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比原鏈,是源于其創始人長鋏,作為一名科幻小說作家,卻投身到創業大潮之中。很多筆者都在坐而論道,鮮有能起而行道之人,長鋏的舉動,
熟知比原鏈,是源于其創始人長鋏,作為一名科幻小說作家,卻投身到創業大潮之中。很多筆者都在坐而論道,鮮有能起而行道之人,長鋏的舉動,讓很多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對其對了幾份認可和關注。長鋏無形之中,也成了文人下海的典范,比原鏈自然也牽動著無數期許的目光,成為一個具有標本意義的項目。
比原鏈的定位很簡單,就是資產上鏈,讓原子世界進入比特世界,創造多元化資產和可編程經濟。按照互聯網常用術語,這是一個小而美的項目,小僅指行業的垂直。一個虛幻的小說作家,所從事的創業項目如此貼近現實,致力于解決未來數字經濟的痛點,絲毫沒有文人的浪漫氣息,風青萍在研讀相關資料,對其人格的豐富維度,甚至難以理解。
一、比原鏈的優勢評析
比原鏈設立之初,堅定了選擇了POW共識機制,并且對其進行改革,演化成對AI ASIC芯片友好,這種變化,影響深遠,堪稱是POW共識機制礦工的馬太福音。
我們知道,POW礦工的投資中,礦機是主要投資成本,而軍備競賽的嚴峻形勢,讓礦機的更新換代很快,一旦升級,已經投入的舊礦機便意味著報廢,比原鏈的這種友好,為報廢的礦機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在挖礦中或者退役后可以進行AI計算。這極大降低了礦工的投資風險,也拉低了比原鏈節點的門檻,而節點組成的算力是網絡基本的安全屏障。
5月15日,比原鏈在巴比特杭州全球峰會召開之際,將其精心打造的全球首創一主多側架構BUTXO模型Bystack區塊鏈開放平臺重磅推出。
對于比原鏈而言,這是史詩一般的時刻。因為這意味著比原鏈的工程創新工作已經基本就緒,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便是監管的開放。 盡管談技術很枯燥,不過這一次,風青萍還是堅持認為,務必先去了解一下作為比原鏈2019年最大的戰略和奠定未來20年宏圖偉業的拳頭產品Bystack區塊鏈開放平臺的獨特之處。
用白皮書的原話表述,Bystack是Bytom的商業解決方案,Bytom相當于裸發動機,Bystack是汽車,Bystack不是側鏈,而是包括主側鏈一體的Baas平臺,是Bytom+Vapor+其他組件。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Bystack是Bytom偉大理想能夠落地的執行路徑,Bystack的產生能夠讓Bytom的夢想得以照進現實。換句話說,Bytom能否落地,取決于Bystack。艱難重任系于一身。
這就要求Bystack足夠強大和卓越,才能在眾多的底層公鏈里脫穎而出。那么,其技術有點體現在哪些地方?
一直以來,區塊鏈行業的不可能三角問題是困擾行業發展的第一性原理問題,圍繞破解這個難題,也誕生了無數的解決方案為代表的項目。在安全一角無法犧牲的前提下,長鋏認為,不可能三角便簡化為去中心化與性能問題的二元悖論。
在各類共識機制中,風青萍堅定的認為,能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任何領域,在這里失去的成本一定會轉化成另一個領域的收益。POW共識機制雖然面臨很多詰責,可是仍然動搖不了公平和信任建立在遠離人性的機器基礎之上的強大優勢。
所以對單純的變種的POS共識機制,風青萍尚保持懷疑態度,因為歷史反復證明,將信任建立在依賴人性之上的制度,沒有完美的,總會有短板或者漏洞,讓利益分子得以乘虛而入,最終如白蟻一般,搗毀整個大廈。
我們需要的是一些更為復雜和可靠的共識機制。而POW+POS共識機制,風青萍認為便是一種較為理想和折中的選擇。
用POW共識機制創造一個無需許可的共識環境,負責發行和銷毀資產,保障去中心化,是交易的安全性和數據不可篡改性的基礎。用POS及其衍生的各類共識機制來解決性能問題,從而實現落地大規模商業應用。至于各類BFT共識機制,作為POS的變異,無非是將隨機性融入其中,在容易形成固定勢力的POS共識機制下,增加隨機性,產生流動性,極其重要。結合不同的需求,便會產生不同的BFT共識機制,Bystack選擇的是基于PBFT的衍生共識BBFT,主要目的在于解決PBFT所不能解決的通信復雜性導致的擴展難題。
側鏈和側鏈之間,側鏈和主鏈之間,不僅有交易的流轉,還得有信息的流轉,需要解決通信的瓶頸障礙。
在共識機制上,Bystack選擇的便是POW為主鏈共識機制的Layer1,和側鏈其他各類共識機制選擇的Layer2模式。主鏈和側鏈分工明確,但是也特征和優勢明顯。好處在于,執行能力超強的側鏈獨立運作,任何一個側鏈的失敗不會影響主鏈或其他側鏈。
這種組合思想并非比原鏈的首創,在比特幣生態網絡里發生的一切,譬如LN網絡等出現,也是這種選擇的代表,Decred也算是同類別的在共識層面的嘗試。將區塊鏈網絡進行分層,也是很多項目正在進行的實踐,譬如Cardano、Nervos等。
比原鏈的首創在于,將這種組合思想率先完整落地,變成實操。在風青萍看來,這種組合思想類似于中國的方圓哲學,即外圓內方,用POW共識機制來堅持原則,維護安全,用POS極其衍生機制來拓展應用,加速落地。
