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對外國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這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在美國上市企業退
一個月前,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對外國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這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在美國上市企業退市風險可能加大,國內國有企業赴美融資也將面臨一些障礙。
“從‘盧比奧法案’開始,去年以來,美國通過了一系列政策,都與中概股有關。”6月18日,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說,這次的事和瑞幸咖啡很有關系,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因素。雖然有一些中概股公司出了問題,但總體來講,中國GDP增長高于全球平均的增長水平,從供給側角度來說,中國上市公司的優質資源依然存在。
中概股公司國內融資空間很大
實際上,“退市”與“摘牌”概念有所不同。目前,中概股現存250家左右。
周小川指出,比較準確地說,中概股中某些少數企業想通過主動的私有化從紐約交易所退市,再尋找其他地方二次上市。就紐約交易所來講,這些企業是摘牌。摘牌和退市雖然很接近,但是技術細節是不一樣的。
周小川表示,如果按照上述法案要求企業進行摘牌的話,國際投資者,特別是美國投資者和一些機構投資者的利益會受到損害。對美國方面,特別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來說,如何體現他們保護美國以及其他國際投資者的利益將是一個考驗。
在這種情況下,對于企業來說,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接替美國資本市場所起的角色作用?
周小川認為,應該是比較樂觀的。
第一,資金面來看,中概股公司并不一定非要依靠國際市場融資,國內空間也很大。中國是個高儲蓄的國家,儲蓄率非常高。中國歷年總儲蓄占GDP比重超過40%。因此只要機制做得好,很容易找到資金投資新興和成長的公司。
第二,雖然一些中概股公司出了問題,但總體來講,中國GDP增長高于全球平均的增長,從供給側角度來說,還有不少好公司,上市公司的優質資源依然存在。
第三,資本市場有一個培育發展過程,中國經過了30年左右坎坎坷坷的路徑,到目前為止資本市場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個很好的動能。雖然仍有差距,但包括市場建設、監督以及圍繞資本市場的機構成長都有很強的內在動力。
第四,在透明度問題上,中國方面在公司治理、外部審計質量等方面也有愿望和動力。這么多年來,中國也在資本市場上打擊了很多欺詐上市、操縱市場、虛假信息、內幕交易等行為。廣大投資者對這些不良行為十分憎恨。當然,提高監管水平、逐步改進公司治理也需要一個過程。
第五,這些年人民幣可自由使用程度在不斷提高。2016年底,國際貨幣基金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目前距離資本項目可兌換(在堅持反洗錢、反恐融資和一些基本規則情況下的可控的可兌換)差距并不是很大。
第六,從2014年開始,我們陸續搞了滬港通、深港通,后來又有滬倫通,開放性大幅度增強,這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提高。
第七,最近我們看到中國出臺了一系列金融行業對外開放的政策,包括了很多和資本市場有關系的市場準入、業務范圍等方面改進。
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要注重國際化
當然,對于中概股在美上市遇到的難題也存在不太樂觀的觀點。
比如,瑞幸事件以及前一階段出現的若干個中概股公司被查做空,都暴露出我們在會計、審計和透明度上和國際化的要求還有差距。
對此,周小川表示,“有個別人把這個問題和國家經濟安全聯系在一起,認為不可能找出解決辦法。對此我個人是不太認同的”。
此外,在公司治理方面,中國很多公司治理外面的人看不太懂。過去外界對國有企業或者國有控股企業的公司治理疑問比較多一點,最近兩三年有一批民營企業在公司治理上出了不少問題,也有相當一部分因此出現倒閉、違約等等情況。
周小川認為,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我們需要努力使中國企業的公司治理能夠被國際上看明白,同時能夠接受我們這種實踐,我們的實踐肯定也是整個國際市場公司治理的一個部分。
另外,作為一個大國,中國對外開放多數是先搞一些試點然后逐步開放,愿望上是要把中國建成開放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這方面的措施還不夠,還需要下更大的決心。上海金融市場的發展還是很不錯的,但在國際化的路上還有空間。
“有一種說法,國際資本市場中心都是實施普通法的,比如紐約、倫敦、新加坡,認為只有普通法情況下才能使資本市場順利發展。我覺得這個觀點是可以討論的。中國實際上制度規則的演變還是很快的,許多試點、政策、都有自己特色的東西,這方面可以繼續探索。”周小川強調。
周小川說,美國出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特別是資本市場中心是否能夠接受和承擔這個挑戰?能否借這個機會加快發展,真正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這既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一個挑戰,具有不確定性。“中國如果真正下決心,要在這方面有長足的發展,必須注重國際化,加強國際合作,在推動上海繼續發展國際機構、國際資本往來方面上一個大臺階。”
關鍵詞: 中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