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數字貨幣繼續狂跌,比特幣價格一瀉千里,今年以來已跌去7成,回到2017年10月的水平。業內人士表示,比特幣可能進入熊市,下跌勢頭
摘要
本周數字貨幣繼續狂跌,比特幣價格一瀉千里,今年以來已跌去7成,回到2017年10月的水平。業內人士表示,比特幣可能進入熊市,下跌勢頭或將變得更糟,更有分析師將比特幣價格看低至1500美元。
比特幣年內暴跌7成
本周數字貨幣迎來“斷崖式”下跌,比特幣價格更是直接被打回2017年10月的水平。
周一(11月19日),Bitstamp和Coinbase兩個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的比特幣價格,率先跌破5000美元,下跌趨勢很快從單家交易平臺蔓延至全球。這是比特幣在超過13個月的時間里首次跌破5000美元,距跌破6000美元關口僅五天時間。
周二(11月20日),市場恐慌情緒再次蔓延,比特幣價格繼續下探,擊穿4300美元防線,連跌8日,創下自2017年10月以來的新低。
周三(11月21日),比特幣成交價格在4300美元左右小幅震蕩, CoinMarketCap網站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一度跌至4100美元以下。整體來看,比特幣年內跌幅約七成。
(圖片來源:CoinMarketCap.com)
事實上,比特幣價格已經經歷了兩次“腰斬”。11個月前,比特幣在2017年12月18日漲至19229美元的最高點,部分交易所甚至突破2萬美金,數字幣市場總市值也突破8000億美元。今年1月1日,比特幣的價格回落至13354美元,目前則跌破5000美元。
這意味著,如果一個投資者在今年年初買入20個比特幣,那么損失金額將超過百萬。有網友發帖表示,自己在幣價最高峰時投入的10萬元,現在只剩下2000多元,相當于虧掉了98%的本金。
五大因素致使下跌
市場對此次比特幣暴跌的原因有多種說法,整體看來有以下五大原因。
1)比特幣現金(BCH)硬分叉引爆恐慌
很多人將比特幣走勢疲軟主要歸因于“硬分叉”,認為這是壓垮比特幣脆弱價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謂硬分叉,是當一種數字貨幣的社區對原有數字貨幣的技術共識產生分歧時,在原有鏈上分出來一個新的鏈條,并由此產生一種新的幣。
數字貨幣的偉大之處在于通過哈希算法保證的稀缺性,而硬分叉會導致稀缺性越來越差,這將從根本上對數字貨幣產生顛覆。
這次硬分叉在11月16日的凌晨最終落地,雙方陷入了一次大規模的“算力戰”,短期難以分出勝負,這影響了交易者和持幣者的信心,直接導致避險性拋售加劇。
2)避險屬性共識動搖
比特幣一度被譽為加密貨幣黃金,和黃金一樣具有避險屬性。
無論是2013年讓比特幣聲名大振的“塞浦路斯危機”,還是今年的“土耳其貨幣危機”,比特幣都發揮了一定的“避險貨幣”功能,短時間內交易激增。
然而此次暴跌,讓人開始懷疑比特幣是否真的具有避險屬性。
從規模看,即便在頂峰期,比特幣總市值也只有3200億美金,不到黃金總市值的零頭,目前比特幣的總市值更是不到黃金總市值的6%。
從交易便利性看,美國各大交易所的比特幣業務均處于灰色地帶,各國法律還未對比特幣的合法性做出明確裁定,這些都削弱了比特幣發揮避險貨幣的作用。
數字貨幣資深分析師肖磊稱,當前市場的階段性焦點放在了STO等二級市場衍生品開發,而降低了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戰略意義和屬性討論,使得投資者對非信用貨幣的認識不足,持有比特幣的安全感降低,信仰有所動搖。
3)技術層面看,比特幣依然處于熊市
本周早些時候,比特幣跌破6000美元和其他關鍵技術位,這導致一些交易員開始“止損”,并加劇了拋售。
肖磊表示,目前比特幣依然處在熊市區間,基本面沒有出現直接利好,新增資金有限,投資者耐心不足,存在集中止損的情況。
FXTM富拓研究分析師Lukman Otunuga分析稱,從技術面因素看,比特幣上周收盤低于6000美元,這確認了其進一步看跌的走勢。如果比特幣本周收盤跌破5000美元,則該數字貨幣可能繼續走低。
4)監管趨嚴帶來負面情緒
上周五,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Airfox和Paragon Coin Inc兩家加密貨幣公司進行了民事處罰,這也被一些加密分析師認為是比特幣價格暴跌的重要原因。
針對這次處罰事件,ProChain Capital首席技術官表示:“拋售與執法有關,而這兩家企業并不會是最后的案例,將來還會有更多企業受到牽連。”
5)受全球市場下跌牽連
此外,比特幣價格崩盤還可能與全球市場大跌有關。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Michael Wilson指出,美股已經處于“熊市”中,盡管2018年沒有經歷經濟衰退,市場卻已經嗅出企業盈利衰退和經濟增長急劇減速的味道。
比特幣擊穿礦機成本價
隨著比特幣價格一瀉千里,產業鏈上游的比特幣礦機也遭遇“礦難”,多個礦機成本價被擊穿,部分中小型礦場無奈將礦機轉賣清盤。
據悉,分布在國內新疆、內蒙等地的部分中小型礦場,由于幣值下跌,“挖礦”的收益無法彌補電費等硬性開支,只能無奈將礦機二手轉賣清盤。而一年前售價高達2萬一臺的礦機,二手轉讓價僅為1000多元。
另外,11月20日,有算力托管平臺發出清盤公告。例如,一家名為算力投的平臺表示,由于螞蟻S9合約自2018年11月7日至2018年11月16日已連續十日無法支付管理費、電費。根據《算力投算力服務協議》,如若連續十天合約收益不足以支付管理費、電費時,算力合約即自動終止。
而在微博、朋友圈、比特幣論壇等平臺,幣圈炒家也是“哀鴻遍野”,有資深玩家表示自己的資產已虧損85%以上,宣布“破產”。
區塊鏈概念股“遭殃”
與此同時,與區塊鏈相關的個股也受到了不少沖擊。
最先受到沖擊的是美國芯片市場。上周五,美國芯片公司英偉達(Nvidia)股票一天蒸發230億美元,暴跌18.76%,創下1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另一家主流芯片制造商AMD,股價在周一重挫11%。
Creative Planning公司總裁兼聯席首席投資官Peter Mallouk表示,英偉達股價下跌,反映出加密貨幣推動需求的未來已經破滅當然。
國內市場上,比特幣的急劇下挫也使A股相關概念股跟著遭殃,股價受連累的公司不在少數。
從周漲跌幅看,區塊鏈板塊內79只股票僅8只實現上漲,下跌個股達到90%。
比特幣或將進入熊市
根據Searchain.io數據分析,比特幣價格最近30天以來的走勢,與之前最相似的歷史階段是2014年7月20至2014年8月18日,這兩個時間段的日線級別趨勢相似度達到了93.42%,而2014年7月20日后,是持續一年多的熊市。
彭博資訊分析師麥克隆則警告稱,加密貨幣下跌勢頭可能會變得更糟,預測比特幣價格可能還會蒸發70%的市值,跌穿1500美元關口。
數字貨幣資深分析師肖磊指出,比特幣處在大熊市當中,不進則退,沒有根本性的利好,是無法支撐現有價格的,因為比特幣本身無法產生收益,如果沒有接棒者,存量市場的拋售幾乎是一個注定的行為,不確定的只是會在什么時間拋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