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2020_国产免费成人_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_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久久夜色_美国超碰在线_男人天堂tv

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P2P暴雷潮引發行業生死劫 監管出手進行約束與自救

2018-07-23 14:15:03 來源: 財經網

一方面,出借人恐慌潮下,資本集中抽離,現金流不夠強大的P2P被擠出;另一方面,頭部效應加劇,機構資本開始重倉資質較好的合規P2P。雪崩式

一方面,出借人恐慌潮下,資本集中抽離,現金流不夠強大的P2P被擠出;另一方面,頭部效應加劇,機構資本開始重倉資質較好的合規P2P。雪崩式的行業出清,對中產及以下階層形成一次財富洗劫

微信圖片_20180723125943

行業“擠膿”,投資人“流血”。

累計用戶數達287萬的P2P平臺投之家,7月13日發布公告稱股東跑路,平臺逾期202億元,讓投資者猝不及防。

投之家常年以網貸之家兄弟公司作為招牌,今年宣布得到一家“上市公司母公司”的B輪融資。截至6月時,平臺總成交額超過264億元。一度被圈內人公認為“安全系數極高”。

30歲的紀澤在深圳從事汽車銷售工作,2014年底開啟自己的網貸投資的生涯。只投一個月到期的短期理財的他本來認為風險可控,但還是趕上了暴雷潮。本應該7月13日到期,實際年化收益率9%的投之家理財產品,沒有如期到賬。

作為P2P投資“老人”的他,在網貸之家推薦的入口得知投之家,投之前他“查過一遍所有工商信息,包括投之家的業務模式”。

“都是賺辛苦錢,我只希望能分三四次把錢打回賬戶,還本金就可以。”紀澤說。他告訴《財經》記者,他被拉到3個達到2000人上線的維權QQ群,希望借由集體維權拿回自己多年的儲蓄。

金融嚴監管和宏觀經濟去杠桿背景下,P2P網貸行業迎來歷史上又一輪“至暗時刻”。據不完全統計,今年6月以來,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80家,平均每天就有近3家平臺停業或出問題。僅7月18日當天,就有7家P2P平臺暴雷。

恐慌情緒下紛紛撤資的P2P個人投資者,加快了這個1950億美元行業的萎縮步伐。有人認為這是行業周期性的出清,但毋庸置疑,這是對中產及以下階層的一次財富洗劫。

恐懼還在蔓延。一方面,出借人恐慌潮下,資本集中抽離,多米諾骨牌效應擠出現金流不夠強大的P2P平臺。據融360監測數據顯示,上周(7.07-7.13)網貸行業成交量為405.17億元,較前周環比回升下降5.90%,當周資金凈流出額高達40.47億元,其中14家平臺資金凈流出額均超過億元。

另一方面,頭部效應加劇,機構資本開始重倉資質較好的合規P2P平臺。據零壹財經不完全統計,僅僅7月的第一周就有4家網貸平臺獲得融資,融資金額5億余元。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多位市場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部分平臺打著擦邊球的超短期類現金貸模式、債權轉讓、期限和規模錯配等產品,在市場形勢不好的時候,導致流動性緊張,風險暴露。

有市場人士擔心未來隨著暴雷潮的持續,風險從不合規平臺外溢,傳導整個行業,導致行業資金縮減,對合規平臺資金流造成較大影響。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對行業利好。“如果這波能把龐氏騙局拖垮,倒算是一件好事。”某頭部機構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監管出手

暴雷潮中,以行業協會為主要力量,正在進行約束與自救。

7月19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下稱“北京互金協會”)發布紅頭文件《加強業務合規性的風險提示函》,再次叫停“理財計劃類”產品,鑒于其存在期限和規模錯配等違規的可能,并表示,對已不具備繼續營運條件、擬退出市場的機構,協會督促其制定清退方案。

7月18日,北京互金協會召開了一場由多家頭部平臺一把手出席的會議。據《財經》記者了解,叫停“理財計劃類”產品并非協會要求,而是頭部平臺主動“要求”北京市互金協會出面叫停。

當日,北京互金協會在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稱,北京將加快推進“數據管理機制”、“良性退出機制”、“白名單機制”、“風險緩釋機制”、“媒體溝通和監督機制”以及“金融消費者教育機制”等六大機制的建設。

北京互金協會會長、宜信CEO唐寧在7月20日表示,“白名單”機制建設,推進分級分類工作,動態監測網貸機構的合規性,有效預防及化解風險。這項舉措的提出,無疑將給行業注入一針強心劑。

