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飛重整恐難再續輝煌:冰箱市場格局已定停產3月有余的新飛電器,將于2月8日正式恢復生產。2月7日,有消息稱,新飛電器的大股東豐隆亞洲有
新飛重整恐難再續輝煌:冰箱市場格局已定
停產3月有余的新飛電器,將于2月8日正式恢復生產。2月7日,有消息稱,新飛電器的大股東豐隆亞洲有限公司(簡稱“豐隆亞洲”)已經成為該公司的正式重整投資人。迫于資金鏈壓力,去年新飛電器遭遇了有史以來的第三次停產危機,如今再次出發,卻并不被看好。專家認為,冰箱市場格局已定,主流廠商占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處于邊緣化的新飛電器恐怕難以躋身其中。
01
豐隆亞洲重整投資人
2月6日,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向員工發布一封名為《告全體職工、經銷商、供應商等團體或個人的一封信》的公開信,信中稱,2018年2月3日下午,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新鄉中院”)主持召開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河南新飛家電有限公司及河南新飛制冷器具有限公司(以下稱“新飛三公司”)重整投資人招募評審會第二次會議,會議決議確定豐隆亞洲為新飛的正式重整投資人。
不過,截至發稿,這份名為《告全體職工、經銷商、供應商等團體或個人的一封信》尚未在新飛電器官網及互聯網上披露。北京商報記者撥打新飛電器的官方電話,試圖確認這個消息,但該電話一直無法接通。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相關負責人在該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上表示,管理人將在新鄉中院的監督指導下,加緊推進重整投資人招募工作,借助重整投資人的力量協助新飛公司復產。當時已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交了重整投資意向。
隸屬于新加坡豐隆集團旗下的豐隆亞洲,此前即是新飛大股東。根據一位知情人士的說法,多家國內知名家電廠商都曾與新飛有過接觸,但都無果而終。該人士從新飛內部得到消息,由于沒有合適買家,豐隆亞洲只好繼續注資,令新飛恢復生產。他預計,豐隆亞洲短期內不會尋求出售新飛。
新飛在公開信中表示,在新鄉中院和新飛公司管理人的監督下,新飛公司正式重整投資人將于近期逐步恢復生產,員工會陸續回到工作崗位工作,公司的銷售、供應、售后等體系也將陸續恢復正常運行。另外,根據確切消息,新飛電器將于2月8日舉行開工儀式,正式恢復生產。此時,距新飛電器上次宣布“停工停產、被迫重組”,已有3個月。
2017年11月初,新飛三公司發布公告稱,由于面臨市場競爭和下滑,新飛三公司在過去幾年出現持續虧損,雖然外方股東給以大量的資金和支持,還是無法徹底挽回面臨市場的挑戰,而迫于資金鏈壓力,公司目前惟有停止生產活動,并已于2017年10月30日向新鄉中院遞交重整申請,在法院監督下,依法進行重整。
02
新飛多次陷入停產
新飛電器曾被譽為我國冰箱行業“四朵金花”之一。在上世紀90年代,新飛冰箱曾輝煌一時,其產品市場銷量和品牌美譽度僅次于海爾,市場份額長期霸占前三。然而到現在,新飛冰箱已經徹底淪為邊緣化品牌。作為一家傳統的老家電企業,新飛電器卻在過去幾年中多次陷入停產、裁員的負面傳聞中。2012年,新飛冰箱一部開始停產,要求漲工資,停產工人千余人;2013年5月,新飛又意外宣布,從當月28日起河南新飛電器部分生產線開始停產,公司部分員工也被辭退。
數據顯示,2011年開始,新飛電器業績持續下滑,銷售額從2011年的9.838億新加坡元下滑至2016年的3.706億新加坡元,并從2012年起連續虧損。
