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瑞幸事件將聯席保薦人瑞信踢出名單后,微醫IPO的步伐或將重啟。據財新網消息,微醫計劃于三季度內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估值55億美元,擬
因瑞幸事件將聯席保薦人瑞信踢出名單后,微醫IPO的步伐或將重啟。
據財新網消息,微醫計劃于三季度內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估值55億美元,擬募資規模7-9億美元,招銀國際、花旗和摩根大通或為其承銷商。
另外,微醫于5月完成了一筆5000萬美元的股權交易,參投Pre-IPO的中投中財基金將其持有股份轉手一家海外基金,而這筆交易的估值也以55億美元進行。
界面新聞就上市消息向微醫方面確認,微醫方面表示,目前暫時沒有可公開的信息。
微醫在2018年5月完成Pre-IPO融資時,就已經宣布將旗下微醫療、微藥、微醫保三塊相關業務作為整體赴港上市,而微醫云板塊將在分拆后獨立在A股上市。
2月29日,微醫內部人事任命郵件表示,原友邦保險集團區域CEO蔡強將于4月1日出任微醫董事會副主席兼CFO。另,友邦保險同樣也是在微醫Pre-IPO時進入,當時蔡強的任命就被解讀為投資人想要推動微醫IPO的步伐。但后因原承銷商瑞信卷入瑞幸事件,此事擱置月余。
由于新冠疫情影響,互聯網醫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日活躍用戶規模、日均用戶時長等創新高。反映在上市公司市值上,平安好醫生破千億市值,花旗對阿里健康的目標估值則達到了2588億港幣。
雖然市值不斷攀升,但商業模式、盈利問題仍困擾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
2016年,微醫方面曾公開宣布已經全面盈利,但此后就未再透露任何財務數據。
目前雖然未有招股書數據,但如果此次IPO估值為55億美元,和Pre-IPO輪次估值持平,則一定程度上表明微醫近期的財務數據可能并不亮眼。
關鍵詞: 微醫