市場部分聲音將此輪行業暴雷潮歸咎于監管層的網貸備案延期。

此前有市場擔心,備案久拖不決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擁抱合規者,不但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還需應對合規導致的用戶體驗下降造成的客戶損失風險。“備案一再延期,一些機構索性繼續按不合規的做法放手做,我們的成本上去了,用戶體驗下降了,很為難。”一位老牌P2P機構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但接近監管的人士指出,市場暴雷潮和備案延遲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事實上,當借新還舊的龐氏模式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必然會出現融資鏈條的斷裂情況。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互聯網金融亂象的繼續出清。在監管看來,如果P2P平臺按照監管要求做到了信息中介,而不再是信用中介,那么邏輯上不會存在暴雷的現象。

機構呼吁備案,本質上也是在呼吁監管背書。但事實上,監管對于網貸行業的整改情況是不滿意的。一位接近監管的人士指出,行業亂象層出不窮,幾乎沒有幾家整改到位。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近日召開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上指出,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監管也在推動網貸備案工作落地。新京報援引相關人士稱,監管或將于7-8月間落實187條的網貸備案驗收具體細則。據《財經》記者了解,這相當于監管部門的工作手冊,而非向行業公開的標準。

《財經》記者了解到,重慶對轄內P2P機構明確表示“備案不停”。而且,重慶市金融辦明確指出,備案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必須要“清盤”,即完成存量產品的清理和兌付。

重慶市某機構人士表示,重慶很可能成為網貸監管的一個試點。而京滬深杭是P2P平臺比較集中的地區,轄內P2P平臺的數量龐大,監管壓力也比較大。

“行業中有些平臺流動性出現問題,可能要波動現兩星期。”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表示。

在周世平看來,監管目前也很難有所作為,守住底線即可,即要嚴厲區分惡意圈錢欺騙投資者的平臺與正規經營平臺。

“未來希望監管盡快出臺合理的政策,拿出一個統一標準,符合一家就備案一家,不要說哪些地方一定要有多少家,因為平臺都是做全國的業務。”一位P2P平臺高管告訴《財經》記者。

擠出“膿包”

事實上,這不是P2P行業在國內的第一次暴雷潮。從2013年開始到2016年,幾乎每年都會有一輪集中暴雷。

PPmoney網貸CEO胡新告訴《財經》記者,以往的P2P暴雷潮是行業由亂而治的過程,是監管不斷落地的過程。但在他看來,近期行業不斷出現平臺逾期或暴雷事件,無論是數量,還是平臺成交量,都比此前要多。

此輪暴雷的原因也更為復雜。

除了行業周期性的優勝劣汰外,此輪雷暴受到宏觀經濟政策去杠桿的影響,流動性收縮,導致中小平臺的運營因此承受較大壓力,再加上備案延期的影響,不堪壓力的平臺被迫退出。風險溢出效應對投資者的信心也產生一定干擾,行業恐慌蔓延,影響平臺穩定運營。

一位股權投資人告訴《財經》記者,網貸平臺的資產一般都是次級貸,平臺盈利的邏輯通常是“用收益覆蓋不良”,因此如果趕上去年現金貸風口的,已獲得較高的收益,或許還能承擔流動性風險;沒有趕上的,比較容易出現流動性危機。

“P2P行業的資產類型是很復雜的,真正做小額分散、消費類型的借貸的平臺是不多的。”拍拍貸副總裁申鑫告訴《財經》記者。據了解,一些平臺的線下資產對接到房地產貸款、車貸等流動性差、高風險的領域。線上只是一個收集資金的端口,就是一個理財端。

事實上,自去年網貸監管再升級、清理現金貸以來,不少平臺的逾期風險增加,催收難度增大。今年以來,“等著平臺爆雷”,更成為不少老賴們的期待。

在多位市場內人士看來,這是此輪暴雷潮的主要助推力之一。資產端的一些騙貸公司,以及惡意欠款的借款人,惡意騙貸或借款,導致壞賬率提升,這是部分逾期及暴雷平臺的苦衷。

市場人士還擔心,隨著暴雷潮持續,風險從有問題的平臺外溢,傳導整個行業,行業資金縮減。

一位市場觀察者告訴《財經》記者,對于P2P平臺的關鍵指標,“應該看在貸余額,交易量不是很好的參考維度,有一些都是超短期的,交易量自然高”。

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定義,在貸余額是指截至統計時點,平臺所有借款人尚未償還的本金總金額(不包括利息部分)。

行業風險的集聚并非旦夕之功。雖然有一系列限額、存管等規定,單網貸規模在整治期間不降反升。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P2P行業的在貸余額,從兩年前的5400億元,擴張到目前的超過1.3萬億元。

這場行業洗牌也重新帶來了一場關于P2P平臺是否有價值的爭論。一個問題被頻頻拋出:中國真的需要這么多P2P嗎?真的有這么多小微企業需要P2P嗎?

