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融行業的托管機構,是需要拿到牌照的,技術公司主要是系統提供方。區塊鏈大潮潮漲潮落,漲時各類百花齊放,落時泡沫褪去。熊市之下,
傳統金融行業的托管機構,是需要拿到牌照的,技術公司主要是系統提供方。
區塊鏈大潮潮漲潮落,漲時各類百花齊放,落時泡沫褪去。
熊市之下,也許我們才能更加清楚的看到區塊鏈行業的“真”需求:只有錢包、交易所、礦等始終存在;公鏈在奮力研發、大公司在布局投入。
在數字貨幣相關的產業鏈之下,錢包尤其冷錢包略顯尷尬:作為入口的時代未到,短期內是基礎需求卻難以找到盈利模式,而且有很多資產安全的問題。不過這個行業最近產生了變化,眾多傳統巨頭都開始關注起了這塊市場。
先是 Aegis Custody 等多重簽名硬件錢包創業企業獲得融資;2 月 IBM 在Think 2019大會上公布了 IBM Cloud Hyper Protect 系列云原生服務的進展,其中的專用云硬件安全模塊 (HSM)可用于構建安全錢包。
同時,日本金融控股公司 Nomura(野村證券)、加密錢包制造商 Ledger 和管理咨詢公司 Global Advisors 宣布合作推出數字資產托管解決方案 Komainu。
一切現象都表明,數字貨幣錢包的 B 端市場開始興起。
數字資產冷錢包的老牌企業庫神是最早推出區塊鏈冷錢包的企業之一,此前也進軍 B 端市場,定位資產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今年,庫神也推出了面對企業級客戶的多簽名加密資產管理系統ColdLar Vault,即將推出企業級錢包 ColdLar Enterprise。
Odaily星球日報專訪了庫神 CTO 葉飛和產品經理黃新宇,討論最近行業的最新趨勢。
新進企業亟待專業團隊提供資產安全方案
毋庸置疑,錢包行業 B 端的需求在增長。葉飛表示,庫神也是基于客戶需求,才會推出這個產品。“行業不斷發展,會有更多企業進入這個。”他們相信,這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葉飛表示,比特幣本身就有多簽機制。說明這個需求一直存在,但行業發展需要一定的受眾基礎。
2018 年的區塊鏈熱潮,讓更多圈外的傳統企業注意到了區塊鏈這項技術以及加密貨幣這項資產。
一時間,項目方、交易所、token fund等圈內機構激增,就連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配置加密資產。項目方發行了 token、交易所掌握著大量用戶充進來的幣、token fund 募集了大量比特幣和以太坊,加密資產的安全儲存與管理需求也在成倍擴大;傳統機構就更不用說。
“B端的公司,天然具有流動性,除了交易所之外,投行和資管公司,有的公司比特幣的利潤已經超過了證券的利潤,因為比特幣波動更厲害。資深的投資經理,很喜歡這類資產。”黃新宇認為。
在此之前,區塊鏈行業內的公司很少,一般公司都有自己的錢包團隊,甚至比較蠻荒的交易所就用個人的冷錢包作為“公司賬戶”。此外幣價瘋漲之前,比特幣的價值與今天有云泥之別。當時,可以說是全行業 B 端的安全需求都未必支撐得起一個行業或是一家公司。現在比特幣價格猛漲,區塊鏈技術逐步落地,越來越多傳統企業進場,他們對內部業務的流程也更加規范。
“早期發生了很多丟幣的情況。”葉飛認為,隨著行業發展,安全團隊越發專業,業內大規模丟幣事件已有所減少。庫神表示,專業加密資產交易平臺,基本上都會使用冷熱結合的資產儲存方案,即使用熱錢包處理加密資產接收、發送業務 ,熱錢包一般存放 5% 的資產(根據活躍度調整),而剩余資產會放到冷錢包。交易平臺丟幣事件基本都是熱錢包被盜,這樣可降低風險。
此時,行業發展至另一階段:呼喚專業的 B 端財務管理軟件誕生。
數字貨幣匿名性,要求內部管理更嚴格
多人協同管理大額加密資產是 B 端加密貨幣財務系統的基本需求。
加密貨幣有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的特性。黃新宇因此認為,加密貨幣比法幣更需要內部風控系統,來避免監守自盜或者意外丟幣。——這也是 B 端多簽系統的兩大作用。
年初引發爭議的加拿大交易所 Quadriga CX 創始人意外死亡事件即前車之鑒。
創始人兼 CEO、杰拉爾德·科頓(Gerald Cotten)在訪問印度期間突然去世。該平臺管理層稱 CEO 是唯一知道取得這些資金所需的安全密鑰和密碼的人,且反復尋找都找不到寫下來的助記詞。這導致交易所用戶無法提幣,平臺也無法歸還,平臺 11.5萬用戶的賬戶共計2億美余額,其中包括約1.47億美元加密數字貨幣。
