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機動車電子標識六項國家推薦性標準,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17年12月2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機動車電子標識六項國家推薦性標準,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被認為是電子車牌即將普及的風向標,目前北京、南京等城市正在小范圍試點。汽車電子標識俗稱“電子車牌”,其利用RFID高精度識別、采集和高靈敏度的特點,突破了原有交通信息采集技術的瓶頸,抓住了智能交通應用系統采集源頭的關鍵問題,實現所有車輛數字化管理,是構建智慧交通應用系統的基礎。
對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我國汽車保有量正在持續增加,國內機動車保有量超過2.7億輛,按照公安部規劃全國將設置監測點100萬個,由此計算,產業鏈中的電子車牌(RFID芯片)、采集讀寫設備、分析處理系統以及衍生的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或超千億元,國內企業爭相布局。在此背景下,伴隨著電子車牌國標即將實施,電子車牌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行業景氣度有望上升,具備成長屬性的龍頭有望獲得估值溢價,值得關注。
A股市場上,涉及電子車牌概念的上市公司包括千方科技、滬電股份、遠望谷、同方股份、高新興、康得新、拓日新能、潤欣科技、洲明科技、易華錄、廈門信達、邦訊技術、數碼科技、聚飛光電等14家。
其中,易華錄5月份發布公告稱,5月21日天津市政府采購網公示,公司中標“天津市汽車電子標識試點工程(交通管理部分一期工程)”,涉及金額1679.5644萬元。公司是首次中標電子車牌業務,標志著國內電子標識市場的新開端,對公司和智能交通行業來說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另外,高新興重點參與公安部電子車牌試點項目,打造“車牌-讀寫器-系統”全產業鏈。
隨著電子車牌應用不斷推進,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同樣可圈可點,《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有10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逾七成。其中,邦訊技術(111.48%)、高新興(70.16%)、千方科技(48.69%)、易華錄(47.75%)和滬電股份(42.35%)等公司今年一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40%以上。中報業績預告方面,截至目前,已有7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千方科技、滬電股份、高新興、康得新等4家公司2018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均有望繼續增長。
近期,機構對電子車牌概念股的關注度也逐漸上升。統計發現,6月份以來,基金、券商、險資、陽光私募以及海外機構等機構合計調研了4家電子車牌類公司,這4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均實現增長。具體來看,千方科技、高新興等2家公司月內接待調研的機構家數均超10家,分別為51家、11家,另外,滬電股份、數碼科技等3家公司被機構扎堆調研,機構家數分別為3家、2家,顯示出機構對于相關概念股下半年行情的進一步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