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市場暴露的股票質押風險,昨日晚間至今日凌晨,滬深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四部門連發公告,就當前A股的股票質押
針對近期市場暴露的股票質押風險,昨日晚間至今日凌晨,滬深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四部門連發公告,就當前A股的股票質押風險作出了來自官方的表態,幾大部門的核心觀點是認為當前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總體風險可控”。此外,深交所、中國證券業協會還均表示將對經營正常但有臨時流動性困難的融資人提供必要的援助。
對于此次針對股票質押較為罕見的多部門聯合表態的意義和當前資金融出方和融入方的現狀,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采訪了多位行業人士。有觀點認為,四部門聯合表態說明監管層對股票質押問題已高度關注,不過潛在風險仍然不可忽視。還有觀點認為,雖然市場持續下跌,近期股票質押風險有所升級但總體仍可控。
風險升級但仍可控今年以來,股票質押成為懸在不少上市公司股東頭上的利劍。截止目前,已有近50家A股公司出現因為股票質押可能被平倉而停牌的情況。而數據顯示,當前兩市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都做了股票質押。某中小板上市公司董秘今日向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表示,雖然股票質押顯然有風險,但上市公司股東在遇到有資金需求,但是沒有資金來源時,選擇質押股票就是為數不多的融資途徑之一了,這種情況在中小企業中更為突出。
昨日晚間至今日凌晨,滬深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四部門連發公告,就當前A股的股票質押風險作出了來自官方的表態。
綜合來看,滬深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公告中均對當前兩市股票質押平均履約保障比例仍處安全水平、股票質押總市值占比不高、目前日均違約處置規模未現異常、資金融出方通常不會“一平了之”等核心要點有明確的闡述。此外,深交所、中國證券業協會均表示,將對經營正常但有臨時流動性困難的融資人提供必要的援助。
對此,某券商非銀分析師向火山君表示,“現在的股票質押風險主要還是體現在流動性問題,一方面大股東缺錢補,另一方面平倉也有諸多限制。而因股票質押風險誘發的恐慌性拋售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短期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市場企穩,逐步消化風險。”她認為,四大部門此番同時表態,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市場情緒。
此外,某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向火山君表示,四部門聯合表態說明監管層對股票質押問題已高度關注,雖然根據幾大部門披露的情況來看當前股票質押風險總體可控,但潛在風險仍然不可忽視,預計距離真正化解還需要時間。
而所謂的潛在風險與未來的市場表現有較大的關聯。據某券商估算,如果未來A股市場再跌10%,在整體平倉線125%以及股東均無法做補充質押的假設下,預計帶給市場的強平沖擊將超2000億元;如果未來跌幅更大,且平倉線設置得更高一些的話,那么給市場帶來的強平壓力會更大。不過上述首席策略分析師指出,如果未來市場表現能夠較為平穩的話,風險就不會太大。
據Wind資訊統計,截止上周末,A股高達98%公司存在質押,不過具體質押的比例卻差別明顯,有135只股票的質押比例超50%,超1600支股票的質押比例小于10%。據東吳證券非銀團隊統計,截止上周末,A股場內+場外累計質押的市值為5.45萬億,其中,場內市值2.8萬億,對應初始融資額1.54萬億;由于市場持續調整,今年來場內質押的履約擔保比例持續下降,近期履約擔保比例降至歷史新低,雖然風險有所升級但整體仍可控。
出于種種原因,券商對股票質押“一平了之”的現象在A股并不多見。有非銀研究人士向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指出,針對股票質押風險,其實可以重點關注那些 大股東質押比例較高的公司,如果股價跌至平倉線,且大股東手上缺乏可補充質押股份,又無法及時調動資金贖回,則可能產生強平的風險,目前A股不乏這樣的公司。
券商怕踩個股地雷由于場內質押由券商主導,在股票質押風險等級有所提升的背景下,券商股票質押業務的現狀如何也受到了市場的關注。
實際上,監管層對券商股票質押業務的規范已有多時。股票質押式回購新規于今年3月12日起正式施行,不過在3月12日之前的過渡期內,就有一些券商基本已按照新規執行。當時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曾采訪多家券商,有一些券商預計,在新規之下,未來股票質押業務開展的門檻會越來越高,不少業務也將因此受限,因而今年這項業務的規模很可能出現收縮。
據了解,券商從事股票質押業務的資金來源主要有表內自有資金和表外資管通道資金兩類。而不同的券商對股票質押的風控水平也不盡相同。此前,某股票質押業務規模居前的券商資管人士向火山君指出,該公司的股票質押業務之所以能長期較為平穩的運行,主要是緣于公司對風控的重視,“我們對股票質押業務風險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對每個項目都要經過一套審慎的評價體系;在事先審查上,會嚴格審查融資人的履約能力,畢竟錢不是上市公司還,而是融資人還。”
據東吳證券測算,大部分上市券商2017年披露的股票質押履約擔保比例均超200%,優于市場平均水平,但目前預計已降至185%-190%。
不過盡管如此,目前券商的股票質押業務風險仍總體可控。中金公司日前發布觀點稱,目前市場擔憂平倉可能傳導至券商的資產質量,不過平倉屬于極個別的非常規處理方式:一方面,約三成質押股票為限售股,即使是非限售也因融資人往往為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而受到減持新規限制;另一方面,主要股東對于維持控股權意愿較強。因此,融資雙方通常會優先采用補充擔保物進行緩解。此外,對于額度較小的非受限股票,僅當跌破平倉線且喪失流動性而無法強平時才會對券商產生信用類業務壞賬。
據中金公司統計,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券商股票質押業務自有資金融出規模占凈資產比重處于30%-74%之間,其中廣發證券、中信建投的占比最小,國信證券的占比最高;假設自有資金融出部分壞賬比例為2.5%-10%,那么經測算對上市券商今年一季度末的凈資產整體損傷幅度在1.2%-4.9%;即使在10%壞賬率的悲觀假設下,對上市券商一季度末的凈資產整體損傷幅度仍然不到10%。
相比之下,有券商人士認為,就股票質押業務而言,券商面臨的最大風險其實還是遇到樂視事件那樣的個股地雷,而這考驗券商自身的風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