區塊鏈方興未艾,技術創新百花齊放。外交部5月舉辦的雄安全球推介會上宣布將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規劃雄安智能城市大腦。中化集團率先在石化行業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基于區塊鏈的石油國際貿易。像北航技術合作團隊提出的異構森林、神經網絡共識算法、鏈內外算力共享等創新技術,都將推動區塊鏈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