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0 日消息,今日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發布首期《全球發展報告》,其中指出,截至 2021 年底,世界上仍有約 38% 的人口(即 29 億人)無法連接
6 月 20 日消息,今日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發布首期《全球發展報告》,其中指出,截至 2021 年底,世界上仍有約 38% 的人口(即 29 億人)無法連接互聯網,其中 96% 生活在發展中國家。
IT之家了解到,報告稱,2020 年,全球城市地區互聯網使用人數占比 75.6%,接近農村地區水平 38.8% 的兩倍。盡管各界努力彌合數字覆蓋鴻溝,但一些國家和地區互聯網接入成本相對于收入占比過高、無法負擔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成本以及一些群體的數字技能匱乏等因素仍是阻礙數字技術使用進而影響數字紅利普惠的主要障礙。
報告還指出,在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布局、數字技術快速迭代升級、數字平臺在各領域崛起等因素驅動下,2020 年全球互聯網流量相比十年前增長 15.9 倍。2019-2020 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持續上漲。疫情期間,數字技術對于生產和服務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2020 年,發展中國家數字經濟增速達 3.08%,發達國家增速為 2.99%,均實現正增長。數字貿易也正逐漸成為拉動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全球數字交付服務貿易出口規模從 2005 年的 1.2 萬億美元增長到 2020 年的 3.1 萬億美元,遠超同期商品和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
報告還稱,自動化的生產線、智能化的機器人等將代替大量從事重復性、機械性工作的勞動者,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傳統勞動密集型職業崗位消失。據估計,2020 年至 2025 年間,全球約 8500 萬工作崗位將被機器替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