拋開管理團隊究竟有否撒謊,讓單個人來持有加密資產私鑰本身就是不合理之舉。一旦持有人遭遇意外,財產往往隨之丟失,多簽才是規范辦法。
“法幣實名,加密貨幣沒有。”黃新宇說,財務卷走加密貨幣之后,執法機構很難追蹤資金流向,可如果是法幣,銀行賬戶誰開的,銀行一配合一目了然。
庫神推出的多簽系統 ColdLar Vault ,可以針對不同崗位的人員,對其大額資產的申請、流通等對權限設置,并使用多重簽名技術等技術保證資產是真正掌握在核心管理層手中。
據黃新宇介紹,ColdLar Vault 整個系統由三部分組成:PC 端的軟件管理系統,主要供企業內部的財務、出納等內部人員用;移動端和冷錢包主要給管理層用。如要使用一筆加密資金,財務人員需要在系統中提交申請,然后管理人會在移動端接收到申請并審核,需要配合冷錢包簽名;若大部分管理人員批準,該申請即可通過。閾值可以設置為 3/5、5/7 等,根據管理層人數而定。該系統基本支持主流幣種,特定主網也提供定制化服務。
庫神認為,其產品特別之處在于的流程把控比較嚴密。葉飛表示,丟幣事件更多的原因不在技術而在于風控流程。“多簽系統這套流程的把控做得更好,加入了初審人員,發一筆交易的時候就先需要初審,然后簽名,然后有一個終審。”
交易所、大型資管機構、托管錢包/系統等平臺,可能會需要批量地址管理,加密資產 接收、發送,以及相關財務服務。黃新宇透露,庫神也將推出企業級錢包 ColdLar Enterprise 解決這些問題。該系統可以幫助企業批量生成和管理上百萬個地址,實時監測地址交易(接收、發送)、提供資金歸集、財務報表等功能。
傳統投資者需要托管系統為其鋪路
與 Cobo Custody 和開篇部分機構另一不同點在于,庫神 ColdLar Wallet 并無提供給用戶庫神“托管部分或全部私鑰”的選項。此外,IBM 和 Aegis Custody 等公司提供的方案,是利用云服務提供加密備份的方式來保護私鑰,而非完全不觸網的冷錢包,也相當幫用戶保管私鑰。
第二點是,開篇提到的大部分機構,系統本質是多簽錢包系統,但定位更多是“托管”。
Galaxy Digital CEOMike Novogratz 曾就表示,可信的托管服務,是機構投資者大宗商品交易者入場的前提。他認為,牛市是否能到來,取決于數字資產的托管服務,比如錢包服務和密鑰存儲解決方案。Aegis Custody 就是專為因安全問題而不愿進入數字資產市場的機構設計。
托管確實是傳統金融行業的成熟機制,資管機構可以管理賬戶內的資產但不能提現,降低了跑路和挪用資金的風險。在今天的幣圈卻技術沒有類似角色,傳統交易所用戶的資金放在托管銀行賬戶中,幣圈中心化交易所用戶的加密資產卻都在交易所錢包中,相當于一直都扮演著托管的角色。
不少金融行業認為托管機制是傳統投資者入場的前提,這也是最近大批融資創企定位“托管”的原因之一。
庫神卻完全沒有提及類似字眼,這是基于何種考慮?
庫神表示,不幫用戶托管私鑰,一是基于相信去中心化的理念。
一旦安全公司幫用戶托管了,風險其實相當于增大了,因為圖謀不軌的內部人可能會欺騙安全公司,后者很難辨別。比如,此前某項目創始人就曾稱,其海外合作人偽造證據其他錢包團隊交出私鑰,配合自身私鑰卷走了巨額加密貨幣。
黃新宇皺了下眉:“托管這個詞,我一聽就覺得是中心化的。”如果用戶真的有需要,可能庫神會再深入考慮。
二是監管問題。傳統金融行業的托管機構,是需要拿牌照的,庫神希望自身還是堅持合規。“加密貨幣行業還沒有納入監管的今天,我覺得還是把權利和責任還給用戶自己會更合適。”
庫神也認為托管對于行業的規范非常重要,卻并不一定是適合庫神等安全公司做。
嚴格來說,對標傳統行業,庫神的角色更像托管系統提供商。“如果有企業要做托管,他們可以基于我們的技術去做,多簽系統+企業級錢包確實是可以做托管的。”
比如,作為金融機構的富達數字資產公司向合格客戶推出比特幣托管方案,但富達的技術方案可能是用其他安全公司的,后者可能并無資質做資產托管。Ledger 和 IBM 也確實選擇跟托管人合作,自身承擔技術提供方的角色。
“安全就是行業的一個基礎設施。”黃新宇總結。
用戶基數的擴大對安全提供了更高要求;安全的完善也給了用戶更多信心進入行業。
門頭溝丟幣事件在前,曾嚴重打擊了用戶信心造成幣價大跌。若資產安全做好了,為傳統機構進場鋪好堅實的路,這大概是下一個牛市來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