對于新飛淪落到如此境地,一位業內人士獲得的新飛電器董事會致新飛全體員工的信中寫道:“在過去幾年里,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一直在一個競爭激烈、充滿挑戰的商業環境中運營。在家用電器行業激烈的價格競爭壓力下,新飛公司的盈利變得越來越困難。”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新飛的衰敗與該公司混亂的品牌授權有緊密聯系。近年來新飛一直身陷商標租賃經營的旋渦,也讓新飛品牌前途未卜,將“新飛”這個經營、維護多年的知名品牌授權給其他企業使用,這極易誘發品牌的不安全因素。
在去年3月召開的全國小家電展銷會上,參展企業名單中,3家同時代表新飛公司前來參展,還宣稱各自均持有新飛商標的使用權。而其背后正是新飛公司對“新飛”品牌做出“一女多嫁”的經營決策。據悉,除冰箱外,其他家電品類的新飛品牌使用權都對外租賃,用于賺取品牌使用費。北京商報記者也曾接到一個號稱“免費送”新飛凈水器的推銷電話,讓人真假難辨。
“表面上看,將品牌授權給多個企業,短期內會受益,但如果沒有一套嚴格有效的監督機制,長遠看來對品牌的健康成長不利。小家電頻頻登上質量黑榜,透支的是整個‘新飛’品牌的誠信,勢必會影響到‘新飛’品牌下的其他品類。最終,‘新飛’將由名牌淪為雜牌。”融合網CEO吳純勇說。
另外,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表示,新飛引入外資投資后遭遇水土不服也是拖垮新飛的主要因素之一。早在1994年,豐隆亞洲與新飛集團組建新飛電器。然而,豐隆主要產業在金融、房地產、酒店等領域,對新飛電器業務發展幫助并不大,主要是財務性投資。而由于豐隆亞洲對中國家電市場的不了解,且較為保守,反而致使新飛錯過了多元化發展的機遇。“而且豐隆亞洲沒有很好地保留新飛原來的高管團隊和技術骨干,導致這些人才流失,從而使新飛在經營管理上越來越不完善。”
03
漸失市場紅利
對于重整后的新飛電器能否再回到當年的盛況,業界專家普遍都不太看好。產經觀察家、釘科技總編丁少將分析認為,即便是重整,新飛也很難恢復此前的輝煌。一方面,冰箱市場進入了存量市場時期,整體增長趨緩,新飛已經失去了此前的普及型市場紅利。“目前的冰箱市場比較低迷,市場幾乎停滯不前,外銷市場雖然有一定的增長,但內銷市場同比仍處于下滑的通道。”
在產經觀察家洪仕斌看來,國內幾大家電版塊的發展都在下滑,包括合肥版塊、青島版塊、廣東版塊等,整體情勢不容樂觀。
“另一方面,競爭格局基本固化,海爾、美的的優勢無法撼動,美菱、海信科龍、容聲等也都確立了自己的市場地位,新飛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產品、技術、渠道等方面,都完全處于劣勢。”丁少將說。
洪仕斌也指出,新飛電器經過了很多創傷、困難,在如今冰箱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確定的情況下,能夠翻身的機會很小。“不僅是冰箱市場,主流的家電市場,包括空調、彩電、洗衣機等在內,都已經形成巨頭瓜分的格局,格力、美菱、美的、海爾等品牌高度集中,邊緣品牌很難再從中分得一杯羹。”
中怡康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去年9月,新飛冰箱零售額、零售量占比分別為1.83%、1.04%,前9個月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分別為2.83%、1.7%,產品均價僅為2202元,市場零售額占比早已被擠出行業前十強。這一市場份額也基本宣告新飛早就退出全國主流市場競爭,只能在區域和三四級市場謀生。
“從市場層面看,未來海爾、美的等頭部品牌的優勢會更加明顯,品牌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長尾品牌幾乎找不到翻身的機會。”丁少將說。
關于新飛的未來,梁振鵬指出,目前來看,新飛在冰箱市場已經毫無價值可言,最好的辦法就是破產,破產重組之后,工廠資產還有一定的價值,如果有合適的企業來收購,新飛還有可能活下去,但就品牌來講,新飛在冰箱市場已經太過邊緣化,太過弱勢,品牌價值已經流失。而丁少將認為,新飛能做的,就是在恢復生產后,在四五線市場尋找一定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