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Google Cloud上發布的Qtum全套工具可通過云計算引擎啟動,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入口幫助開發者使用Qtum網絡。那么,在未來,云計算結
近期,Google Cloud上發布的Qtum全套工具可通過云計算引擎啟動,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入口幫助開發者使用Qtum網絡。那么,在未來,云計算結合區塊鏈,是實現更高效的分布式去中心化應用的路徑嗎?
基于云計算的區塊鏈網絡
根據市場數據,2016 年 IaaS 公有云市場份額前六的分別是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谷歌、Rackspace、IBM,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云計算公司,云計算 AWS 于 2006 年推出,亞馬遜的研發費用大部分用于云計算方面,到2017 年亞馬遜的總研發費用已經達到 226 億美元,且同比增速高達 41%。
以Qtum量子鏈為例,早在2018年就與亞馬遜中國區達成合作,而在此之后,谷歌云也推出了Qtum量子鏈開發工具包,如此大的市場占有率幫助更多的開發者可以享受云服務與Qtum網絡全新的區塊鏈開發和應用體驗。Qtum量子鏈開發工具旨在為開發者以及普通區塊鏈用戶提供一種便捷、經濟、安全的方式,允許開發者在幾秒鐘內部署Qtum網絡。
在未來,基于分布式云計算基礎設施的區塊鏈網絡可以按需、安全和低成本地訪問最具競爭力的計算基礎設施。而分布式應用程序DApps則可以通過分布式云計算平臺自動檢索、查找、提供、使用、釋放所需的所有計算資源,如應用程序、數據和服務器。通過簡化訪問服務器的方式,分布式云計算大大降低了數據中心的熱能損耗,同時使得數據供應商和消費者更容易獲得所需計算資源。
區塊鏈+云計算,洞見未來
區塊鏈技術優勢使云服務可以很好地解決云服務面臨的無激勵模式、計算資源不足、成本過高的問題,利用區塊鏈的優勢和傳統云服務技術相結合,這將促進區塊鏈的分布式云計算領域的進一步突破和應用,為大規模的應用打下基礎。而與傳統的云計算領域的融合,將云計算和區塊鏈結合起來可以實現更高效、更經濟、更安全可信的分布式云服務新模式。
Qtum量子鏈聯合創始人帥初闡釋一觀點:“無論是分片,還是跨鏈,單臺計算機在物理硬件上的制約,決定了想在上面搭建無數應用是癡人說夢的事情。”那么,我們如何理解這種物理上的制約呢?在互聯網發展歷程中演化出一種思想,被稱作桌面網格思想,這也許是云計算和區塊鏈技術思想研發的前身。
桌面網格的思想是收集互聯網上未充分利用的計算機資源,在一個分布式虛擬的超級計算機上,以極小成本執行大規模并行及分布式應用程序。
桌面網格計算技術有三個功能使其成為完全分布式云計算的良好平臺:
1. 韌性,如果某些節點出現故障,計算仍能繼續在其他工作節點上運行
2. 效率,即使計算節點多種多樣,應用程序仍可以獲得最佳性能
3. 易于部署,無需特定配置即可使用任意節點,甚至包括那些位于網絡邊緣的節點
這使得包括傳統的高性能計算集群、云基礎設施及個人電腦等計算資源的桌面網格成為組合混合基礎設施的完美解決方案。
然而,桌面網格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問題,比如難以計算各個節點對網絡作出的貢獻,從而缺少激勵機制,難以撮合需求與計算資源的匹配等。
回顧:行業觀察|Qtum量子鏈帥初出席杭州2019全球高峰論壇,區塊鏈與云服務的「聯姻」之路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通過證明協議提供可證明的共識、可追溯性和信用機制。其中Qtum量子鏈聯合創始人帥初在2019全球高峰論壇中分享到:“區塊鏈完全朝云服務方向上融合,會有越來越多的云服務商把區塊鏈特征加進去,形成一種新的計算模式。
“區塊鏈的特征+傳統的cloud 服務(云服務)”深度融合,會產生非常大體量的公司,這是非常有前途的方向。我們所堅信的行業是沒有問題,只不過需要反思行業里最基本的概念。這些概念會給人一些誤導,包括DApp概念,單純的Dapp未來是很難生存的,應該把它叫做基于區塊鏈特征所搭建的應用,會逐漸替代現在使用的中心化App,而不是DApp取代微信、淘寶。”
在未來區塊鏈與云服務技術的結合,從宏觀上來說,一方面,利用云服務中的已有的基礎服務設施或根據實際需求做相應改變,實現快速開發,滿足未來區塊鏈生態系統中多行業機構對區塊鏈應用的需求。另一方面,對于云服務來說,“可信、可靠、可控制”被認為是云服務發展必須要翻越的“三座山”,而Qtum量子鏈技術以去中心化、安全穩定以及DGP鏈上治理為主要特征,與云服務長期發展目標不謀而合。(量子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