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oindesk 7月18日報道,周三推出的一項名為Signet的新提議,為比特幣的測試網絡提供了一個新的替代方案。圖片來源:unsplash測試網絡軟件
據Coindesk 7月18日報道,周三推出的一項名為Signet的新提議,為比特幣的測試網絡提供了一個新的替代方案。
圖片來源:unsplash
測試網絡軟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開發者只需輸入測試資金,他們就可以在上面測試他們開發的應用,以確保應用能在網絡上正常運行。此外,協議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它來測試比特幣一些重大更改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比如此前最知名、規模最大的更改之一隔離驗證(Segregated Witness)。
但比特幣目前的測試網絡多年來一直沒變,也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個發布在比特幣開發者電子郵件列表上的新改進建議(BIP)中,BiTCOin Core貢獻者Karl-Johan Alm甚至稱它非常不可靠,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
他希望通過為比特幣開發一種新型的測試網絡來改變這一現狀,它可以解決舊測試網絡中存在的問題。Alm告訴CoinDesk:
“Signet就像比特幣,但它是完全中心化的,由一個或幾個人控制。這些人必須在一個區塊上簽名才能使該區塊真正有效。”
ALM在BIP中指出,其中的一些問題包括:
“大量的區塊重組(block reorgs)、正在挖礦的區塊之間的時間間隔太長或突然快速連續的出塊。這意味著軟件的實際測試,特別是涉及多個獨立參與方在較長時間內運行軟件的測試,在實踐中變得不可行。”
“區塊重組”旨的是將比特幣網絡中一個區塊替換為另一個區塊的現象。
從某種程度上講,發生這種情況很自然,因為比特幣是一個分布式網絡,其節點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節點需要一點時間在區塊和交易歷史上達成一致。如果兩個區塊同時從網絡的不同部分廣播,一個區塊可能對網絡的某些部分有效,另一個區塊對網絡的其他部分有效。因此,網絡需要一些時間來協調這些沖突區塊。
問題是,這個事件在測試網絡上發生的頻率更高,而且規模更大。該新BIP解釋道:
“我們的目標不是要它完全可靠,而是不可靠部分要有可預測性。你希望測試網絡的表現類似于主網(如沒有數千次區塊重組現象),同時也可以讓它更容易地觸發預期但很少發生的事件,如6個區塊重組。”
作為一個中心化測試網絡的替代方案,Signet將有助于緩解這些類型的問題。Alm告訴CoinDesk:
“Signet有助于防止這些問題,因為簽名者是固定的。生成區塊的成本可能非常低,因為你不需要與任何人競爭,而且由于沒有其他人擁有私鑰,所以低哈希率不會有安全問題。由于網絡高度協調,區塊重組現象基本不會發生,除非網絡運營者希望它們這樣做。”
雖然Signet測試網已經上線,但Alm的下一個目標是獲得該測試網融入到Bitcoin Core更改的支持,這樣人們就可以像使用當前的測試網絡一樣使用它。在這個提議中,Alm還鏈接到一個粗略的Signet 代碼實現草案,其他開發人員可以對它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