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中京東的618大動作終于落錘為安。6月18日9點30分,剛剛度過618不眠夜的京東集團(09618 HK)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開盤價為239港元,較發行
傳言中京東的618大動作終于落錘為安。
6月18日9點30分,剛剛度過618不眠夜的京東集團(09618.HK)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開盤價為239港元,較發行價226港元上漲逾5.75%。以開盤價計算,京東市值達到7382億港元(約合952億美元)。而在此前美股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京東收盤價達到61.5美元,以此計算,京東市值達到917億美元。
根據京東集團發布的全球發售公開價及分配結果公告顯示,此次京東全球發售股份數目為1.33億股發售股份,募集資金凈額約為297.71億港元。這意味著京東成為了目前港交所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此前網易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其通過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凈額約為209億港元。
本次香港上市后,京東香港上市股份與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存托股將完全可轉換。
京東方面表示擬將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凈額用于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以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及提高運營效率。
引發追捧
6月17日,京東在港交所發布二次上市前最后一份公告。根據公告顯示,京東此次香港公開發售合計認購11.9億股,相當于香港公開發售原計劃的近180倍。
此次公告12天前,京東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遞交了初步招股書。根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京東凈收入分別為3623億元、4620億元和5769億元。2017及2018年持續業務的經營虧損分別為1900萬元和28.01億元;2019年持續業務的經營凈利潤為118.9億元。2020年一季度,京東營收1462億元,同比增長20.7%;凈利潤約為11億元,去年同期盈利73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為30億元,去年同期為33億元。
同時,京東賬面現金充盈,2019年京東持續經營產生的自由現金流將近195億元;截至2019年末,公司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受限制現金合計近400億元,較年初增加了25億元。
樂觀的數據和市場前景引發香港投資市場積極反饋。
據披露,京東在香港發售方面,初步提呈6,650,000股發售股份,占全球發售初步提呈的發售股份總數5%;而國際發售方面,初步提呈126,350,000股發售股份,占全球的95%。不過京東在以上兩發售方面均獲得超額認購,尤其是香港公開發售方面,共接獲39.61萬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11.90億股,相當于香港公開發售原計劃的約178.90倍。
鑒于香港超額認購倍數多于100倍,故采取重新分配程序。京東香港公開發售的最終數目增至1596萬股,占全球發售(超額配股權行使前)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12%,分配予香港公開發售11.93萬名獲接納申請人。
國際發售方面,京東獲超額認購約11.35倍,分配給國際發售承配人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1.17億股A類普通股,相當于全球發售(超額配股權行使前)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88%。
數據顯示,京東集團此次公開發售在吸引投資者數量、凍結資金金額、募集資金規模上,均創下港股今年以來新高。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京東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持有京東15.1%的股權,擁有78.4%的表決權;公司最大股東為騰訊,持股17.8%,擁有4.6%的表決權;沃爾瑪持股9.8%,擁有2.5%的表決權。
美股六年 有得有失
6年前,京東前往納斯達克上市。但與今天京東數據已完全透明不同,當時關于京東資金鏈斷裂的消息不斷傳出。劉強東曾公開對外表示,上市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募資,重要的是通過企業財務透明讓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睡好覺”。
這一觀點并不算罕見,曾赴美上市(現已退市)的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與今年年初赴美上市的荔枝CEO賴奕龍均曾對《深網》表示,美股市場可以為企業的信用體系背書。
這6年間,京東在美股市場成長迅速:數據顯示其凈收入增長8.3倍,凈利潤增長48倍,年活躍用戶增長近8.2倍,員工數量則從3.3萬人增長治超過20萬人。
