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創業和投資有一個共同的點:既不能脫離浪潮又要另辟蹊徑,同時還要尋找到未被占領且前景可觀的市場。然而在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中我們卻
成功的創業和投資有一個共同的點:既不能脫離浪潮又要另辟蹊徑,同時還要尋找到未被占領且前景可觀的市場。然而在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中我們卻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健康產品受到資本的追捧,融資案例接連不斷,但是健康信息提供平臺的發展卻一直停滯不前,讓人不禁好奇是什么原因導致平臺發展緩慢?
醫療健康信息謎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在線醫療信息目前尚沒有一個整合歸納的專業平臺。從其發展歷程來看,不同類型的在線健康信息平臺都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問題,獲利時間長、資源難整合等種種原因讓其發展頗為不順。
一、以搜索資源為主的引擎類平臺商業化現象嚴重
互聯網初期就是以搜索引擎發展為主導的時期,因此搜索引擎也成為人們獲取健康信息的主要來源平臺。對于這類型的平臺而言,健康信息不僅能豐富平臺的內容類別,增加平臺的流量,還能幫助搜索平臺實現流量變現。
搜索平臺通過發展健康信息來與醫療產品進行合作,將內容生產與利益緊緊結合,最終實現平臺利益最大化。這種前端生產內容,后端實現盈利的商業模式一開始是正確的。
然而,隨著平臺后期的發展,以利益為導向而非專業化的問題日益漸顯。一方面信息平臺越來越趨向商業化,把廣告和普通信息放在了一個信息流里,導致信息真偽難辨現象更加嚴重,消費著用戶的信任;另一方面平臺對于健康信息疏于管理,對服務對象的資質、能力、信譽等卻沒有詳加核實、深入挖掘,從而誤導用戶使用可能不正規的醫療產品。轟動一時的“魏則西事件”也是有這方面的因素,進而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口碑和良性發展。
二、以集合資源為主的社交類平臺缺乏相應的審查機制,專業化程度不高
另一個大量集合醫療信息發展的平臺是社交平臺。這個平臺已經占據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并且上面的確有相對專業的內容和大IP出現,因此在人們心中有一定的分量。然而,缺乏相應審查機制的社交平臺就像一個大雜燴,各式各樣的醫療內容和廣告充斥其中。
以流量為驅動的社交平臺發布的健康信息都是靠用戶自發生產,平臺無法保證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內容的安全性、專業性。沒有專業的醫生對平臺發布的內容進行審查,無法有效的對健康內容進行篩選,導致平臺上的健康醫療內容真偽難辨,內容可信度低,容易使用戶對這類平臺產生質疑,影響整個行業的專業化。
三、以好大夫、春雨醫生等擁有專業資源為主的健康平臺向多樣化發展,資源集中度不夠,健康信息少而不全
“互聯網+醫療”概念的提出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醫療行業,好大夫、春雨醫生等眾多健康平臺紛紛耕耘互聯網醫療,平臺擁有的豐富專業資源為健康信息增添了許多助力,推動了健康信息的快速發展。
然而,隨著平臺的發展,后期重心產生了偏移,原本致力發展健康信息傳播的平臺在發展途中逐漸側重在線問診、醫生信息查詢、預約等方面,對于健康信息關注度不高,平臺健康信息的資料少,不全面,可供用戶參考的范圍小,導致整個行業專業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不利于醫療信息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以快速問醫網、尋醫問藥網咨詢類網站為主的平臺門檻低,醫生資質相對較弱
在我國,專業的醫療資源一般都掌握在規模較大的平臺手中,為謀求發展,小平臺都會另謀蹊徑,選擇與大規模平臺不同的發展方向。
以快速問醫網為例,網站的健康信息都是來自用戶與醫生一對一交流過程中產生的,這種運作方式勢必需要大量的醫生資源。在醫療資源稀缺的市場,部分平臺會選擇降低門檻,以便增加醫生的數量。
然而,也正是由于標準的下降,這些醫療信息實用性和專業性相對較弱,這類平臺更主要目的不是真正給用戶提供免費的在線診療服務,而是引導用戶到線下機構就醫,給機構帶來更多的收益,這樣的行為不利于醫療健康信息行業的整體發展。
各類平臺都有自己的包袱,這些沉重的包袱拖住了健康信息平臺發展的腳步,使得健康信息平臺逐漸被行業落下,盡管如此,人們對健康信息的需求還在與日俱增。
醫療健康信息專業化需求潛力旺盛,看似雞肋實則“金礦”
據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公民對“醫學與健康”最為感興趣,占調查比重的82.7%。隨著社會對健康信息的需求增加,市場對健康信息平臺的需求日益迫切,是什么原因導致市場出現這種狀況?
