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的一個系剛剛發布了一個新的比特幣網絡能耗監測工具。其目的是提供有關比特幣使用量的最準確和最新的信息。劍橋另類金融中心(Cambr
劍橋大學的一個系剛剛發布了一個新的比特幣網絡能耗監測工具。其目的是提供有關比特幣使用量的最準確和最新的信息。
劍橋另類金融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隸屬于劍橋法官商學院)剛剛發布了新的比特幣能耗指數。每30秒更新一次,劍橋比特幣能耗指數(CBECI)提供了最新數據,詳細說明了比特幣網絡供電需要多少電力。
在網站的登陸頁面上,以及平均網絡消耗估算,比特幣的能源使用量存在上限和下限估算。每項估算都表示為總電力消耗(以千兆瓦為單位),以及網絡每年的總電力需求(以太瓦時為單位)。
在撰寫本文時,總功耗的下限值、平均值和上限值分別為2.7 GW、7.32 GW和22.1 GW。該指數聲稱,BTC消耗了全球總電力需求的0.24%和全球總能源生產的0.21%。
上限估計每個假設是整個網絡使用效率最低的采礦單元。與此同時,據下限估計,目前只有最節能的硬件構成了比特幣全部開采產出的100%。最后,平均值假設每一個礦工都使用一籃子效率等級不同的設備。
關于礦工的選擇,過去常常計算出這些數字。該網站的方法頁面上說:“我們匯編了一份名單,列出了60多個不同的比特幣ASIC模型,這些模型是為自2014年10月推出到市場的SHA-256操作而設計的,同時, CBECI也是2014年10月啟動的。”
登陸頁面還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圖表,記錄了隨著時間推移,該網絡的能源消耗是隨著最近的價格變動而上升的。
在這個資源的其他地方,訪問者會發現比特幣網絡和其他電力大用戶之間的比較。除了典型的“比特幣對[特定國家]”的比較之外,還有一個這樣的例子將“美國一直開機但不運行的家庭設備”與比特幣網絡進行了對比。CBECI發現,僅在美國就可以為比特幣網絡提供動力,其運行時間之長達四年之久,這令人印象深刻。
盡管它很可能是迄今為止對比特幣網絡能源消耗最準確和最新的衡量,但CBECI背后的人確實認識到了所使用的方法存在局限性。這些問題包括:對電力成本估算的高度依賴;難以跟上硬件的發展;以及忽視其他成本因素(包括冷卻和維護)。(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