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以及農業銀行于7月25日晚間相繼發布公告,將各出資30億元人民幣參與投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投資資金來源于各行自有資金
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以及農業銀行于7月25日晚間相繼發布公告,將各出資30億元人民幣參與投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投資資金來源于各行自有資金,自2018年起分4年實繳到位。
此前,華夏銀行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分別發布公告,華夏銀行出資10億元,浦發銀行和興業銀行分別出資20億元參股國家融資擔保基金。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由財政部聯合20家機構共同組織發起設立,首期注冊資本人民幣661億元。基金定位于準公共性金融機構,以緩解小微、“三農”和創業創新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為目標,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按照政府支持、市場運作、保本微利、管控風險等經營原則,通過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初步測算,今后三年基金累計可支持相關擔保貸款5000億元左右,約占現有全國融資擔保業務的四分之一,著力緩解小微企業、“三農”等普惠領域融資難、融資貴,支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要求,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
缺少有效抵押物、擔保難一直是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此前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成立是完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助于建立有效的風險分散機制,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痛點。
曾剛表示,盡管目前各地已經有不少地方性的政府擔保基金,但是從國家層面設立融資擔保基金不僅資金量大,而且能形成引導作用,撬動更多的商業資本的進入,加快融資擔保行業發展。
在制度層面,財政部金融司司長王毅在年初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國家融資擔保基金要在制度設計、風險分擔機制、上下聯動體系三方面做好保證,共同為小微企業信貸的投放營造一個良好環境。
王毅說,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和商業銀行服務的對象和工作目標高度一致。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運作,也需要建立和商業銀行的風險分擔機制。為提高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運行效率,要發揮商業銀行的優勢。由于商業銀行更了解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在運作管理和風險防控方面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