和赴美上市時不差錢相比,此次京東赴港上市的首要目標已不再是公開自身財務數據,融資應該是其重要目標。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12月底,京東流動資產1391億元,流動負債1400億元,流動資產無法覆蓋流動負債。更重要的是,無論是繼續自建物流、金融體系,還是技術投資,甚至是仍在持續的電商價格戰,京東都需要資金來進行維系。
同時,美股市場對中概股們友善程度逐年降低。
另外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更是讓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的整體信譽受到嚴重影響。今年1月,做空機構渾水研究發布一份長達89頁的沽空報告,揭露瑞幸咖啡經營過程中存在嚴重造假行為。4月初,瑞幸咖啡發布公告承認造假行為。隨后,美國證監會主席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杰伊克萊頓,在電視上公開提示中概股風險。跟誰學、愛奇藝等中概股公司緊隨其后,登上渾水的做空名單。
去年年底時,美國證監會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就曾發布聯合聲明——《關于審計質量和監管獲取審計和其他國際信息的重要作用聲明——關于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美國上市公司當前信息獲取的挑戰討論》,因中概股運營主要是在中國,受中國法律法規的限制,審計也都在中國境內進行,審計底稿、具體運營數據等一些關鍵信息不會交給美國證監會,證監會覺得信息獲取障礙會造成市場的不公平,所以要對中概股的信披、再融資提出更高的要求。
瑞幸事件后,美國參議院更是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案要求,外國發行人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禁止其證券在美國交易。
我國《證券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境外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不得在境內直接進行調查取證等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與證券業務活動有關的文件和資料。
過往中概股企業并不需要提交會計審計底稿。如若該法案被簽署通過,監督委員會將有隨時查閱中概股企業審計底稿的權利。網易日前發布的上市聆訊文件,對這一風險進行了披露。京東更是表示該法案可能會令投資者對受影響發行人存在不確定性,倘未能及時滿足該法案施加的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檢查要求,京東可能會從納斯達克除牌。
除此之外,也有投資人對《深網》表示,盡管目前中概股在美股股價處于上漲狀態,“但這種上漲狀態很難持久,因為目前美聯儲在大規模放水,而由于疫情、示威游行等因素,美國的經濟實際是受到很大影響。”
不過美股市場依然受到廣泛關注,此前赴美上市的京東系公司達達股價平穩,在小幅下挫后近日重回高點。據《深網》了解,國內社交App淡藍也已遞交了招股書。同時有消息稱,小鵬汽車也已向美股市場秘密提交IPO文件,上市時間預計在今年9月前。
上述投資人對《深網》表示,這是因為美國股票市場更加寬進嚴出,適合小規模公司公開募資,“盡管大公司在回流,但對于限制頗多的A股或近期才有所放松的港股來說,美股仍然是國內小公司上市的必然首選。”
香港市場保險箱
一位美股上市公司操盤手曾對《深網》表示,“在國內上市當然比在美國上市更舒服。”
對于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來說,香港股票市場是最有價值的避風港。據《深網》了解,香港證券交易市場從監管機構、財務合規、報表等的要求,和美國有很多可通用的地方,上市流程大大簡化和便捷。目前兩地同時上市的三家公司,阿里巴巴、網易、京東從遞交招股說明書到最終完成上市,均不足一月。
而回歸A股的CDR模式現在并不成熟。證監會曾出臺《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同時修改并發布包括IPO辦法、創業板IPO辦法在內的8類相關政策文件,為境內發行CDR掃清障礙。但CDR的落實并不順利,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百度等美股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均稱暫緩發行CDR。
此前,港交所也并不是中概股的最優選擇。阿里巴巴集團在赴美上市前,曾希望以同股不同權的合伙人制度再次在香港上市,但由于港交所不認可合伙人制度,亦不接納同股不同權機制,阿里巴巴赴港上市最終失敗并選擇紐交所上市。
在美股市場,阿里巴巴上市受到追捧,承銷商完全行使超額配售權,讓其融資總額最終達到250億美元。港交所相關人士對失去阿里巴巴曾多次表示遺憾: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曾表示,沒有讓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個很重大的錯誤,港交所CEO李小加也在公開場合表示因錯失阿里而遺憾。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修訂后的主板《上市規則》正式生效,這意味著港交所將對新興的三類公司打開大門:同股不同權結構公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類公司;將港交所作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
《上市規則》生效后不久,小米即提交招股書,以同股不同權模式申請港交所上市。隨后,內地科技公司涌現赴港上市大潮,甚至出現一日八槌四鑼的壯舉。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成功募集資金約110億美元,成為當年港股市場募資最高的新股王。
