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銀保監會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讓市場再度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資管新規對于銀行理財市場的影響
昨日晚間,銀保監會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讓市場再度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資管新規對于銀行理財市場的影響上來。
普益標準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受資管新規影響,客戶產品選擇將出現顯著分化,低風險產品所對應的理財客戶或將退出理財市場,未來銀行理財市場整體規??赡軐⑽s近兩成。
今年4月份發布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最明顯的沖擊便是“打破剛性兌付”所帶來的市場環境劇變。在以往剛性兌付機制下,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加劇,收益高低成為理財客戶的主要甚至是唯一關注點。
資管新規要求資管產品必須打破“剛兌”、并實行凈值化管理,一旦“剛兌”產品大量退出市場,因青睞“剛兌”而選擇銀行理財的客戶,此后很可能會轉移至其它更具投研能力的資管機構。在資管行業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未來銀行資管將不得不重視客戶需求分析,并基于客戶的不同需求,研發與之需求相匹配的不同類型理財產品。
普益標準在銀行理財度數據分析后指出,當前銀行理財客戶呈現三大需求特征:從流動性需求看,流動性越強,客戶對收益的要求越低,在流動性需求愈發強烈的背景下,類貨幣基金產品或將成為市場主流;從投資規模需求看,低門檻產品仍是市場主流;從風險偏好需求看,受資管新規影響,投資低風險產品的客戶將逐步分流至其它領域。
據普益標準評估,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風險等級為一級(極低風險產品)的銀行理財規模大約為5.15萬億元,在資管新規后,市場份額占比近20%的此類產品所對應的客戶或將逐步退出理財市場,銀行理財整體規?;驅⑽s近兩成。
此外,經過普益標準認為,未來銀行資管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便是類貨幣基金產品。首先,類貨幣基金產品是90天以內產品轉型的重點方向,對流動性偏好較大的客戶來說,更具吸引力;其次,類貨幣基金產品所投資的資產的價格波動較小或者不存在市場價格,市值法的影響相對較小,比如同業存款;最后,類貨幣基金產品相對投資管理難度更小,中小銀行更容易掌握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