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HE、BRC等幣暴漲的消息在幣圈刷屏,憑借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漲幅,這些長期徘徊在破發邊緣的小幣種重新走入大眾視野。此前,IEO搶購浪
近日,SHE、BRC等幣暴漲的消息在幣圈刷屏,憑借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漲幅,這些長期徘徊在破發邊緣的小幣種重新走入大眾視野。
此前,IEO搶購浪潮帶活了死水一般的二級市場,在它的推動下,市場上冒出了開盤即漲10倍、20倍的新幣種,贏足投資者關注。如今,這股“淘金熱”似乎蔓延到了部分沉寂已久的小項目上,憑借“金字塔”式的投資返還模式,不少看到Token升值預期的投資者蜂擁而至。
對于此類復活的“僵尸幣”,外界制定了一個統一的名字:模式幣。盡管投資返利模式各異,但本質卻都是項目方制定相應規則,讓持幣用戶獲得額外收益,從而吸引更多投資者入局,拉升幣價。
上述模式遭到了業內人士的質疑,“返利持幣本身不創造價值,那些較晚參與的投資者或將成為最大的犧牲品,散戶離場后,項目該完還得完。”
幣圈現單月上漲30倍項目
4月9日凌晨,SHE報價0.26元,對比3月份的最低點上漲約50倍。
驚人的漲幅引起了外界關注。觀察SHE價格走勢發現,這個聲稱要打造全球區塊鏈平安健康互助生態體系的項目,近7天漲幅為290%,30天累計上漲4223%,市場增幅約50倍。
非小號數據顯示, SHE去年3月登陸火幣網后一路下跌,幣價從高點的0.19元一路跌至今年3月初價的0.005元左右,跌幅達98%。如今幣價達到0.26元的市場高點,外界開始探究其上漲背后的資金來源。
有參與購買和推廣SHE的用戶告訴蜂巢財經,“幣價上漲并非項目在商業落地上有何進展,而是金輝(SHE創始人)在利用價格紅利圈粉、引流。”上述人士表示,圈粉的手段有點類似于IEO打新熱,前者是平臺通過出售低價新幣獲客,后者是老幣通過“返利”模式圈粉。
除SHE外,幣圈還出現了不少類似的幣種,它們憑借“金字塔”式的投資返還模式和驚人漲幅,成功點燃了市場的投資熱情。對于此類項目 ,外界制定了一個統一的名字:模式幣。
網絡上流傳的一張“模式幣漲幅排行榜”顯示,上榜的十個“模式幣”種,如今幣價距其歷史低點漲幅在196%到3660%間。而在榜單左邊,標注了這些項目如今所采取的模式,其中包括“報單游戲盤”、“錢包推廣裂變”等。
圖片來源網絡
表單中并未解釋“模式幣”一詞的來源及含義,但驚人的漲幅背后已足夠帶量。社交媒體中,關于“下一個上榜模式幣”的討論不時進行著。
有被市場教訓過的投資者選擇“無視”。云曙光(網名)去年年初花12000元買了一些IHT、今年年初以100多塊錢的價格賣出。他說:“這個幣的跌幅超過了99%,現在重倉EOS,靠主流幣回本,投資模式幣要謹慎,太坑了”。
有分析人士認為,所謂模式幣就是項目方通過制定相應規則,讓持幣用戶獲得額外收益,從而利用項目的升值預期吸引更多人入局,拉升幣價。“盡管返利模式各異,但本質卻都是‘金字塔’式的投資。”
“模式”本身不創造價值
此前,IEO搶購浪潮帶活了死水一般的二級市場,在它的推動下,市場上冒出了開盤即漲10倍、20倍的新幣種,贏足投資者關注。如今,這股“淘金熱”似乎蔓延到了部分沉寂已久的小項目上。
各個模式幣的模式皆不相同,如BRC是“報單游戲模式”、SHE是“全產業生態社區模式”、GTC是“節點分紅模式”、ETK是“合伙模式”。而由于大部分的模式幣均為流通市值較小的幣種,往往較為容易便可實現大幅度拉升,讓不少看到Token升值預期的投資者蜂擁而至。
SHE社區用戶告訴蜂巢財經,社區近期正式啟動了“全球創投計劃”模式。官方資料顯示,該計劃是閃鏈為用戶設定的SHE保值、增值的投資模式。根據用戶的持幣時間越長、金額越大,所能獲得的收益便越多。“返利以SHE結算,鼓勵用戶不斷投入。”
SHE創投計劃規則
上述用戶表示,具體操作流程是投資者從交易所上購買SHE,充值到項目方的創投平臺上,10天返利一次。結算后用戶可隨時提幣到二級市場賣出,或選擇繼續復投。“如果不到10天就想提幣,則需要支付5%的手續費。不過提前提幣的手續費較高,某種程度上也阻止了資金外流。”
除了常規返利外,投資者還可參與拉人頭、管理下級投資者等方式獲得獎勵。模式幣表面上看類似資金盤,如今靠返利、拉人頭等方式聚集資金。不過和傳銷幣和資金盤不同,這些幣在二級市場上可以正常交易,一些幣種在幣安、火幣等主流交易所均可購買。這似乎為投資者下了顆”定心丸“。
有業內人士的質疑,“返利持幣本身不創造價值,那些較晚參與的投資者或將成為最大的犧牲品,散戶離場后,項目該完還得完。”
一位不愿具名的區塊鏈從業者告訴蜂巢財經,短期市場不景氣,很多反彈和活躍都是無源之水,炒的依舊是圈子里的資金。“投資者往往賺一筆就走,都不用監管,時間一長,散戶賺不到錢,投資機構不投資,項目本身又無收益,自然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