今年2月17日發布的《中概股回歸港股六問》研報中,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指出,港股及A股市場持續升級市場規則,客觀上增加了對不同類型公司上市的包容性和吸引力。而中概股選擇回歸港股或者A股上市可能有如下考慮:“為業務發展融資且增加股票流動性、離本土市場更近、獲得更好的估值及在新的中美關系形勢下減少中概股面臨的監管風險等等。”
從低谷到翻盤
此次赴港二次上市,對于京東來說的確正當時。最近兩年,京東業績劃過了一條反拋物線。
2018年時,京東業績跌至低谷。2019年1月,淡馬錫清倉了持有的京東股票。而在過去的一年里,京東股價從超過50美元一路跌至不足20美元,跌幅超過60%。更多資本正在大船的邊緣觀望,一旦有翻船跡象,很難想象他們會像徐雷一樣死守戰船。
一道道風浪襲來,京東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季度GMV增速,從前一年同期的33.1%,下降為27.52%,首次跌破30%;收入增速從前一年同期的61%,下降為41%,降幅達33%;活躍用戶增速,從前一年同期的27.6%,下降為4.38%;持續經營業務凈虧損,從前一年同期的9億人民幣,擴大至48億人民幣。
即便京東最堅定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認2018年是京東的水逆之年。
京東曾以一波持續兩個月股價大漲拉開2018年的序幕,外界評論此時的京東為“超過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從此以后京東股價一路高臺跳水。在諸多國內科技公司先后沖擊美股、港股市場的大背景下,京東的股價卻幾近腰斬,最終市值不足300億美元。和年初沖擊百度的目標相比,市值不被新貴拼多多超越在年底成了京東更現實的目標。
糟糕的是,盡管京東守住了市值這條底線,但在多個數據層面已經被拼多多超越。去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京東年度活躍用戶出現下滑,由上一季度的3.138億下滑3%至3.052億,而拼多多已經在年活躍用戶數上對京東完成全面超越。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在用戶使用頻率和時長這兩個指標上,京東也落后于拼多多。
這樣的數據其實可以說明,“黑天鵝事件”并非是京東股價下跌的最主要原因,在該事件出現前,京東股價一直持續下跌。
2018年,外部環境對京東也并不友好。整個資本市場在這一年進入寒冰期,多家投資機構都曾對《深網》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機構更希望擁有現金回報較快的項目。年初,京東基石投資者高瓴資本退出京東大股東。高瓴是京東的主要資本來源之一,曾在京東早期重金投資3億美元,在京東自有物流建設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并不是京東第一次遇到大危機,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京東曾因資金鏈出現問題幾乎死亡,但最終京東逆風翻盤,并最終成長為中國電商兩極之一。
熬過最艱難時刻后,京東加速了變革步伐。
2019年,京東逆風翻盤。
5月份,京東與微信續約成功,這意味著京東在下沉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依然擁有微信這一柄利器;同時京東交出了第一份財報,凈收入、凈利潤、凈服務收入均大幅度上升。
資本應聲反饋,京東股價大幅攀升。
9月份,京東將此前上線的拼購更名為京喜,成為下沉市場的另一個重要抓手。從618和雙十一的數據來看,京東在下沉市場的成交量和成交額都出現了高速增長。
同時,2019年京東在下沉市場還進行了連續的投資:五星電器、迪信通、生活無憂等在下沉市場擁有完善銷售網絡的品牌均成為京東同盟軍的一員。
11月,京東集團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這也成為了2019年的最后一份財報:營收達到1348億元,遠超市場預期;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該季度凈利潤為31億元,同比增幅達160.6%;用戶數方面,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為3.344億,環比二季度同期新增1300萬,創下近七個季度以來最大增量;經營利潤率創下3.3%新高,首次進入"3時代"。縱觀2019年的前三個季度,凈收入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0.9%、22.9%、28.7%,用戶、業務、效率都在增長。這意味著,京東集團在2018年的觸底之后,已經重新回到增長軌道。
今年3月,京東交出了一份資本市場認可的年報,為觸底反彈的2019年畫上了句號。
財報顯示,2019年京東實現凈收入57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9%;歸母公司凈利潤達到122億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母凈利潤1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1%。其中,第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07億元,同比增長26.6%;實現歸母凈利潤36.33億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48.05億元。
改變從高層開始。
