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看,雖然沒有盼來牛市,但是可以尋找到比特幣上漲的原因,那就是閃電網絡的火爆。閃電網絡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從現在看,雖然沒有盼來牛市,但是可以尋找到比特幣上漲的原因,那就是閃電網絡的火爆。閃電網絡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風靡幣圈的閃電網絡。
那么問題來了,閃電網絡真的能讓比特幣像閃電一樣快嗎?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先聊點別的,閃電網絡的誕生背景了解一下。
閃電網絡的誕生
話說當年,聰聰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用來解決中心化的交易問題,所以比特幣協議使用分布式交易,讓每個節點都能將信息備份到全網以保障交易的不可篡改。但是這樣做犧牲了速度,比特幣的交易速度只有 7tps,而 Visa 的平均交易速度為幾千筆/秒,遠遠甩比特幣幾條街。這樣的情況將無法適應現實支付的場景,所以到現在比特幣最大的應用還是作為投資品進行買賣。
這個痛點實在是太痛了,除了轉賬速度慢,手續費也不低。在加密圈兒里,比特幣是不折不扣的大佬,擁有最高的共識,也有廣闊的前(錢)景,豈能被這些問題限制住?
于是一大批區塊鏈專家想啊想啊,2015 年,一篇名為《比特幣閃電網絡:可擴展的 off-chain 即時支付》的白皮書橫空出世,希望能讓比特幣提速,坐上高鐵,搭上火箭,to the moon。
閃電網絡的原理
很多人都覺得閃電網絡很快,那是肯定的啦,因為沒有第三方記賬,也可以理解為雙向支付通道 ,這是閃電網絡的巧妙設計。
舉個例子來說明閃電網絡整體思路,設想要轉1個比特幣,他該怎么做呢?
傳統做法是幣哥可以挑選出其未花費的輸出用對應私鑰簽名,并向比特幣網絡廣播,礦工驗證打包,一般來說6個區塊之后即可確認交易。這個過程很慢,需要等待一個小時左右,并且還要支付給礦工的手續費。于是呢,天才的程序員們碰撞出了閃電網絡的解決方案。
操作過程是這樣的,幣哥和小編先各自把 5 個 BTC 轉給一個由兩人共同控制的多重簽名地址(即一個賬戶可以多人擁有簽名權和支付權,資金余額的變動需要在雙方合作下才能進行 )。這筆交易和比特幣網絡上其他普通交易沒什么太大區別,只是轉出的地址是一個多簽地址。這個過程稱為開啟通道。
開啟通道后,這個多簽地址里面就擁有 10 個比特幣,這是被區塊鏈記錄了的,全網承認。接下來就是幣哥和小編私底下的交易了,不廣播,不記在鏈上,正因如此,交易確認速度快,幾乎零手續費,這個過程稱為鏈外交易,在交易通道中進行。
可是不廣播不上鏈,這樣交易安全嗎?親兄弟還要明算賬,這樣怎么解決信任問題?
這個問題要談到“復式記賬”的概念。在這個共同的地址里,這筆初始資金將不停的在雙方進行交易劃轉,資金余額的變動需要在雙方合作下才能進行,一方余額的增加意味著另一方余額的減少。當一方想贖回自己當前的余額,可以單方面的向區塊鏈網絡公布當前最新的余額狀態。公布完狀態后他們仍然可以繼續交易更新余額。
如果任何一方錯誤地廣播舊交易狀態,另一方可以將該信道中的所有資金作為罰款。因此,雙方都有直接的經濟激勵,只能廣播最近的交易狀態。
接上面的例子來講,在通道不關閉的情況下,小明和小花各有 5 枚比特幣,如果第一筆記“小明有4個,小花有6個”,這就相當于小明給小花轉了 1 個比特幣。如果,過了幾天,小明又打賞小花2個比特幣,那么他倆會再記一次賬,這次記“小明有 2 個,小花有 8 個”,同時上次記的“小明有 4 個,小花有 6 個”在兩人共同確認后作廢,也就是說,本次記賬后,小明只有2個比特幣,不能再翻舊賬了。
在通道關閉之前,這 10 個比特幣一直在這個地址中,但只能在小明和小花之間流通,只要不關閉通道,主網只能知道地址里有 10 個比特幣,不知道兩個人是怎么分配的,類似薛定諤和他的喵。
然而,需要交易的除了小明和小花,還有翠花、建國、鹿尤等人。如果小明想轉給建國 1個比特幣該怎么辦呢?自然地,他倆可以再建立一個雙向通道,但是這樣做比較麻煩,而且網絡壓力也會超負荷,所以聰明的專家們解決了這一問題,將雙向支付通道擴展成閃電網絡。
假如小花和建國之間已經建立了支付通道,而小明和小花之間也有支付通道,那么小明可以先把錢轉給小花再由他轉給建國,小花就是支付的中間人,在網絡里他就是一個路由節點。當很多的節點相互建立通道,最后就會形成閃電網絡。
據測試,閃電網絡的吞吐量,已經可以達到 visa 的每秒百萬的等級。足以支持高頻大量的支付場景。真的是像閃電一樣快呢。
閃電網絡的瓶頸
或許你說,這么好的技術,我怎么沒看到有人用?
(1)因為普及問題,大部分商家不接受比特幣支付。微信掃碼很容易推廣,因為微信已經裝進消費者的手機里。而比特幣錢包還沒有裝進消費者手機。
(2)商家擔心幣價波動的風險。假如收了比特幣,比特幣一年跌80%許多人會受不了的。
(3)商家要能接受比特幣,需要裝比特幣POS機,還需要裝閃電網絡軟件。在這些被篩選出來的商家中,很大一部分因為覺得麻煩而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