世界銀行首席信息安全官Clay R.Lin今年6月在公開場合表示,根據世行的估計,小額貸款的資金缺口大約有5.2兆。Clay R.Lin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估算中國約有1億多人沒有被銀行信貸體系覆蓋。有大概超過2.5億萬小微企業,沒有辦法取得金融方面的服務。

“這些雖然是一個存在的缺口,它也代表了很大的機遇,根據一項報告,在將來生意上的機會大概每年有2000億元左右的生意機會,如果你提供小微企業的貸款的話,這個生意的發展有可能到每年可以增加2000千億元收入的機會。”Clay R.Lin表示。

存在是合理的,在多位市場人士看來,P2P在服務小微企業、服務消費信貸上是有價值的,“只是在過往的幾年,被利用這張皮,干了很多別的事情”。

多位市場人士呼吁,P2P平臺應該回歸本源。“P2P本身就應該是資產和資金一一對應,不然就會存在解釋的空間,真實的借貸需求,和相應的借貸。”申鑫表示。

“這是P2P領域的供給側改革。”一位市場人士說。

龍頭的危與機

“這個行業99%的平臺都不會走下去的。”申鑫告訴《財經》記者。

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看來,當下P2P網貸這種大調整、大分化的情況,與我國信托業發展的歷史很相似。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各家銀行、各部委和各地政府等紛紛設立信托投資公司,信托機構大量出現。從1980年到1982年底,全國各類信托投資機構已有620多家。但經過多年的清理整頓、優勝劣汰,信托公司數量一度下降到50家左右,到目前信托公司僅68家,集中度大大提升,行業平穩發展。”董希淼說。

中金在研報中表示,P2P退潮或仍將持續2年-3年。“在滿足監管合規要求基礎上,再考慮運營成本的攀升,預計三年后正常運轉平臺不超過200家,即目前運營平臺的10%左右。”中金表示。

行業馬太效應加劇。據中金的研報,目前行業前100家平臺合計貸款余額占成交量比例為70%到75%,中金認為,未來集中度仍將持續提升。

洗牌期擠掉了不合規及能力弱小的競爭者,但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頭部平臺。市場恐慌蔓延到了二級市場。頭部平臺中,在美國上市的拍拍貸和宜人貸今年分別下跌41%和56%,信而富今年累計跌幅達到63%。

中金分析師姚澤宇認為,頭部平臺短期盈利能力受到影響,中期則面臨平臺定位難題,長期或受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平臺下沉的沖擊。目前約有3億信用卡人群,每年銀行新發行信用卡超過1億張,目前螞蟻花唄用戶超過1億。

行業洗牌期,市場信心是關鍵的砝碼,頭部機構在積極提升市場信心。7月19日,在美國上市的拍拍貸發布《網站運營方注冊資本金增資實繳的預公告》將注冊資本金增至10億元人民幣。

宜信CEO唐寧近日在公開演講中表示,網貸行業一定能好,一定有光明前景,一定大有可為,面向小微、面向三農的需求也是大有可為。“這是關于網貸模式、行業前景的根本性判斷。”唐寧說。

行業洗牌的終局或是一場“剩者為王”的戰役。胡新認為,一批在細分領域各具特色、占據主導優勢的頭部平臺依然有能力、有希望、有信心共享行業合規發展帶來的成果。

洗牌的另一面是金融科技風口的方興未艾。懶財金服CEO陶偉杰告訴《財經》記者,互聯金融行業通過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是未來行業的機會所在。

機構資本抓住行業洗牌的窗口期,重倉部分資質較好或者有特色的P2P平臺。據零壹財經不完全統計,僅僅7月的第一周就有4家網貸平臺獲得融資,融資金額5億余元。

洗牌期后,行業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未來都是合規的大平臺的競爭,對平臺的人才需求、運營能力及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競爭無疑會更加激烈。”胡新告訴《財經》記者。

關鍵詞: 暴雷 行業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