2018年12月,徐雷帶著京東商城幾乎所有核心高管,在廣東肇慶開了一個三天三夜的長會。在會議前,徐雷還安排經營分析部立了一個名為“至暗時刻”的項目,這個項目被定為特別保密級別。回憶起這個項目成立的初衷,徐雷稱京東零售必須改變,“要讓大家知道實際形勢有多嚴峻。”
在剛剛過去的2019里,徐雷已經成為了電商巨頭京東的實際操盤手。對于京東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接班人,有媒體報道稱,在京東的體系里,徐雷是少有的可以和劉強東直接爭論的高管。而在過去十年的京東生涯中,徐雷在多個關鍵崗位上都有優異表現,當京東這艘大船遭遇到風浪,徐雷順理成章走到前臺。
帶領京東在一年里重回巔峰,并不是一件易事,但徐雷仍對此保持清醒,“時間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壞的敵人。”在他看來,京東零售的轉型需要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第一年京東零售穩住了陣腳,調整陣型打法,形成了統一策略,這是休養生息、排兵布陣,把武器、彈藥、糧草調到最好,“我自己定義這只是完成了轉型的15%,真正的戰役才剛剛開始。”
在過去的一年多的時間里,曾經京東的標志性人物劉強東已經很少出現在公司大大小的業務會議上,除了高級別的管理會議。
這位曾經事必躬親的京東創始人開始學會放權,劉強東把時間更多放在思考集團的出路和未來上。
2018年年底,京東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這次調整被稱為京東史上規模最大的組織架構變革:京東商城被劃分為前臺、中臺、后臺三部分;新成立了平臺運營業務部、拼購業務部,整合生鮮事業部并入7 Fresh;同時,徐雷被推到臺前,任輪值CEO,京東內部三大事業群從向劉強東匯報,改為向徐雷匯報。
據京東內部人士介紹,與其他互聯網公司相比,京東管理結構非常扁平,這讓徐雷的日常工作非常繁雜。但在2019年里,徐雷只有一個例會,是每周都必定參加的:每周一下午,京東前臺的所有運營,都會用接近2個小時的時間向他匯報,其中最受他關注的話題之一是用戶體驗。
在徐雷的帶領下,京東的零售業務重新將用戶體驗放在最重的位置。2019年,NPS(用戶體驗指數)成為了京東零售新的考核KPI。
技術仍是京東未來
2017年年初,劉強東在年會上提出,“技術!技術!技術!”
盡管銷售出身的徐雷更重視用戶體驗,但這不意味著京東會弱化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因為這會是決定京東未來命運的最重要因素。
此次赴港上市,京東方面更是直接表示將把募資用于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
這并不奇怪,在京東的身上,一直有一個“搬箱子”的標簽揮之不去,很多人認為京東只是一家零售公司。其實在2016年,京東開始全面轉型成為技術驅動型公司。在內部會議上,劉強東強調未來京東將通過AR/VR技術、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等創新科技,真正實現物流智能化、無人化,將行業和社會的運營成本降低至極限,將用戶體驗提升至極限,最終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真正實現智能化的商業體。該年5月,京東正式成立了智慧物流開放平臺“X事業部”,自主研發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等一系列尖端的智慧物流項目。
劉強東在財報會議上強調,“這幾年研發的投入(之后),2019年集團在技術的收入上也會有很好的表現。京東集團CFO黃宣德表示,2018年是一個非常重的資本支出年,預計會在本年完成最重的投資階段。
和阿里的“賦能”概念不同,京東把自己的新零售策略定義為“無界”,根據京東方面的解讀,無界的含義主要包含幾個方面,首先是消費者的無界性,消費者可以跨越時間,跨越空間做更多的選擇;其次是場景無界,不僅僅是簡單的線上和線下場景,而是出現了很多新型的零售場景;第三是供應鏈無界,用戶數據和銷售數據反向驅動于供應鏈,在設計、生產、流通環節創造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最后是營銷無界,整個營銷帶來的很多化學反應能夠反向推動到消費端、場景層面、供應鏈和營銷階段。
更值得關注的是,京東在物流、金融等領域的技術積累正在展現威力。
2016年年底,京東集團推出“京東物流”全新品牌標識,并正式宣布京東物流將以品牌化運營方式全面對社會開放。同時京東物流還公布了全面邁向“開放化、智能化”的戰略規劃,并希望借此成為中國整個商業社會的基礎設施提供商。
此次疫情期間,京東物流受到廣泛好評。國家郵政局曾建議,春節期間有寄往武漢郵件快件需求,優先選用中國郵政、順豐、京東三家品牌企業的郵政快遞服務。
財報中,京東物流也成為了京東集團的核心業務之一。數據顯示,京東的凈服務收入來自兩大部分,分別是平臺及廣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務收入。2019年全年,凈服務收入在凈收入中的占比為11.5%,這一數據較2018年(占比為10%)提高了1.5個百分點,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在凈服務收入中的占比也從2017年、2018年的16.8%、27%增長至2019年的35.5%。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在全國共運營了700多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面積在內,倉庫總面積約1690萬平方米。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表示,京東物流的定位一直是以供應鏈為核心的綜合物流公司,在客戶體驗、倉配一體化體系、以及技術為核心驅動方面和傳統的快遞公司有顯著的優勢。
附:三問二次上市
1、 一家公司在兩地甚至兩國交易所同時上市是常見行為嗎?
