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價甩賣礦機,IPO遇阻,擺在嘉楠耘智面前的或是其誕生以來最大的一道檻。礦機按斤甩賣,足以證明市場形勢的嚴峻。作為三大礦機廠商之一
一口價甩賣礦機,IPO遇阻,擺在嘉楠耘智面前的或是其誕生以來最大的一道檻。
礦機“按斤甩賣”,足以證明市場形勢的嚴峻。作為三大礦機廠商之一,嘉楠耘智也坐不住了。
11月30日,嘉楠耘智被曝出其旗下所有礦機,包括Avalon 921和Avalon 851都僅售200美元。大甩賣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礦機產商已經出現庫存堆積急需出貨的狀況。
業內人士看來,熊市之下,以礦機銷售為主業的嘉楠耘智將受市場影響,其業績恐難再現增長,乃至出現虧損。
本月中旬已經失效的IPO申請,又讓嘉楠耘智雪上加霜,流動性危機開始在礦機產商中蔓延。
1 礦機降價“甩賣”
11月30日,根據業內媒體報道,礦機制造商嘉楠耘智正在暫時降低其所有加密挖礦設備的價格。
該消息稱,“閃購”于昨天29日開始,該公司的所有礦機,包括Avalon 921和Avalon 851都僅售200美元。
嘉楠耘智公司代表Steven Mosher稱,該銷售活動目前沒有設定結束日期,并且除了已售罄的Avalon 911外,所有礦機都有足夠的庫存。
不過,硬幣君登錄其官網顯示,該兩臺礦機的售價目前尚未改價。業內人士稱,上述活動為公司展開的線下促銷活動。
根據中關村(7.620,0.31,4.24%)在線網站的價格顯示,采用104枚16nm A3210芯片的阿瓦隆舊款A841礦機在5月時的價格還是7600元人民幣一臺。硬幣君在一比特幣論壇上還看到了該款阿瓦隆礦機A841-13T二手全套的價格是1450元。
不過,截至目前,嘉楠耘智方面尚未對上述行動進行官方公開回應。
與此同時,不僅是礦機制造商,這輪熊市也真實地影響了大多數礦工的經營。
近日,一位有數百臺比原礦機的小礦主李先生無奈的向硬幣君表示,其在湖南的比原鏈礦場已經全線停機。
而就在26日,F2Pool魚池聯合創始人神魚也公布了比特幣礦機S9等多款礦機達到關機價。曾經2萬一臺入手的礦機,已經是“幾百塊都沒人要”的廢鐵。
2 礦難引業績擔憂
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這三家礦機生產商主要收入來源都是礦機銷售。
根據比特大陸的招股書顯示,其2018年二季度的存貨減值損失錄得391.3萬美元,較2017年全年度的138.6萬美元增加了超1.8倍。
比特大陸管理層作出的解釋是“由于加密貨幣的市價出現波動致使若干礦機的預測售價降至成本以下。”
礦機售價下降也直接影響到了公司的毛利水平。今年上半年,比特大陸毛利率為36.20%,較2017年的48.17%,減少了12%個百分點。
與比特大陸的礦機業務高度類似的嘉楠耘智在降低礦機售價后,其業績受到的影響也會十分明顯。
公開資料顯示,嘉楠耘智于2013年成立,嘉楠耘智主營業務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芯片及其衍生設備的研發、設計及銷售,并提供相應的系統解決方案及技術服務。
嘉楠耘智2017年營業收入主要來自銷售系統產品阿瓦隆礦機,收入占比從2015年的74.9%已經上升至2017年的99.1%。
據其招股書披露,嘉楠耘智2017年營業收入達13億,同比增長超過4倍;2017年凈利潤為3.6億,同比增長6.9倍,而公司2015年的利潤才224萬,2年時間凈利潤爆增了125倍。
而從毛利率上來看,嘉楠耘智在2017年達到的毛利率是46.2%,低于比特大陸的48.17%。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在礦機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后,嘉楠耘智今年的毛利率也將大幅下降。
礦機生意遇冷后,嘉楠耘智也沒有了“不承諾發貨日子,不做銷售服務,不接受更改收貨地址,即使最后不發貨也不退款”的口氣。
3 嘉楠耘智IPO夢碎
加密貨幣市場的大幅波動也讓這些礦機巨頭的IPO之路顯得坎坷。
多位證券業人士表示,由于這類礦機生產企業和加密貨幣之間的關聯性明顯,有其特殊性,不排除香港證監會對其業務模式、乃至行業因素產生疑慮。
根據港交所11月14日的消息,全球第二大礦機制造商嘉楠耘智今年5月提交的IPO申請已經失效,這也意味著公司此次IPO流程將不再繼續。
此前消息稱,嘉楠耘智曾計劃尋求10億美元規模的資金,但公開資料顯示,其籌資目標已減少到約4億美元。
“失效”是指,公司在6個月的有效審核時段提交資料后涉及到反饋問題,但反饋的質量未讓港交所滿意,超過了6個月的有效審核時段。
據了解,港交所往往會發函提問相關公司,要求進行解釋或者補充相關材料。如果公司沒能在6個月時間內回復或者回復情況沒能滿足交易所要求,將可能導致招股書過期。
對于嘉楠耘智招股書過期失效的原因,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可能是公司主觀因素導致某些材料未及時向港交所主動披露,也有可能是由于港交所考慮到企業業務模式合規性,而要求企業遞交所屬地監管的合規證明。
值得注意的是,據香港證券交易所網站顯示,晚于嘉楠耘智遞交IPO申請材料的比特大陸則處于處理中的狀態。
早前,嘉楠耘智曾嘗試通過“借殼”登陸A股及掛牌新三板等計劃進軍資本市場,但都以失敗告終。
如今登陸港股的計劃又已面臨困難,擺在嘉楠耘智面前的,或許將是急速成長之路上最大的一道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