在Bystack中,比原鏈基金會也推出了一個側鏈Vapor,可以看做是其自身的一個實驗區,主鏈與側鏈之間,通過Federation交互協議,提供傳輸通道。在主鏈與其他自行定義的側鏈之間,也是由包含Bycoin,Byone,Bystore等接入組件組成的Blockcenter中臺提供中繼。
Blockcenter作為整個區塊鏈企業級服務平臺核心系統,一方面擴展底層的主側鏈的能力,另一方面抽象底層的區塊鏈技術,提供典型的應用開發框架,同時也提供維護,監控和升級的必要能力。
中繼節點提供的其實就是跨鏈的功能,目前而言,該中繼還是具備中心化的特征,未來會面臨中心化的信任依賴和高并發造成的性能瓶頸,不過按照比原鏈CTO郎豫的解釋,團隊并沒有局限于此,仍在研究去信任的主側鏈交互機制,比如說通過bulletproof或者閃電網絡,我們拭目以待。
比原鏈在隆重推出Bystack之后,從工程技術上來說,基礎工程項目基本完工,單從技術上來看,各類落地應用便可以入駐,方便快捷的選取模塊,自定義發布自己的比特資產并與主鏈和其他側鏈自由流通。自此后,比原鏈便升級為一個不僅發幣,而且能發鏈的平臺,原子世界向比特世界的大門從此打開。
二、比原鏈的投資觀點
在談及Bystack的優勢中,長鋏強調了四點:自主可控、國密標準、開放架構和二元兼顧。
自主可控主要彰顯在貿易戰的背景下,代碼面臨出口管制的風險,不會出現諸如華為手機被要求不能使用谷歌安卓系統的風險性。
國密標準主要是接軌中國市場下的代碼兼容性和合規性。
開放架構上文已經論述,主要內涵是一主多側的組合模式。
二元兼顧則主要提及共識層面的創新動作,也已論述。
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出,比原鏈的未來布局方向和戰略要地,用一句話來概括,比原鏈是要將中國市場作為主戰場,致力于成為區塊鏈行業的名門正派,即國內最合規的資產上鏈項目。
這是其優勢,也是其天花板,需要辯證地看。
我們知道,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中國的崛起引起了美國的不安,中美的對抗不是一件輕易斡旋的外交事件,會體現在包括芯片、互聯網、操作系統、5G,未來包括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的科技全面對抗和博弈中。按照修昔底德理論,這是一個無法逾越的新舊勢力交替的斗爭,甚至,會出現由于各種第三方勢力的觸發,偶然性地被拖入戰爭的可能。
那么在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中,公鏈便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領域。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中美市場必然會產生全球最大的區塊鏈創業項目,在這種發展矛盾的支持下,也勢必會出現由國家勢力支持的區塊鏈底層公鏈項目,在全球開疆裂土,一決雌雄,區塊鏈的角斗場,剛剛拉開序幕。
風青萍認為,比原鏈選擇做區塊鏈的名門正派,包含著如下寓意。
首先,比原鏈優先選擇的是中國市場,而不是優先國際化,選擇美國或歐洲市場或東南亞市場。這種選擇,結合比原鏈位處浙江的優勢,必然率先覆蓋經濟體量領先的中國蘇浙滬市場,然后向國內其他地區滲透。
比原鏈源于高度合規性的特征,便于與政府建立親密關系,意味著未來會獲得較高的政策資源和支持,如同ONT和NEO一樣,極大概率地會獲得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先機。
但是,這也意味著,由于這種對政府的合作,會導致被帶上中國色彩,在海外不受歡迎,成為受人非議的中心化的底層公鏈,其海外市場的拓展,頗具難度。
兩點結合,意味著比原鏈也許會成為國字號的區塊鏈底層公鏈,沒有球字號的比特幣和以太坊那么宏大的全球市場,不過,由于其輕車簡從一樣的便利,也許會降低落地的風險,率先贏得發展先機,也得以避免生存之危。
其次,在國內監管尚未開閘的背景下,比原鏈的優勢尚且無法大規模發揮,目前,比原鏈只能從事內循環的領域,諸如積分、游戲、合約等,原本便在虛擬世界流轉,不涉及線下,較為容易規避政策風險。
這種現狀,意味著比原鏈的大規模爆發,需要假以時日,看到很多投資者在鏈節點社區吐槽,迫不及待的樣子,也是源于其認知程度的缺乏,目前的狀態,缺乏落地支撐,比原鏈絕無可能走出獨立的行情。
對于比原鏈的投資,需要的是耐心。
最后,結合比原鏈的定位和發展戰略設計,我們可以看出,一旦政策啟動,比原鏈厚積薄發的能量爆發勢必驚人,中國龐大的市場體量必將催生出一些區塊鏈行業的巨無霸,比原鏈有著很大的機會。
不過,比原鏈如果想拓展國際市場,如果結合中國的戰略國策一帶一路,順勢出海,在一帶一路的兩條線上,縱深布局,成為一路和一路之外的空軍部分,也許會是加速其國際化拓展的占優策略,有利于提升其網絡的經濟體量。
從這個意義上說,比原鏈的啟動之地在于蘇浙滬,發展之地在于國內市場,其騰飛之機在于是否能把握一帶一路帶來的國際化優勢。
一帶一路需要數字經濟的融入,需要譬如比原鏈這類高度合規性的底層公鏈的參與和征伐,也必將會為此類底層公鏈創造極富前景的市場空間。
Bystack的推出,宣布比原鏈進入接地氣的實操落地階段,擁抱新時代的比原鏈,也熱切的歡呼和等候新時代的到來。蓮花初綻,動人心魄,觀者如云,豈知絢爛芳華的背后,是長久的寂寞等待和生根固本的深層努力。當前的比原鏈,唯有務本,選擇做王明夫教授眼中淺淺地浮在水面上的那朵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