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預算司官網公布了銀保監會對部分金融機構違法違規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資行為的查處情況,包括8個案例,涉及1家銀行和7家信托公司
近日,財政部預算司官網公布了銀保監會對部分金融機構違法違規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資行為的查處情況,包括8個案例,涉及1家銀行和7家信托公司,部分機構被處以罰款,還有部分機構被暫停業務。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產業分析師汪偉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保監會此次披露,是銀保監會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的正常工作,對監管范圍內金融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無可厚非。同時,也體現出中央治理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方向明確,決心堅定;而且,也體現出中央各部門對地方政府債務治理的分工協作和默契配合。
東方金誠首席債券分析師蘇莉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表明地方政府性債務嚴監管的狀態仍將持續;對違規融資問題問責力度加強;監管協調性增強。
在三大攻堅戰中,打頭的一項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一環。
蘇莉表示,雖然近年來強監管態勢下,政府信用背書逐漸弱化,但與民營企業及周期性行業相比,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信用風險相對較低,金融機構仍有較強的動力為其提供融資。在違規提供融資時,產品多以各種隱性手段與政府信用關聯,會進一步增加地方政府的或有負債,提高中央政府管理地方政府債務的難度。
9月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會議強調,繼續有效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范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匯市平穩健康發展。
“未來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需要建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長效機制,如健全的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完善的政府債務約束機制和嚴格的問責制度,繼續‘開正門、堵偏門’,從多方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金融機構)、全過程地對地方政府債務實施有效管理,以求實現標本兼治。”蘇莉表示。
蘇莉表示,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方面有利于經濟均衡發展。另一方面,隨著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的逐步化解,有利于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財政部還表示,下一步,對涉嫌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的其他地區和金融機構,待相關省級政府和監管部門依法依規核實處理后,財政部將及時通報處理結果,發揮典型案例警示作用。
那么,在強監管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未來趨勢如何?對此,汪偉認為,未來,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難點和重點在于地方隱性債務。
蘇莉表示,未來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仍將持續強監管的態勢,延續“修明渠、堵暗道”的政策思路。一方面地方政府債券、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或將進一步提速與放量,以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滿足地方政府資金需求;另一方面繼續堵暗道,尤其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方面的監管將進一步加強,對違規融資的問責風暴或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