今年6月17日,滬倫通在英國倫敦正式啟動。華泰證券于倫敦證券交易所舉行了GDR發行上市儀式,成為國內首家“A+H+G”上市公司。
注:滬倫通,即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機制,是指符合條件的兩地上市公司,依照對方市場的法律法規,發行存托憑證(DR)并在對方市場上市交易。同時,通過存托憑證與基礎證券之間的跨境轉換機制安排,實現兩地市場的互聯互通。
更為國內股民所熟悉的是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典型代表有中興通訊、新華制藥、鞍鋼新軋、中國石化、南方航空、東方航空、青島啤酒等。
上市背后是股權融資,即符合某證券交易所規定的企業在該證券交易所發行股票,讓購買人來認購自家股票以獲得資金。其中第一次公開發行股票融資,就被稱為IPO。在IPO之后,企業還可以在二級市場上再融資做股票增發,這些股票在交易所做了注冊獲得公開流通的合法性之后,就可以自由流通交易,也會被計算進上市公司的市值。兩地上市的本質是增發的股票在另外一個交易所做注冊和后續流通。
當然在第二次上市時,必須遵守另外一個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如港交所的相關規定是:該企業必須在英國、美國等監管健全市場上市,且至少兩年保持良好合規記錄;第二次上市這部分股票市值不能低于400億港幣;或者第二次上市的市值不能低于100億港幣,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收入至少是10億港幣。
以此測算,滿足赴港二次上市條件的中概股企業僅有20多家。
另一種模式是一家公司的幾個資產業務分別上市,比如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其旗下的阿里影業則在香港上市;新浪和其旗下業務新浪微博同樣在美國上市。這種模式并不屬于一家公司在兩地或者兩國交易所同時上市。
另外,同一家公司不可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或新三板同時上市;與之類似,一家公司也不可以在納斯達克與紐交所同時上市;但一家公司可以從納斯達克轉板去紐交所,新三板公司也可以轉板去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
2 、兩地上市后,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的市值由哪個市場決定?
這個疑問背后就是股票是否可以自由轉換(fungible),可以轉換的交易所股票經過申請和一定的程序,就可以轉換成為另一個交易所的股票。這種可以轉換的,兩地的股票價差一般不會太大,否則投資者就可以做多便宜的,做空貴的,賺取無風險套利(實際操作中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還是會有一定差價)。不能轉換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國內最熟悉的A股和H股,比如持有中石油的A股,雖然享受與H股一樣的經濟與投票權(美股和港股的投票權可能會有所不同,但這并不是因為兩個交易所不同而產生的不同),可是股票并不能變為H股。所以長期產生的差價并不能讓操作者進行無風險套利,長期以來價差就會存在。
國內投資者對A股和H股同時上市的模式比較熟悉,兩家交易所發行不同類型股票,不可跨市場拋售,所以市值較難計算。一般的方法是,將在兩個股市的流通股分別計算市值后相加。
但如果市場開放,價格一定是趨于一致。京東在香港上市,每份美股預托證券(ADR)將相當于2股港股,ADR的特點是比一般股票擁有更高流動性,存托憑證之間可互換,也可與其他證券互換。
本次香港上市完成后,京東香港上市股份與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存托股將完全可轉換。
由于京東大部分股份在美國交易,納斯達克上的股價可能更有指導意義。但在價格上面,京東在港股和美股的價格應該趨同,最終市值為股價乘以總股數。
3、京東名字后為何帶-SW,和網易的S有何區別?
根據港交所的命名規則,二次上市上市需要在股票簡稱后面加上特殊的標記“-S”,因此京東的名字后面會帶有“S”的后綴。
同時由于京東和此前上市的阿里巴巴、小米集團一樣都屬于同股不同權企業,所以與這兩家企業相同,京東的后面還會加上“W”。網易不是同股不同權企業,不需要加“W”標記。
關鍵詞: 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