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巴新小學多功能廳鋼構件吊裝。 林 歆攝中國建筑已累計在境外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建項目6000多項。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
圖為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巴新小學多功能廳鋼構件吊裝。 林 歆攝
中國建筑已累計在境外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建項目6000多項。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建筑在“一帶一路”相關近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在建項目,建設了一大批增進當地民生福祉的重點項目。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中國建筑充分發揮產業鏈優勢,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當地人提到中國,就會笑著說出一串中文詞語,“兄弟”“真好”“真棒”……中國同巴新建交42年來,兩國關系持續發展,雙方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達到了歷史新水平。巴新是太平洋島國地區首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的國家。在兩國開展合作的過程中,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積極參與其中。
3000名孩子將擁有新學校
孩子是未來,是希望。中國建筑正在巴新承建的項目是布圖卡學校及公交站亭EPC援建工程,建成后可解決當地3000名中小學生上學難的問題。
2017年10月13日,布圖卡學校項目舉行開工儀式,巴新最大媒體post-courier頭版頭條以“歷史時刻”報道中建鋼構布圖卡學校及配套公交站EPC項目。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彼得·奧尼爾表達了對中國以及中國建筑的感謝之情:“衷心感謝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對巴新的慷慨援助。重建布圖卡學校是惠及巴新的重要民生工程,對促進巴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兩國友好關系的重要體現。”
30天內完成學校13棟原學校校舍、2棟衛生所、9戶居民樓、3戶教師公寓以及6座墳地的拆搬遷,77天實現5棟單體建筑主體結構全面封頂……目前,項目已進入裝飾裝修階段。中國建筑創造了令當地人交口稱贊的建設速度。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布圖卡學校援建項目采用工業化建造方式,打造出裝配式鋼結構綠色建筑: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降低了施工污染,減少建筑垃圾50%以上,增加了建筑舒適度和使用空間,從設計上充分運用綠色技術,使建筑本身更加生態環保。同時,項目在建造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當地人的居住習慣,根據當地氣候等特征精心設計,包括采用當地傳統建筑的斜向坡大屋頂,有效遮擋太陽對屋面的直接照射;教室立面設高百葉窗,采用低層架空,有利于室內外空氣循環等。
積極融入當地社會生活
巴新人因為布圖卡學校援建項目更了解中國,更了解中國建筑。中國建筑也積極融入到當地社會生活中。
巴新非常重視圖騰文化,中國建筑初到這里在駐地外墻采用了代表高山地區的艷麗文飾作為文化墻圖案。此舉引來靠海為生的muto人的圍觀,強烈要求項目部把文化墻撤掉。經過溝通,項目部連夜將文化墻換成了代表海洋部落文化的圖騰。他們的誠意感動了村民們,為此特地邀請項目員工觀看民俗表演。漸漸地,當地村民開始熟悉乒乓球、中國結、中國年等中國文化元素,每逢中國節日,當地居民也會前來道賀。巴新土地、城市規劃和APEC事務部部長賈斯汀·特卡琴科曾專門前來與中國建筑員工共度春節。
文化融合問題初步解決了,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重重困難也接踵而至。據項目生產經理張坤介紹,在一次砍伐建設區域椰子樹時,意外傷到了一個巨大的黃螞蟻窩,千萬只黃蟻蜂擁而出包圍了他們,螞蟻驅散后,張坤的腿已經腫了。2018年4月份,巴新爆發了群體登革熱疫情。巴新的醫療條件落后,長期“血荒”,醫院的器械設備和藥品短缺,中國建筑員工積極獻血,與巴新民眾相互幫助渡過了難關。
在巴新,中國建筑推行本土化運營,先后雇用當地員工超過1000人次,極大緩解了當地的就業問題。同時,中國建筑還十分注重為當地培養人才,通過“傳幫帶”模式提高了當地員工的技能水平。中國建筑員工熱心公益,在2018年初巴新經歷地震災害時,數次組織員工捐款,與巴新人民共患難。
6000項工程贏得贊譽
融入,讓雙方更加了解,也帶來了更多合作機會。中國建筑自2014年開始在巴新開展業務,2017年注冊成立中國建筑巴新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中國建筑先后建設了巴新布圖卡學校及公交站亭項目、星山廣場二期項目、萊城港口項目和海港南岸公寓項目等巴新重點民生工程,贏得了巴新社會各界的贊譽。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官慶說,作為全球最大的投資建設集團,中國建筑具有提供基礎設施建設一攬子服務的能力,在15個亞太國家和地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不久前,中國建筑還同巴新礦產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簽署《新不列顛島可持續旅游基礎設施開發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規劃巴布亞新幾內亞新不列顛島及附近外島旅游總體開發。
中國建筑在巴新的項目實施是中國建筑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縮影:在印度尼西亞,由中國建筑承建的雅加達標志塔項目高達638米,為東南亞第一高樓。中國建筑還承接了歐洲第一高樓——420米的俄羅斯聯邦大廈、非洲第一高樓——300米的肯尼亞內羅畢哈斯塔,以及阿爾及利亞嘉瑪清真寺宣禮塔、印在科威特貨幣上的科威特中央銀行新總部大樓等多項超高層項目。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內容,中國建筑在“一帶一路”上承建了大批民生工程。由中國建筑承建的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輕軌項目一期工程,是哈薩克斯坦首條城市輕軌,建成后將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CC4項目,是全世界最長的全預制橋梁;吉布提多哈雷港口項目,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是中資企業迄今為止在東北非地區承建的最大規模港口項目。
中國建筑打造規劃設計、投資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房屋建筑工程等“四位一體”商業模式,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打造可持續城市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埃及開羅新首都項目,是埃及政府目前正在實施的頭號重點工程,建成后將極大緩解開羅的人口及交通壓力;援助柬埔寨體育場項目是一座包括6萬個座位的特大型體育場,是中國最大房建類援外項目;援助菲律賓戒毒中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菲律賓最為先進、最具人文關懷的戒毒康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