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已實施的股票回購數量和金額均較去年全年翻倍。但部分個股盡管實施了回購,股價走勢卻并不樂觀。業內人士指出,中長期看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已實施的股票回購數量和金額均較去年全年翻倍。但部分個股盡管實施了回購,股價走勢卻并不樂觀。
業內人士指出,中長期看,實施股票回購與個股股價走勢并無絕對關系。除了關注股票回購的金額、比例、價格和用途,個股的基本面才是吸引機構資金布局的首要因素。同時,公司若以過高的價格回購股票,中長期看可能損害股東利益,投資者可關注其中PEG小于1的股票。
已回購金額是去年的3倍多
據統計,截至10月29日,今年的股票回購無論是金額還是數量均超越去年全年,已回購的金額甚至是去年全年的3倍有余。
對于上市公司啟動股票回購,機構投資者普遍表示歡迎。
深圳某私募研究員李強(化名)說:“若公司回購股票后直接注銷,則能夠直接提高每股收益。隨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啟動股票回購,不排除回購將成為機構選股的一個考慮因素。在基本面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有股票回購計劃的公司顯然更有吸引力。”
北京某公募基金經理表示,上市公司啟動股票回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因此值得關注。
星石投資表示,從A股歷史經驗來看,回購預案公告當天上市公司股價平均上漲2.72%,相對于滬深300超額收益2.65%;公告1個月內(不含公告當日)股價平均上漲1.35%,相對滬深300超額收益1.52%。這說明在A股市場中回購短期的確能傳遞出積極信號。同時《公司法》修正案也便利了回購的執行流程、完善了回購制度,未來A股市場的回購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
股票回購≠股價上漲
實施股票回購=股價上漲?答案顯然不是。事實上,今年不少啟動股票回購的個股,同樣未能逃脫大幅下跌。
李強表示:“實施股票回購并不意味著個股股價一定會上漲。決定公司股價最核心的,還是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水平。此外,部分個股回購金額過低或者回購比例不高,對股價的提振作用自然也有限。”
李強認為,有些公司雖然回購金額和回購比例不低,但是股價一樣震蕩下跌。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的基本面情況未能吸引機構資金進入。
北京某公募基金研究員表示:“今年黑天鵝事件頻發,機構投資者對個股的基本面十分挑剔,要求個股的盈利增長要可持續而且確定性高。一些盈利情況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的個股,即便實施了股票回購,但在行業下行的壓力下,機構投資者也不敢貿然進入。”
上海某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師認為,不排除有上市公司由于股票質押比例過高,出于化解平倉風險的目的通過股票回購維護股價。在這種情況下,機構投資者也會保持謹慎,因為股票質押比例過高本身就是一個風險點。同時還需要警惕股票回購單純成為拉升股價的工具。
星石投資提醒投資者,選股時還需關注基本面,警惕蹭股票回購熱點的公司。應理性分析公司的基本面,關注企業現金流、資產負債率等基本面情況,選擇真正具備成長能力的優質股票。
警惕高估值回購
有部分個人投資者希望,上市公司在制定股票回購計劃時,將回購價格的上限定得高一些,提振股價。但在不少機構投資者看來,以過高估值回購股票反而是對公司股東權益的損害。
李強說:“回購股票要做到1元買高于1元的東西才有價值。如果只是為了提振信心,一元買一元甚至八毛的東西,從中長期來說就侵蝕了股東的利益。這相當于資金被投入未產生實際價值的領域,而沒有用于生產經營等提高公司內在價值的領域。”
某基金從業人員表示:“美股近年來的牛市,除了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盈利的支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公司利用廉價資金啟動了大量回購。但從本質上而言,回購和曾經風靡的高送轉一樣只是數字層面的操作,高送轉稀釋每股價值,回購則提高每股價值,公司的總體內在價值沒有發生改變。如果回購股票的價格過高,相當于進行了一次不夠劃算的投資,長期看損害了公司利益。”
星石投資認為,回購股票需要量力而行,如果上市公司的自有資金并不充裕,那么超過自身能力范圍的股份回購可能還會對公司的運營帶來負面影響。
什么樣的股票回購才是劃算的?
李強表示:“可以參照PEG指標。PEG處在0.9或者1以下的股票,說明股價已經很低了,這時候花1元回購可能產生大于1元的價值,每股價值將大幅提高,尤其是業績能得到保證的情況下。”
關鍵詞: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