其一,隨著經濟發展,生活節奏加快和看病成本的攀升,人們對健康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一來,醫療成本越來越高,由于醫院“以藥養醫”的制度,“小病大治”的現象在身邊時常發生。二來,單身經濟的生活節奏和生活壓力讓這群人沒有時間和金錢去看病。三來,養生社會節奏越來越快,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下的人們養生概念越來越濃,醫療保健、食品安全、營養膳食漸漸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
其二,醫療資源不斷被消耗的時代,社會對醫療資源的需求日漸增加。一是醫院無法滿足數量日益增長的患者需求,合理分配醫生資源,醫患的關系漸趨緊張。二是專業醫生資源稀缺,專業醫生行業標準多、安全風險大,進入門檻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專業醫生的數量,是醫療行業一直以來專業醫生資源不足的主要原因。在醫療資源稀缺、分配不均、效率低下的市場,需要健康信息這類平臺將專業的醫生資源利用起來,通過在職醫生碎片時間和退休醫生長效時間的利用,實現醫療資源的優化和配置。
其三,網絡的飛速發展擴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公眾對信息透明化的需求明顯提高。尤其是關系到民生的醫療行業,在質疑聲不斷出現的情況下更需要實現信息透明化。通過健康信息平臺將醫藥、診療等信息公開,避免不良醫生為了利益向患者開具昂貴卻無用的藥物,有助于倒逼醫藥流程正規化,實現信息的真正透明。
在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健康信息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市場對健康信息平臺有著極大的需求,平臺想要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價值最大化,就必須學會抓住人們的需求,改變自己,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追隨行業的發展腳步繼續前行。
醫療信息平臺真正實力尚未爆發,巨大潛力未來可期
站在風口之上的醫療行業在不斷在變革,吸引資本擴大其發展版圖。從市場需求來看,健康信息平臺所蘊藏的發展前景也相當可觀,那么這個被忽視的醫療板塊該如何通過借鑒醫療行業的發展來改變自身?
首先,通過專業化醫療信息建立健康云數據庫。在數據協同的作用下,改變傳統醫療行業的消費場景,用戶不需要去醫院就能享受到專業醫生的服務,有助于醫療行業整體服務質量的提高,同時,平臺還可以收集到更多用戶的健康數據并進行實時監控,用以建立在線健康信息市場,使得監控數據的商業價值得以實現。并且,還可以通過對個人和家庭健康檔案進行管理,實現各地醫療資源的有效鏈接,打造醫療健康生態圈。
其次,通過專業醫療信息實現遠程診療發展,同步發展健康檢測產品。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健康檢測產品不斷出現,可穿戴健康檢測產品等慢慢普及,更為方便、快捷的可穿戴產品的出現使得醫療行業朝個人化醫療方向更進一步。平臺通過可穿戴健康檢測產品,對用戶的個人生活場景進行長期監測,在用戶沒受到打擾的情況下就可完成數據的積累,為用戶制定更符合個人生活習慣的高度個性化健康方案,培養用戶良好的健康習慣,最終通過健康檢測產品持續的服務實現平臺。
最后,布局醫療人工智能,研發出輔助醫療行業的智能產品。人工智能的應用能夠幫助醫生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加強醫生的工作效率,使醫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專業復雜的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平臺的整體效率,緩解醫療資源稀缺的市場,更精準地監控和收集患者醫療情況,實現醫療資源的跨域充分流動和可靠保證。
總的來說,曾經受到各方關注的健康信息平臺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被醫療行業落下,發展緩慢的健康信息平臺在行業的繁榮喧囂中慢慢沉寂。盡管如此,只要市場對健康信息的需求不減,健康信息平臺就不會退出醫療行業的舞臺,相反,未來的健康信息平臺或許會在數據、科技的加持下,重新煥發光彩,逐漸追趕上醫療行業快速發展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