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天這篇文章更多是想引起關于staking話題的討論,文中涉及到一些數據值得一看,盡管按照昨天發布的《PoW和PoS大辯論》的觀點,我
編者按:今天這篇文章更多是想引起關于staking話題的討論,文中涉及到一些數據值得一看,盡管按照昨天發布的《PoW和PoS大辯論》的觀點,我并不完全認同本文根據這些數據所得出的一些結論。
寫作本文的目的在于,通過比較PoS和PoW網絡,進而闡明關于代幣通脹和staking收益的一些錯誤概念。同時,文中還引入了度量標準,用于衡量網絡本身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所有使用的數據都基于Cosmos,Tezos,Ethereum和Bitcoin的快照。
許多項目方都承諾,參與staking就可以獲得高額的代幣計價收益。但是這并不一定指,staker可以獲得高回報。為了理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需要理解PoS網絡中的staking究竟想實現什么樣的目標。
PoS網絡對代幣實行通脹供應以獎勵staker,作為他們質押代幣的回報。而這些代幣又作為網絡維護者(驗證者)遵守網絡規范,維持網絡正常運行的抵押品。
1 網絡安全開支
在PoW網絡中,所有以通脹代幣(區塊獎勵)和手續費形式的獎勵都會流入網絡維護者(礦工)手中。但即使在以太坊網絡中,支付給礦工的手續費僅占總獎勵的3.12%(相比于Bitcoin網絡的1.56%和早期近乎免手續費的PoS網絡如Cosmos和Tezos),礦工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區塊獎勵。在Bitcoin網絡中,每年手續費和區塊獎勵總額高達36億美元,或者說是Bitcoin總市值的3.93%。
以太坊礦工的年化收益達到了其總市值的4.91%(其中,4.76%為區塊獎勵收益,0.15%為手續費收益)。礦工通常選擇賣掉通脹這些代幣以支付硬件成本及電費開支,并保留一部分利潤。
通過稀釋持有的代幣,PoW代幣持有者實際上相當于在為網絡的去許可化(permission-less)買單。所以基于這種機制,就現在的標準來看,比特幣持有者目前的相對代幣供應量份額每年縮水3.7%。
在PoS網絡中,網絡安全成本則更為復雜。PoS網絡的staking過程存在多種風險因素——因懲罰措施(slashings)而導致的代幣丟失風險,質押階段因鎖倉而導致的代幣流動性風險,staker也因此會得到補償。然后,還有基礎設施的實際運行成本,這是在PoS網絡中參與共識所必須的(即運行一個驗證節點)。每個代幣持有者都可以進行stake,或通過向驗證者委托代幣以換取一定的staking所得回報的傭金率。
在接下來的段落中,我將論證:支付給基礎設施提供商的網絡安全開支可以從PoS網絡中普遍存在的平均傭金率中扣除:
由傭金率加權方法可知,網絡(在本文分析中指Cosmos和Tezos)中每個staking提供商都會對他們所代理和保護的代幣收費,因而可以計算出加權平均傭金率。這個指標可以顯示,在何種代幣獎勵條件下,網絡中大多數委托者更愿意放棄獎勵,轉而將網絡驗證工作安全地外包給staking提供者。
將該指標與總委托代幣價值相乘,我們就能得到PoS網絡中維護基礎設施運行的大概開支(假定驗證者/委托者市場是高效的,以及鏈上價格數據是準確的)。網絡中剩余的獎勵將分發給參與staking的代幣持有者,以補償他們參與staking所承受的風險。但是,這些人并不是作為維護基礎設施運行的提供者(而在PoW網絡中,所有獎勵都歸屬于礦工)。
從這個角度來說,PoS網絡以資源效率更高,更可擴展,更包容的方式實現了去許可化的區塊鏈網絡(我不會在這篇文章里討論PoS和PoW孰優孰劣這個話題)。
看看從兩大早期PoS網絡(Cosmos和Tezos)和兩大PoW網絡(Bitcoin和Ethereum)上收集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在PoS網絡中,用以上度量方法計算的基礎設施開支比PoW網絡小了一個數量級(大約只占原來區塊獎勵的10%)——雖然PoS網絡仍處于發展早期,并且相對弱小。
在Tezos中,88.99%的網絡獎勵分發給staker,11.01%支付給基礎設施提供者(基于快照日期的傭金率加權平均算法,在Cosmos中,這個比例為90.26%:9.74%)。
2 對代幣供應中的個人份額影響
通過staking代幣,staker可以獲得一部分獎勵,以抵消代幣通脹供應過程中帶來的價值稀釋。與此同時,staking意味要么投入資源運營基礎設施,要么將這項工作外包出去。此外,staking所產生的收入也應考慮依法納入稅收范圍。另一方面,不參與staking的代幣持有者所持有的代幣將會被稀釋,以保證網絡的安全性(這也是PoW的現狀)。
總而言之,參與staking的一方總是比置身事外的另一方占有更高的代幣供應份額。這是staking過程中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和懲罰風險補償所決定的。另外,staking是否會增加相對代幣供應所有權,取決于費率水平,網絡中總體staking水平以及稅收情況。
在“低”staking參與率的網絡中,即使扣除稅率,代理人在總體代幣供應中的份額也會增加(現在的Cosmos就是這樣)。除此之外,因為手續費會分配給PoS網絡中參與staking的用戶,所以長期staking不失為一條賺取收益的良策。
以太坊持有者在總體代幣供應中的份額以每年4.55%的速率縮減。Cosmos Atom的持有者可以通過staking來避免其代幣價值的稀釋。稅前情況下,如果他stake了所有代幣,則其在總體代幣供應中的份額會增長3.9%,而非縮減5.04%(差值達8.94%)——我們假設快照數據在當年內依然有效。
此外,一些網絡還可通過某些方式讓新的代幣進入供應體系,例如通過開發團隊或其他發行方案發行代幣。如果將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那么持有者和staker在代幣供應總量中所占份額變化將進一步受到影響。這可以說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但也已超出了本文討論的范圍。(作者:Felix Lut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