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區塊鏈上的專利申請數量正在上揚。根據韓國知識產權辦公室方面的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1月份,韓國、美國、日本、中國和歐洲地區已有
目前在區塊鏈上的專利申請數量正在上揚。根據韓國知識產權辦公室方面的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1月份,韓國、美國、日本、中國和歐洲地區已有逾1240份關于區塊鏈的專利申請文件。
韓國新聞來源CS Times報道表示,目前申請數量的78%來自美國和中國,而韓國方面僅占8%,日本方面占3%。許多專利申請主要聚焦在區塊鏈的物流,中樞和對公眾的服務內容。
目前這一數字顯示了近年來在專利申請文件數字上的翻倍趨勢,2013年申請量在27,2015年申請量在258,2016年達594篇。
雖然目前在這一領域內的專利申請主要遍布在初創企業,在過去的一年中,很多新成立的企業都已開始在區塊鏈產品上投資和開發專利。
當然,其他領域的企業也毫不示弱,萬事達卡2017年11月時提交一項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支付系統專利文件,美國銀行在過去幾年分別提交了多份關于區塊鏈產品的申請,而沃爾瑪、IBM、高盛和摩根也在這一專利申請的名單之列。
目前這一申請量加速的趨勢是明顯的時代發展的效應,區塊鏈技術公司CEO兼創人士Nick Spanos表示,專利戰就好比在1990年后期的軟件技術一下子爆發后的戰爭一樣是隱性的。
Alix Partners在2016年9月公布的一份報道也標題為,“區塊鏈的專利奔跑賽”,其中寫道這一比賽將最終掃之未來在科技標準和那些擁有這類科技產品的人的下一輪角逐。文中提到摩根大通的Andy Cadel表示,如果在某些方面做出投資并申請專利,那就意味著其他人就不能在這同一內容上申請專利了。
2017年12月,美國財經廣播媒體CNBC也報道,對于區塊鏈的專利賽很快就要開始了,企業還是個人都在為未來的利益謀求發展。一位杰出的專利企業家Nick Spangenberg表示,他的企業IPwe正在試圖從革新專利世界中尋找賺錢的資源。
Spangenburg表示,這是一個隨著好奇心去探索的道路,書呆子在這邊站不住腳,這也將是一個有突破和創新,同時帶來財富的道路。
畢竟,似乎每個人都想在這里分得一杯羹,當然實際怎樣還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